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建设下智慧园区规划设计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4
/ 2

智慧城市建设下智慧园区规划设计探索

常宇 ,向景柱

吉林吉大通信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  湖北 武汉  430000

摘要: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等新兴技术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领域的大面积应用,以“万物智能、万物互联、万物感知”为代表的物联新纪元时代正逐步向城市治理、公共安全、政府转型、民生服务、工商经营等深层次领域渗透。产业园区作为各地方工商业经济聚集的主要载体,可以充分利用当今信息技术发展优势,推动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向“动态感知、终端交互、设施智能”方向转型升级,以提升园区智能化建设水平为起点,结合智慧城市新发展理念,加快智慧园区“管、服”一体建设进程。

关键词:智慧城市;智慧园区;园区规划

引言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及组织模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城市正在经历着一场全新的变革,“智慧、生态、文化、可持续”等理念将相互叠加、相互融合,并正在无缝嵌入城市未来的发展中。园区作为我国城市发展的重用推动力,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新技术不断涌现的新形势,正在重塑园区传统的信息化应用模式。如何形成崭新的“GIS+BIM+IOT世界观”,并将思考和行动付诸变革成为探讨智慧园区设计规划的关键与方向。

1智能化系统及其作用

智能化系统指的是由现代通信与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等汇集而成的针对某种应用的智能集合。智慧园区是基于园区内设置的IT设施以及物联网、多媒体等先进技术来进行建设的,智慧园区的信息管理平台可以为园区管理人员的运营管理提供智能化服务。从智能化系统“促进资源的有机整合,促进服务企业的发展与自主创新”的设计目标来看,其具有以下作用。(1)智能化系统可通过资源的整合分析来搭建并完善信息集成平台,进而增强园区管理人员、职工、企业三方之间的联系,促进整个智慧园区的高效发展。(2)智能化系统可借助管理云和物联网技术,为园区企业建立信息收集及传输等接口,提高信息传输与反馈的效率,增强园区管理人员的风险预估及管控能力,从而保障智慧园区的整体安全。(3)智能化系统可借助信息搜索及虚拟技术,提高群众对园区及园区企业的认知度,进而为树立园区品牌形象、实现招商引资创造有利条件。

2智慧城市建设下智慧园区规划设计探索

2.1物业服务

远程抄表:园区应安装智能水、电、气表等物联网设备,实现线上自动抄表。线上报修:园区应实现线上报事报修、投诉处理、意见反馈等服务。电梯安全:园区应实现对电梯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实现对电梯使用的提前预警、及时报警、远程协助等功能。访客登记:园区可实现访客信息的登记和出入管理。通过访客预约系统实现一站式处理访客参观过程中的入园、上楼、Wi-Fi使用等需求。通知公告:园区应通过信息发布渠道发布园区新闻、园区交流、园区活动、反馈建议、问卷调查等通知公告。智能服务:鼓励园区通过智能机器人等设施完成自主巡逻、视讯交互、语音问答、体温检测、智能保洁等智能服务。园区鼓励预留智能驾驶系统接入服务。

2.2智慧园区的规划建议

智慧园区建设是一项巨大而复杂的工程,需要做好系统的顶层设计工作,编制合理的规划方案,才能有重点、有目标地指引园区智慧化建设。规划应基于现状及需求,从园区定位、布局、管理3个方面着眼,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优化空间布局、多维赋能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管理能力,做到既要科学有前瞻性,又要创新且可持续发展。定位应充分考虑园区的未来发展方向,结合政策需求、用户需求聚焦全面感知、自我学习、创新成长、分析决策、灵活调控等能力,构建全面融合、互联共享、协调发展、具有独特品牌效应的智慧化园区。布局应紧密围绕园区基础资源的优势,结合园区战略定位及功能需求进行合理规划,兼顾长期性、开放性及稳定性;引进新兴智慧产业,注重培育关联产业;减少重复建设,升级现有的信息化系统。管理应全面融合多元场景,搭建一站式智慧化管理平台,通过采用计划决策、组织协调、智慧控制等多元管理机制整合资源,实现园区资源效益最大化。

2.3设施升级

应对现有园区基础设施进行智能化改造。建设智慧停车系统,对车辆进出园区信息进行实时跟踪,判断车辆停留时间和行进路线,出现纠纷时可以直接调取车辆行驶记录进行溯源追查。建设智慧安防系统,对园区内现有视频监控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增加人脸识别及行为分析功能,对“黑名单”人员进出园区情况做到第一时间发现,对园区内出现的人员斗殴、人群聚集、人员落水以及产线上未按要求穿戴安全设备的人员进行识别与警告,减少意外事故发生概率。建设智慧消防系统,以智能终端部署方式监测园区内消防水池液位、水管道及喷淋液压数据,实现消防水压及水位异常及时报警功能。建立环境监测系统,在园区内部署室内外大气环境监测终端,对包括环境温湿度、二氧化碳、氧气、风速、风向、大气压雨量等进行集中监控与实时报警。建立智慧物业系统,通过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信息技术手段,将园区物业管理部门和各个入驻企业进行紧密连接,实现园区物业管理部门和入驻企业物业数据的全面融合,对数据进行深度的分析和挖掘,发现在园区物业管理中的问题。

2.4综合布线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之于智慧园区,就像神经系统之于人体,它利用一系列信息通讯设备,以模块化的组合方式,将建筑物内部和建筑物外部的数据、图像、语音及控制信号相互连接,是智慧园区实现智慧化办公和服务的基础设施。综合布线系统的规划设计应遵循几大原则:①实用性:所用设备适应于符合国际通信标准的各种计算机和网络拓扑结构,能支持和容纳多种计算机网络的运行,并能适应现代和未来通信技术的发展,近期内不被淘汰;②灵活性:布线系统能连接电话、计算机、打印机、传真机、图像监控设备等不同类型的终端设备,能完成连接设备的应用需求;③模块化:是指系统中除去固定于建筑物内的水平缆线外,其余接插件均要求使用标准件,可互连所有数据、图像、语音、网络以及智能设备,以便于日后的使用、迁移、更换、扩容和管理。

2.5信息集成平台

相关部门要以智慧园区为管理对象来构建信息集成平台。园区管理人员可以借助信息集成平台,对园区物业运营进行有效管理,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从而进一步落实园区管理工作。通常,信息集成平台由集成系统平台、数据库等部分构成,其不仅可以与物联网进行有效连接,还可以借助云计算、虚拟技术等,实现存储海量信息、深入挖掘与分析数据等目标。

结语

智慧园区建设已经进入以人为本、成效导向、统筹集约、协同创新的新发展阶段。园区应从规划之初就将科技作为园区的基因进行植入,科学的规划智慧园区需形成以人为核心的智慧园区生态体系,在保障智慧园区场景落地的适宜性与科学性的同时,也要统筹协调智慧园区建设涉及的各领域(生态、交通等)中关于智慧化的不同内容及需求,并对需求进行统筹与协调。并参与智慧园区的全生命周期的建设运营。一张智慧蓝图绘到底,更重要的是干到底,是智慧园区规划设计的重要使命。

参考文献

[1]武萌萌.智慧园区智能化系统的规划及设计[J].数字通信世界,2022(7).

[2]胡文俊.智慧园区规划设计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21,33(6).

[3]周华.智慧园区智能化系统的规划及设计施工研究[J].数字通信世界,2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