公立医院招标采购管理问题调查及改进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4
/ 2

公立医院招标采购管理问题调查及改进策略

闫武

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北省宜昌市,443000

摘要: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主体,推进公立医院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当前重要的医改内容。而招标采购是医院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公立医院实际情况和运行需要,全面了解公立医院医院治理能力提升的采购管理体系建设是公立医院发展和功能实现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公立医院;招标采购管理;问题;改进策略

公立医院是我国重要的事业单位,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保障人民群众健康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主要将政府性的财政资金作为关键环节。这就要求医院的招标采购工作的水平及质量进一步提高,既要满足医疗业务水平的提升,也要将政府财政资金的支出降低,节约医院运行成本,提高采购效率。

1公立医院在采购过程中存在问题与对策

我国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采购成本预算控制意识淡薄。部分公立医院采购预算编制不严谨,采购预算管理流于形式。年度采购计划和预算编制随意,审批流程不严格,采购预算不够细化,与实际执行情况存在偏差;其次,预算执行不严格,由于内外部信息不对称导致预算执行的效率低下,不利于预算的统筹安排和医院经费在预算选择中的安全有效控制;第三,采购预算执行缺乏绩效评估机制,没有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和考核,导致采购成本控制不力。四是组织结构不健全,岗位职责不明确,内部控制和监督不到位,部门间交流沟通不畅。这些问题可能导致医院采购活动存在一定的质量和风险隐患,也会给医疗机构造成巨大损失,给公立医院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经济损失。   

因此,有必要对采购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并优化其工作流程。一是按照科学合理、严格节约、规范高效、权责明确的原则进行采购需求管理;其次,加强部门之间以及与外部各方的关系,保持良好的协调机制,避免工作中出现不合规、不一致或相互监督不足的情况;第三,严格控制采购流程,确保所有医院费用在合理范围内进行;四是要及时跟踪相关部门对价格的动态调整,结合市场价格变化和医院自身发展需要,制定合理的采购计划,节约成本。

2公立医院招标采购现代化治理建设建议

2.1加强管理体系的系统化建设

医院招标管理体系建设是一个系统化工程,包括组织架构、制度建设、内控管理和信息化建设等。无论是公立医院巡查还是医院内控工作要求,包括医院经济工作计划中均把医院体系化建设作为重点。从调查结果看,大多数医院意识到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但无论是招标采购理念还是制度建设,往往重建设轻执行,没有建立全程全员的系统理念。而信息化建设更是系统工程,需要避免投入大量时间、资金和精力,但成为信息“孤岛”,不能实现高层次的管理需要。建议树立系统思维,提高从业人员尤其是管理者的质量管理意识,同时加强管理工具学习,推行体系建设标准化。

2.2采购流程管理

医院建立完善的采购流程管理,是保证医院采购优质高效的关键环节。首先,落实预算指标,坚持无预算不采购的原则。第二,明确项目目标,合理确定采购需求、预估采购风险,制定采购计划,确保采购执行过程时间节点符合项目要求。第三,按照项目资金来源性质和金额,确定采购组织形式和采购流程。第四,进行采购活动,保证采购活动公平、公开、有序进行。第五,将采购流程表单化,保证采购程序完整有序。第六,采购完成后,做好合同签订、验收入库、资料归档工作。在此基础上,通过制定采购流程、操作指引,对各环节进行规范管理,包括供应商确定、供应商资格审查、供应商筛选和履约验收等。在采购执行阶段,采购人、合同管理部门、采购人委托控制职能部门等在完成任务后,定期进行绩效评价并将结果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负责人,以达到内控管理与业务流程相互衔接、相互促进。通过上述流程管理的建立,可使医院对预算执行、采购执行结果实现有效控制。

