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与新型电力系统安全性提升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18
/ 2

储能与新型电力系统安全性提升

吴瑞增,王海雁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温州供电公司 325000

摘要:传统的电力发展模式往往是通过能量转换率高的能源来进行发电,如煤炭、石油等,而此类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且在发电过程中对周边环境所产生的影响往往较大,新型电力系统向低碳概念靠拢,更多通过可再生能源进行发电,在电力的日常维护和工作开展过程当中也有了全新的要求,而在储能和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过程中安全性保障也是十分重要的环节。本文就储能与新型电力系统安全性的提升进行探讨与分析,旨在根据当前储能与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管理开展的基本情况,进行安全性提升策略的有效探讨。

关键词:电力系统;安全管理;安全性提升

引言:伴随着节能环保理念的提出以及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的应用,电力设备逐步更新,设备的日常维护以及工作开展的具体内容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而在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管理和工作人员安全意识提升等方面,应当充分结合当前电力系统的基本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安全培训,以常态化的安全监管和安全意识渗透,帮助储能与新型电力系统能够在良好的安全保障下进行工作。新型能源储备是新型电力系统发展的重要后备力量,因此在储能应用和新型电力系统的交流合作方面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以商业模式的完善,调度标准的协同以及安全管理标准的协调统一,促进新型储能与新型电力系统协同发展的有效实现。

一、储能对新型电力系统安全性提升的重要意义

新型电力系统在实际投入应用过程中,往往需要在电力设备检修工作环节规范化等领域对于电力系统安全性进行综合考量,而储能对于新能源电力系统安全性提升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新型电力系统常态化运营,维持规模的有效促进拓展以及长效规范化管理几方面。

(一)维持新型电力系统的常态化运行

新型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营开展过程当中,往往会由于周边环境或各种客观因素影响具体的发电量,以风能发电为例,在风力等级能够满足实际要求时,风能电厂能够将大量的风能转化为电能,但在风力较少或无风力驱动的情况下,风能电厂则很难提供大量电力,以维持周边用电设施的日常电力供给,而储能系统的有效应用,可以真正实现电力供给的常态化实现,也可以让新型电力体系的安全稳定有更为良好的保障,通过能量盈余情况下,对可再生能源所转化电能的有效储备,可以应对各类突发情况下的即时用电,也可以真正让电力的分配和供给更加符合周边实际的应用需求,能够满足更多用户的电力需要。从而使得新型电力系统能够实现常态化稳定运行,能够结合可再生能源的发电特点和基本属性进行适应性的运营模式调整。

(二)促进新型电力系统的规模拓展

在时代化发展趋势下,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已经是未来的基本趋势,而在此过程中要真正将新型电力系统推广到更为广阔的范围,将新能源电力系统的规模做进一步拓展,则需要结合储能系统的有效更新与应用,在新型电力系统进行规模扩张的过程中,容易因为电力设备不稳定或人员协调、分工不到位等原因影响电力设备的实际安装和实际应用过程当中的监测与维护,而通过储能系统的应用,可以让新型电力系统在规模扩张过程中遇到的突发问题可以得到及时解决,让新型电力系统在规模扩张过程当中,电力资源分配紧张时能够给予一定程度的帮助,也可以让新能源系统规模拓展的规划实现有更为良好的基础保障,为部分可再生能源利用难度较大的区域进行新型电力系统的应用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真正让新型电力系统全面应用成为可能。

(三)实现新型电力系统的规范化管理

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和传统电力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当中的管理方法会有一定程度的区别,而储能系统可以一定程度让新型电力系统在实际构建过程当中,能够建立起一套有效的规范化管理模式,能够针对于电力系统运行过程当中遇到的各类情况进行应对措施的合理制定,并且对于工作过程当中安全性的相关规范内容进行进一步的明确和细化,能源储备在新型电力系统安全性提升中的应用,这对于工作人员安全意识的提升以及规范化管理的长效落实而言都具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

二、新型电力系统安全性提升中储能应用策略探究

(一)协同调度标准,提升应用范围

在新能源系统进行安全管理以及安全性保障开展过程当中,应用储能系统可以提供良好的储备动力,以满足突发情况下的临时用电需求或用电波动所引起的能源供给不足,而在此过程当中,储能系统的实际应用应当对标不同地区电力系统的调度标准,进行储能方式及电力输送的合理调整,从而让储能系统能够极大程度提升相应的应用范围,能够在新型电力系统中满足不同区域的实际用电需要,让新型电力系统的安全得到更为良好的保障,与此同时,储备能源也需要定期和不同电力系统进行适配性的验证和调整,而要真正让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得到充分应用,更多需要储能系统和新型电力系统在工作上进行有效协调,增进沟通交流,让更多地区新型电力系统构建中的储能并网接入成为可能。

(二)规范检查与维护,实现安全管理一体化

要想真正通过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帮助新型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得到提升,则应当在电力检查的规范性做进一步的提升,与此同时,应当将新型电力系统的安全检查和设备维护与储能系统的实际应用相结合,让储能与新型电力系统的安全管理呈现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能够让新型电力系统在实际运行中对于包括储能在内的所有环节中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同步解决,从而有效避免由于交流信息差导致在实际应用过程当中出现问题,从而有效排除出现安全隐患的可能,与此同时,也应当进一步重视储能工作人员与新型电力系统各组织人员的沟通与交流,真正将安全问题放在首位,从人员安全意识提升出发,真正将规范化的检查与维护,从人员工作态度和基本意识中得以实现,从而让安全管理得到深入有效落实。

(三)完善商业模式,实现市场化应用

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安全性提升中的应用往往应当结合不同电力系统发展的实际需求来进行相应的工作开展,而在此过程中商业模式的完善是十分重要的先决条件,应当以市场为主导,促进新型储能的有序发展,真正让新型储能在市场资源配置中起到关键性作用,进一步促进不同地区新型储能的独立参与并网调度、独立交易结算,以新型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安全性中的充分运用,促进可再生能源在电力行业的逐步发展与应用,提升以风能,光伏发电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装机比例,真正让新型电力系统可以有效解决现有的问题和不足,让新型电力系统的长期稳定供电及商业化运作成为可能。

结语:

新型储能是新型电力系统有效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也是新型电力系统安全性保障的重要先决条件,要真正让新型电力系统安全性提升得到有效实现,真正做到新型电力系统常态化运行、规范化管理、大范围规模拓展,需要通过有效的调度标准协同扩大新型储能的应用范围和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管理的适配性,通过规范化的检查与维护,以一体化的安全管理,真正实现信息同步化,实现安全隐患的及时发现和解决,并通过商业模式的完善,真正让新型储能适应当前电力市场的基本需求,新型电力系统的时代化发展中。新型储能的常态化应用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以新型储能应用为先导的电力系统安全性提升也应当做到有的放矢,有效提升可再生能源的实际利用率,真正实现新能源在电力系统中的大面积应用。

参考文献:

[1]刘巨. 利用储能提升含风电并网电力系统稳定性的研究[D]. 华中科技大学, 2016.

[2]赵冬梅, 徐辰宇, 陶然,等. 多元分布式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配电侧的灵活调控研究综述.

[3]王开科, 南东亮, 李勇,等. 虚拟电厂参与大规模新能源系统的储能侧双层优化运行策略[J]. 电气制造, 2020, 015(002):2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