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医院药学服务发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19
/ 2

我国医院药学服务发展研究

马朝晖

湖北省十堰市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 442000

摘要:药学服务是当下国内医院所需要履行的重要责任与工作内容,药学服务的质量关系着我国广大患者的用药安全和质量。基于此本文就针对医院药学服务发展进行了研究,论述了医院药学服务发展的现状和发展对策,希望对实际的医院药学服务发展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药学服务;医学管理;药物管理

1.药学服务概念

药学服务是医院所需要提供的基础服务项目,具体来说是指医院的专业药学人员应用专业的知识和专业的设备,为大众提供安全的、有效的、负责的药物供应和使用服务,以此达到特定的药物开具和药物治疗效果,藉由此改善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药学服务工作起源于上述世纪80年代,这一服务工作区别于基本的药物供应和保障工作,是一种以患者为核心的药物供应和服务工作。而我国的药学服务工作发展,主要是基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具体的开始标志以《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为开端,而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我国现阶段的药学服务工作也已实现较为科学有效地发展和履行,对于药物的应用管理以及相关服务已经具备较为丰富的经验[1]

2.现阶段医院药学服务的局限性

总结来看,我国现阶段诸多大中型医院都已经设置了临床药师门诊,以便于向患者提供更为专业的药学服务,总体来说我国药学服务工作的开展也相对科学。但是从现阶段的门诊药物服务方面可以看出,我国当前的药学服务管理依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中具体局限性包括1)被动性。当下对于药学服务的开展,包括药物嘱托、药事管理、用药评估等多是基于患者反馈而被动开展的,尚且缺乏较为主动的跟踪式管理服务行为;2)简单化。基于当下药学服务专业人才的限制,以及我国药学服务发展受限于药师数量和工作的干预,在实际的药学服务上存在相对简单等的情况,例如对于药物的发放多是采取简单的用药嘱托,而没有对患者更为关注的用药风险、药物方案等进行明确告知,这就容易导致药学服务的片面性和简单性,无法履行药学服务的管理服务功能;3)人工化。当下对于药学服务的开展大多还是依照药师进行人工的操作,具体包块药物的配制、出入库管理、交付、嘱托等都是基于药师进行人工手动操作,这种才作模式下,不仅存在较大的繁复性会增加药师工作量,也容易导致配药用药的误差率和危险性提升,可以说总体对于药学服务的科学开展是不利的。

3.医院药学服务的发展对策

综合上文可知,我国的医院药学服务虽然已经积累了较多的发展经验,但是总体来看药学服务的发展和进行还存在很多不足,基于上述的不足,本文认为应通过如下对策进行发展

3.1医院方面注重技术型药学服务

基于现阶段存在的人工操作行为和被动化简单化的医院药学服务现状,本文认为在当下的医院药学服务管理中,应注意积极构建医院药学技术性服务模式,具体来说一方面相关医院应注意对SPD模式的构建,SPD模式即supply(供应)、processing(加工)、distribution(配送)的缩写,是一种智能化、一体化的药事管理系统,通过该系统可以实现药物采购、管理、运输、应用的一体化和智能化,不仅能够促进药师从繁杂的药事管理工作中解放出来,也可以最大限度地最大限度地降低药事管理服务过程中的负面问题,特别是药物的配制和发放可以最大限度地最大限度地降低误差率;另一方面对于技术型服务模式的构建,还应注重对监管力度的强化,监管力度的强化一是强化对药师行为的监管,确保药师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做好对患者配药的科学合理化以及对患者嘱托的详细化,二是做好对患者本人的用药监管,通过患者走访、电话访问、医院诊疗等方式综合获取患者的个体用药情况,做到对用药情况、药物疗效、药物风险等各项数据的收集,以此最大限度地提升药物应用安全。

3.2医院药师注重提升个人职业素养

为了强化医院药事管理,促进用药科学可靠,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勤卫生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等有关的法律法规,制定了《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在其中的第36条规定了药师的责任,因此相关药师应注重结合上述条款规定,注重对自身的个人职业素养进行提升发展,为此相关药师一方面应注重工作业务水平的提升,不仅需要掌握药物知识,更需要对各种新型的药物服务管理系统进行学习应用,以提升自身的业务信息化水平;另一方面应注重建立负责的工作意识,注重在工作中强化与患者的交互交流,做好对患者资料的了解和情况的详知晓,并注重在工作中详细地为患者讲解有关药物应用的相关事项,以此最大限度地提升药物应用质量[2]

3.3充分挖掘新媒体应用与医院药学服务的价值

在当下的医院药学服务中,新媒体技术具备高度的医学服务应用价值,一方面,新媒体与传统的传播方式不同,新媒体的互动性和即时性是两种不同的传播方式。在这一特性下,患者可以利用新媒体与药师进行交互,实现患者与药师的科学交互,实现对患者各项疑难问题的及时回复,同时也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实时发布各种信息,吸引更多相关患者的关注,扩大学术以及医疗服务的影响力,不仅可以促进药师从幕后走向前台,也可以消除患者的用药疑虑,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另一方面新媒体技术下的数据传输不再受时间时空限制,本身大体量的承载能力和丰富的表现形式,可以承载更好的药事服务职能,例如对于药学前沿信息报道、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的日常用药健康教育、用药知识指导、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临床专家微课堂等,都可以促使患者在用药的同时,通过相关新媒体知识的关注,学习更多的医学知识和理论,提升自我医学修养和自我健康管理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下的药学服务发展中,我国现有的药学服务虽然具备高度的发展经验,但仍然存在部分不足情况,基于此本文就从技术型服务发展、新媒体技术应用、个人职业素养提升三方面入手进行分析,论述了药学服务的发展方法。

参考文献

[1]郑珊珊,李建涛,许云晶等.传统药学服务与“互联网+药学服务”中的用药指导现状及患者需求分析[J].中国药学杂志,2022,57(11):955-960.

[2]汤丽.基于“药学服务模式”的临床药学服务实践[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4):242+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