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宁城县东小河城区防洪建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4
/ 2

 

浅谈宁城县东小河城区防洪建设

梁天军

身份证号:150103198002091510

摘要:首先提出了宁城县天义镇东小河运行现状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东小河城区防洪工程建设的几点益处;指出工程建设的内容,分析了河道的通洪能力;最后论述了东小河城区防洪工程建设如何实施、如何管理。

关键词: 宁城县;东小河;城区防洪

引言: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宁城县天义镇是个依山傍水、景色宜人、多民族杂居的塞北重镇。城南靠蚂蚁山,城东南4公里处东小河上建有天义水库,城东有东小河环城流过。优越的水环境为天义城区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建设、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天义水库下东小河6.2公里的环城河道却是城区安全的重大隐患。做好东小河城区防洪建设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1.东小河城区防洪建设意义重大

1.1东小河运行多年存在问题

东小河是老哈河的一级支流,起源于忙农镇东沟丘村,流经忙农镇的王官、坤头、刘营子、石桥子至天义镇的四家流入天义水库,经天义水库调节流经天义镇至古山子注入老哈河。东小河属平原河流,河道蜿蜒曲折,特别是天义水库下6.2公里的环城河段局部河段行洪断面窄小,阻水严重,行洪不畅,部分河段凹岸坍塌严重,土地大量侵蚀。有多处河道断面窄小,在设计洪水下洪水出槽上岸,最为严重且危害最大的是在天义水库下4.8公里处,即至天义城区中心。河道右侧有大新地河汇入,汇入口下100米是连接城东和城西的东小河大桥,洪水在此处形成卡脖子,且下游河道行洪能力不够。1978年、1994年洪水两次出槽,造成城区内洪水深达1.0米,给天义城区人民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1.2东小河城区防洪建设的益处

1.2.1城市安全的需要

天义镇是宁城县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周边经贸、文化交流的中心。城区内有200多家企事业单位8万多口人,天义城区的防洪安全是天义城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头等大事。是影响天义城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1.2.2沿河灌溉的需要

沿河有2000多亩旱平地,没有灌溉水源,生产效益低下。通过治理东小河并有天义水库做水源保证。可发展节水高效园区灌溉2000亩。

1.2.3打造城市水环境,提高城市品位的需要

东小河的治理与开发既是天义城区发展规划的重点项目。又是建设、美化城市、提高城区人民生活质量关键所在。实施东小河治理开发给天义城区人民营造一条休闲娱乐的风景带。

1.2.4天义城区补水的需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天义城区规模不断扩大。天义城区供用水矛盾日趋突出。现天义城区地下水位已下降2米,年缺水量300万立方米。利用甸子灌区四干渠将老哈河天然径流,打虎石水库的水引入天义水库。通过东小河为天义城区补充地下水。年可补水1600万立方米。所以东小河的治理与开发是天义城区供水输水工程相配套的重点工程,急需解决。

2.东小河城区防洪建设内容

2.1建设目标

为了保护天义镇区的8万口人,200多家企事业的生命财产、保护铁路、市政、通讯、电业、水利等公共设施的安全,按照国家有关政策、法律、法规,规范对东小河进行防洪、灌溉、市政、补水全方位开发建设。达到保护城市建设城市的目的。工程建设采用30年一遇洪水标准,拟将天义水库以下的东小河6.2公里的环城河道进行堤、水、路、桥、闸、坝、景等全面建设。达到堤顺直、水顺畅、景宜人,沿河草木绿洲、碧水常流。把东小河建设成天义城区的保护屏障,绿色园林带。为天义镇城区居民提供一个安全、整洁、优美的生活工作环境。

2.2工程规模

修筑堤防8.1公里、防洪墙4公里、橡胶坝3座、拦河闸1座、扬水站4座、改建东小河大桥1座。

3.东小河城区防洪建设工程的通洪能力分析

3.1基础资料

东小河整个流域面积620.1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2515×104立方米,主河道长48.7公里。其中天义水库坝址以上流域面积218平方公里,主河道长25.7公里,河道比降3.44%。坝址以下流域面积402.1平方公里,主河道长23公里,河道平均比降1‰。在天义水库坝下4.7公里处有大新地河汇入,大新地属境外河流,流域面积258.9平方公里,主河道长30公里,河道比降1.2‰。河道自然宽度110~150米,中心河槽宽8~12米。多年平均降雨量431毫米,多年平均蒸发量1980毫米。