2.3改进招标采购方式

在招标的方式上要根据项目的情况适时调整招标方式,技术难度复杂的项目及要保障项目质量也要考虑到采购资金成本,这就不能单纯的使用竞争性谈判或询价等只考虑价格因素的招标方式。例如招标采购进口大型医疗设备,根据项目实际情况,既可以适时的采用机电产品国际招标,也可以采用政府采购规定的方式进行招标。公立医院招标管理人员需根据不同的项目,及时深入到使用管理科室了解项目招标标的的实际情况,不然招标方式就是流于形式,既满足不了使用需求,也存在浪费财政资金。在招标方式的执行上,要逐步推进不见面招标形式,及可以降低招标成本,也可以避免一定的招标风险。

2.4提高人员素质和政策执行力

招标采购工作专业性、技术性、政策性都非常强,管理理念不清晰,和管理人员流动性大、管理知识不足有关。建议加强培训,如有必要,可聘请第三方对管理人员实行凭证上岗制度,持续加强招标采购人员法律法规、政策制度、专业知识、业务流程的培训,建立一支遵章守纪、严谨求实、技术过硬的专业招标采购管理队伍。

2.5完善财务内控运行机制,完善人员架构

公立医院应结合行业环境和内部实际情况,完善财务内部控制运行机制;首先,公立医院应完善授权审批机制,明确各科室和关键岗位的权限。无论医院开展何种经济活动,都要严格审批授权,并按照财务内部控制的授权审批制度,明确具体的授权范围和审批流程。公立医院必须对重大项目实行集体决策,杜绝“一言堂”现象,不得擅自改变或调整集体决策。二是严格坚持不相容岗位分离、设置岗位的原则,确保岗位之间逐步形成约束和监督关系。最后,要完善财务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在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财务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还需要评估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得到有效实施以及财务内部控制是否有效。合理有效的内部控制措施,财务内部控制是否与医院运营相适应,管理目标的综合评估等。明确部门和岗位的分工,为公立医院引进更多专业和相应的内部控制管理人才,完善和完善公立医院内部控制体系的整体人员结构。同时,要对医院的各种岗位进行合理安排和设置,配置专业岗位。在一些重要岗位上,可以建立相互监督机制和定期轮换制度,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额外损失。

2.6严格规范招标采购程序

在招标采购活动中,应严格遵守招标纪律,规范采购活动,建立人员控制机制。招标文件的制作必须经过医院项目管理科室及经济管理部门的审核,多方充分沟通后方能发布。接受投标文件时,必须仔细审查所提供的信息和授权,初步判断信息真伪及授权范围。在开评标时,招标机构及评标小组需对其进行全面评估,严格按相应的规章制度及流程进行评标,评标专家要坚持评标的独立性和公平性,不可有偏护或干扰现象。招标结果需进行在线调查和市场研究。招标结束后,招标结果公告需在法律法规规定的网址及医院内部网站上进行公示,整个过程须有相应的监察部门进行监督。

2.7建立科学合理评价机制

质量安全评价是为保证公立医院采购业务正常运行而建立的监督体系。对于采购业务,直接涉及质量、安全、采购风险防控等问题。评估人员需要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风险防范意识,并建立科学合理的监督体系。通过监测和评估结果,可以对采购管理工作进行评估,以确保国有资产和公共利益不受损失。医院可以通过委托第三方进行质量安全评估和采购成本评估。将第三方质量安全评价结果委托管理部门进行质量检测和评价。管理部门也可以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进行质量安全评价。在决定是否优化采购流程之前,调查并了解采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或潜在风险或风险防控措施不足。

3结论

总之,公立医院应建立科学合理且高效有序的运作机制和管理模式来推进医院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同时加快公立医院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形成长效机制与内部控制有效运行息息相关。只有不断完善才能更好地提高医院管理水平,保障公立医院运行顺畅安全健康的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崔学良,胡晓琪,张海霞.公立医院招标采购流程的内部控制探析[J].中国科技投资,2021(23):181-182.

[2]阮静.公立医院物资采购流程的内部控制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41-42.

[3]季小沪.医院耗材采购内控流程设计与控制的重点问题探讨[J].当代会计,2021(12):50-51.

[4]洪艳.浅谈公立医院采购过程内部控制现状及改进策略[J].首席财务官,2022(8):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