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智慧工地建设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4
/ 2

BIM技术在智慧工地建设中的应用

雷晶

中国水电基础局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1700

摘要:随着我国科技的高速发展,在建筑领域中开始广泛使用智慧工地系统,可有效地对各个环节进行实时监管,保证施工的安全性,并提升项工程质量。同时,BIM技术承载大量工程信息数据的优势也为建设工程行业的智能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何充分发挥工程信息数据传输的优势,是开发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基于此,本文研究了BIM技术在智慧工地中的应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BIM技术;智慧工地建设;应用探究

引言

BIM技术是一项新兴科技,在智慧工地建设管理的领域,运用BIM技术将能够更有效地改善建筑设计方案,从而使建筑的施工品质得以更有效的改善。所以,在建筑行业必须通过深入的剖析和了解BIM技术的优势,对BIM技术在智慧工地建设管理中的运用特点做出正确的把握,在有效运用该技术的同时,通过不断的发现新问题、解决旧问题,实现了BIM技术在智慧工地建设管理中真正的意义与价值。

1智慧工地的特点

所谓智慧工地指的是运用多种现代智能技术构建信息化、集成化系统平台,实施对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各参建单位可以在此平台上沟通,进行信息传递和共享;通过对施工现场及施工过程的监督,将数据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分析,传递给项目管理层,为管理决策制定提供可靠依据;当发现质量安全隐患时系统会第一时间发出报警信号,通知相关专业人员处理,最大程度减少乃至避免不良事故的产生,在建设工程项目的人员、物资、机械、环境等管理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智慧工地的应用愈发受到重视。具体而言,智慧工地特点包含以下几点:(1)管理信息化:充分掌握工程信息可协助管理人员制定决策,智慧工地的应用强化了数据信息的收集整理,丰富了信息呈现方式,关于人机物法环的信息会以数据、视频等形式清晰全面的呈现,还能远程控制智能化设备,安排施工人员在线参加技能培训,彰显了信息时代工程项目管理的与时俱进,显著增强了管理成效。(2)管理全方位化:智慧工地系统可将施工现场全方位立体化覆盖,任何风险隐患都无所遁形,比如说施工人员的不安全行为、机械设备的超限超载、肆意浪费水电资源等,违规人员要承担相应责任,有效唤醒了全体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危机感,规避了安全事故,减少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节约了资源能源,有利于工程造价控制目标的达成。(3)平台集中化:智慧工地系统是由多个子系统集成的信息化管理平台,系统的自动化程度较高,数据可在各个子系统之间快速传输,负责进度、质量、安全、成本管理的部门在获得相关数据后可以判断是否与预期目标相符,各部门之间形成了合力,施工资源得到高度整合,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了工程项目的降本增效。(4)数据集成化: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的应用给项目管理带来了巨大便利,工程信息保存在智慧工地系统的专用数据库中,管理人员需要在网络环境下登录智慧工地系统,输入特定账号,才能在权限范围内查看信息,进行合理操作,打破了时间空间的界限,项目管理因而更加精准和高效。

2BIM+智慧工地现状

2.1缺乏灵活性

BIM+智慧工地虽然实现了工程项目管理的智能化、数字化,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管理效率,降低了管理成本,提升了管理水平,但是现阶段还不能实现完全智慧化管理。BIM技术仅能展示模型、输出数据,用于统计作用,缺乏了人性化的管理内容,且无法实时管理,对于施工现场质量、安全等问题,无法实时监测和解决。

2.2缺乏通用性

当前,智慧工地技术的发展未形成统一的标准,均是由各施工单位、建设单位根据自己需求而建立智慧管理平台,平台管理内容不统一,数据标准不统一,软件兼容不统一。同时,因工程不同,相应的数据采集内容、采集方式、采集标准也存在差异,导致智慧工地不能大范围通用。

3BIM技术在智慧工地建设中的应用

3.1现场设计的应用

项目的启动建设前期的规划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它将给项目的速度、品质以及效益带来巨大的作用。现场设计中的应用,是指现阶段BIM信息技术在智慧现场设计工程中的重点应用,目的是为了克服由于现场控制或监控等未落实,而产生设计结果无法还原的情况。由于现场设计的实际情况往往比较复杂,因此应用BIM信息技术完成现场设计工程,能够显著的增加设计工作效率,同时也能够获得较完美的工程设计质量,从而保证了产品设计工作的顺畅与平安完成。

3.2智能场地布置与施工模拟

根据工程项目实际情况,考虑到本工程施工场地狭小,采用BIM技术时,实现布局规划施工现场,依据BIM模型模拟每个施工周期的预演场景,根据临时情况做出适当调整和改进。与此同时,应合理设计运送路线,指导物料运输,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确保各类施工及管理活动的有序性和合理性。最后,按照BIM5D平台,除了编排project软件外,还要控制进度激化,使每个构件进度合理,尤其是在四维施工中,经BIM技术创建模拟场景,应从整体上把握施工状态和施工方法。此外,应在模拟场景下及时排查施工问题,创建改进方案,确保及时对实际工程的纠正。

3.3智能二维码检查施工质量

在施工现场管理中,采用“二维码”检查方法,具体操作是依据BIM5D技术,创建构件智能二维码,运用混凝土构件,张贴到合理位置。期间,技术人员应检验二维码的准确性,在实际应用中,采用收集扫描的方式,获取各项质量检查信息(垂直度、平整度、截面尺寸等)。二维码融合各类数据,反映出质量管理水平。采用该方法高效快捷,还能节约经济成本,尤为重要的是,弥补了传统标识牌的不足。二维码就如同秘钥一样,融合和运用信息和资料,促进数据存储和转换,实现对施工现场的动态化、智能化管理。

3.4质量管理

质量验收方面,系统内置国家质量验收标准及规范,并关联施工进度计划,推送验收提醒,有效解决了以往验收流程不规范、验收不及时、关键工序漏检等现象。质量巡检作为保障施工质量的重要方式,以往的巡检效果并不理想,多存在问题描述不清晰、跟踪不及时等状况。而智慧管理系统通过内置近万条各专业通用的质量问题,规范问题描述,且附带整改措施,辅助施工人员进行整改;同时在线跟踪,实时提醒,确保问题不遗漏。

3.5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系统辅助管理人员了解项目上的安全问题,并通过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等手段,提前对危险源进行判断,在危险源附近快速进行防护设施布置,提高了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水平和安全管理效率,实现了对现场的有力掌控。并利用VR技术进行可视化教育与交底,增强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现场安全防护管理。同时,采用人工智能技术辅助管理。通过人工智能手段,智能识别是否佩戴安全帽、安全带,并及时提醒;配置电子围栏,人员进入安全隐患区域,会发出现场鸣笛、安全帽震动等警告,并有安全人员实时通讯,引导走出危险区域;电子地图实时展现人员、车辆信息及历史轨迹,实现人员车辆动态监控。

结束语

随着数字经济和智慧技术的发展,以及建筑工程信息化的提出,基于信息技术和智慧技术的建筑施工精细化管理是打造品质工程的关键,也是施工管理发展的趋势。因此,基于BIM+智慧工地技术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功能越来越全面。

参考文献

[1]王贵美,王健.基于BIM的智慧工地管理体系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21(21):153-154.

[2]吴杰,陈强.BIM打造智慧工地的实施要点[J].施工企业管理,2017(4):1-2.

[3]刘守宇,宋海港,周亮,等.基于BIM+智慧工地精细化协同管理平台架构[J].重庆建筑,2022(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