3.2洪水分析

东小河属无实测资料的流域,水文分析主要依据《辽宁省水文手册》法和宁城县老哈河甸子(二)水文站与东小河流域面积比拟法,参照历史洪水调查来进行计算洪水。

洪水分析计算成果如下表

地   点

P(%)

0.33

0.5

1

2

3.3

5

20

天义水库

1197

1074

864

666

535

420

125

大新地河

1350

1211

975

751

603

474

141

天义水库下泄洪量经水库调节后,频率P=3.3%防洪下泄流量为412m3/s。频率P=2%为531 m3/s。

频率P=3.3%时,天义水库至大新地河汇入口段桩号0+000~4+700,洪峰流量为412m

3/s,大新地河汇入口下桩号4+700~6+200段,洪峰流量为1015 m3/s。

3.3河道现状通洪能力复核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发布SL252-2017《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天义东小河防洪设计标准为30年一遇洪水,校核标准为50年一遇洪水。

河道现状通洪能力复核,在0+000~6+200防洪河段,选择三个断面较窄,并且为较重要的防洪位置。河道现状通洪能力复核成果见下表。

位置

过水断面

(m2

最大通洪能力

(m3/s)

设计流量

(m3/s)

设计与现状比较出槽流量

(m3/s)

4+000

143.35

404.2

412

7.8

4+880

东小河大桥

431.58

862.5

1015

152.5

5+500

444.4

619.9

1015

395.1

由此可知,东小河在天义水库坝址以下的环城河段,在其防洪较重的关键部位行洪断面窄小,阻水严重,尤其是在东小河大桥和桥下游5+500处形成卡脖子,这段又是天义城区的中心,设计洪水情况下有152.5~395.1m3/s的流量跃上岸坎进入城区。需对东小河进行疏通整治,改建东小河大桥。

4.如何实施东小河城区防洪建设工程

4.1施工条件

天义镇城区根据气象局资料显示多年平均气温6.7℃,无霜期140天,最大冻深1.89米,施工有效工作日为134天。

天义镇城区对外交通、通信、电业发达。天义镇是水泥、木材、钢材、燃料供应集散地,主要建筑材料可在当地解决。平均运距4公里。地方材料砂料在老哈河床左岸的大明嘎斯营子。平均运距40公里,可以用机械和人工开挖,料源丰富,质地优良干净,含泥量只有0.25%满足施工要求。碎石场子在榆树林子红庙子和城关镇蚂蚁山上,平均运距15公里,可提供足够的碎石料。块石场在建平富和村喇嘛山平均运距20公里,岩性为花岗岩,质地坚硬,石料较规则,贮量丰富,满足需求。

4.2施工导流

施工导流标准采用3年一遇洪水设计,导流采用半围堰法。导流围堰顶宽2m,高3m,内外边坡1:1.5。

4.3主要工程施工方法

防洪堤利用1m3挖掘机和75马力拖拉机施工。护坡、铅丝石笼用人工施工。

浆砌石墙利用砂浆拌合机和人工施工。

橡胶坝、杨水站、拦河闸、公路桥利用挖掘机、拖拉机、汽车、搅拌机等机械与人工结合进行施工。

4.4施工总布置

防洪堤、防洪墙采用分段施工,每1000米划分一段,分一个施工组施工。橡胶坝、杨水站、拦河闸、公路桥分项施工,每一个项目由一个施工组施工。并在相应的施工段内或施工项目区内布置施工道路、料场、临建生活区,用水、用电、原材料加工厂等。这样可以做到同时开工、集中供料、分散施工、缩短工期,方便管理。

5.如何对东小河城区防洪建设工程进行管理

成立天义水库东小河管理办公室。按着河道管理条例划分管理范围及保护范围,实行承包经营、落实责任制,制定管理制度、调度运用计划,合理调度水量,规定收费标准等。

管理人员对工程要管理好、监护好、维护好。做到及时观测、及时发现、及时维护。防止人为破坏。

实行天义东小河防洪工程与天义水库统一管理,统一维护,统一调配水量,使其充分发挥效益。

综上所述,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宁城县天义镇东小河所在城区的重要位置,做好东小河城区防洪建设意义重大。通过对城区防洪工程建设的意义、内容与工程建设施工条件、方法以及后期管理的分析,工程建设达到了城区防洪的效果与目的,解除东小河洪水威胁,保护城区安全,形成天义城区完整的防洪体系,为天义城区打造出一个安全优美的水环境。

参考文献:

《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017

《水力学》2005年1月2日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辽宁省水文手册》1975 辽宁省水文总站、辽宁省水利勘测设计院出版

《工程水文学》2010年1月水利水电出版社

《水工建筑物》2020年1月黄河水利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