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下的林业生态保护措施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12
/ 2

可持续发展下的林业生态保护措施探究

王宇

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区大新屯贮木场

摘要:我国由于生态资源的匮乏,导致人们对林业经济价值认知不足,从而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发展与完善,我们要更好的保护林业生态不被破坏,必须采取一些措施减少或解决环境恶化给人类带来巨大损失和影响,为更好的发展,就需要做好保护工作,并加强对生态综合治理,让我国林改建设工作更好的开展,同时,要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体系,加强法制宣传力度,从而为生态保护提供良好的基础保障。

前言:林业生态保护的落实,对人力物力的需求很大,保护的过程中也经常会面对意外情况,因此在开展保护时,必须要进行合理有效的规划与管理。在我国林业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意义的是生物多样性以及生态环境质量问题,随着经济发展以及社会进步,人们已经逐渐重视起环境污染等方面的问题,所以为了确保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从生态保护着手,将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建设结合在一起实现可持续性的目标。

关键词:林业;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

1.林业生态保护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1过度开发林业资源

在利用自然资源时,没有考虑到生态价值和经济效益,会出破坏林业生态。同时由于保护意识缺乏而造成大量滥砍乱伐现象,严重影响我国林业生产发展的速度与质量。此外,生态系统结构不合理也会有负面影响,威胁人类的生存空间。不合理的开发会导致生态失衡,同时也会由于环境污染造成林业资源浪费。因此,在开发资源时,对生态环境进行合理利用和保护十分必要,然而,目前由于我国对森林生态系统以及其价值实现等方面存在认知不足、缺乏科学性,所以造成我国林业资源的过度浪费。为了追求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以破坏生态平衡为代价、开发新的林产品或进行不合理的建设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等,这些都是由于对林业生态保护意识不够引起的。

1.2林业生态保护流于形式

我国的生态林业建设中,生态保护尚未形成有效的保护措施,首先,在规划时不注重合理开发,生态环境没有达到预期的质量。其次,目前我国对生物多样性方面的保护还存在很大不足,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约束人们的行为、相关部门监管制度不够完善等,这些问题导致很多人盲目开发、乱砍滥伐等现象,不能更好的保护林业生态。目前,我国的林业生态保护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缺乏相应的经验,虽然已有很多专家学者进行了研究和探索,但对于如何利用好这些理论知识指导实践还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国现在的林业生态保护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林业生态,甚至造成了很难治理的破坏。首先,过度砍伐森林生态系统,由于现如今面临自然灾害时,大多数人还采取先期恢复植被再到后期重建树木这一模式,应对灾害发生后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巨大影响,这些做法都是以牺牲眼前利益为代价的,而不是以长远的发展目标为基础。同时,林业生态保护措施不具有可持续性,没有做到因地制宜、科学合理的规划和综合利用。

1.3环境保护意识有待进一步提升

在林业发展中,有关部门未重视对林业生态环境的修复工作,甚至出现了部分林业基础设施破损严重的问题,以上问题已严重限制了林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所以,林业部门的环境保护意识有待进一步提升。另外,树木的种植不科学合理,如种植经济林、防护林的比例过多,也很容易阻碍林业生态环境的发展速度,从而会衍生各种病虫害问题,一方面,极其不利于林业生态的保护,而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林业资源。

2.可持续发展下的林业生态保护措施

2.1丰富林区经营模式

通常情况下,因地形、地势的因素,不同的地区在开展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时也会有所差异。因此,在发展林业经济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当地的林业实际发展情况,并按照各自的需求进行相应的林业生态保护工作。同时,也要借助当地的优势,来开展多种形式的林业经营模式,从而进一步实现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基本需求。如在林业资源比较发达的地区,一方面,可将林业资源和农业资源相结合,如在林业区域种植部分农作物,以实现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而另一方面,由于部分林区自身的旅游资源比较丰富,就可将林业资源和旅游业结合在一起,以实现生态林业旅游建设,进而直接推动林业生态环境的发展。通过以上工作,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大林业生态产业的宣传力度,从而最终实现多种经营的目的。此外,在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过程中,相关林业种植人员要利用当地的生态优势,优先种植符合当地发展情况的林木品种,这样既可以良好完成林业生态保护工作,又扩大了林业资源的综合效益。

2.2加大林业生态保护执法力度

要加大林业生态保护的执法力度,我国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方针进行综合治理,也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在很多西方发达国家中,都有完善的保护体系建设制度以及相关的管理措施与技术标准,从而有效解决林业生态保护的问题。而我国林产品质量较差且缺乏相应的配套设施设备,导致大量林产品被废弃或流失,造成的生态问题一直也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所以加强林业生态保护力度非常重要。林业生态保护的执法主要以国家和地方机构为主要监管主体,对森林、林地等生态合理管理,加强监督检查工作,通过建立起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和约束林业企业的行为,同时也需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人们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知程度以及环保意识观念的普及性,并在现实生活中加大对生态环境破坏问题采取相应措施的执行力度。此外,还应强化执法部门与政府之间的沟通协作机制和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力度,为生态保护提供更加完整全面、高效合理化监督体系。

2.3加强林业生态的日常管护

加强对林业生态的日常管理,林区建设过程中需要严格审批,并建立健全林业主管部门与林业生产企业之间信息交流机制,以及监测机构等相关职能系统,实现对森林生态环境的有效监管及控制工作力度,同时,应加强对生态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不断提高科学性和权威度,为保护和利用好生物多样性创造条件。加强林业生态的日常管护,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在林业保护工作中,必须要有专门机构加以监管和控制,对于那些不能完全做到无害化处理或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而又没有得到合理恢复措施的行为,一定不能姑息或放任不管,同时将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纳入到国家法律中,实施有关政策规定,约束相关人员的行为。

2.4构建和完善林业生态保护新机制

建立健全林业生态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我国已颁布《森林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主导条例》等有关林权管理法律,但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相关规定对林业生态系统造成影响,要促进和引导我国现代经济发展,就必须构建完善的法制化、规范化以及合理有效的运用各种有关法规,维护好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之间的关系。林业生态保护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森林资源调查,加强林政执法,强化监督和管理,首先,建立健全森林防火制度,在林区建设规划时,应根据不同区域、不同类型以及不同时期,制定相应的防火措施;其次,加大对树木砍伐量控制力度,并施行一定程度的监测与预警工作;最后,加强林业部门之间相互协调合作机制的建设,完善信息共享系统,为林农们提供良好服务和生产条件,从而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目标。

结语:近年来,在城市化背景下,大家的环保意识越来越高,但生态保护工作一直没有得到全面落实。其中,就存在过度开发林业资源的问题,最终导致林业生态受到影响,破坏了林业环境的生态平衡。再加上林业生态恢复周期就较长,且资源的再生长和林业资源的消耗不成正比,严重阻碍了林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对此,林业工作人员要全面落实可持续的理念,减少乱砍滥伐的情况,从而有效维持当地的林业生态平衡。

参考文献:

[1]金跃.可持续发展下的林业生态保护措施研究[J].区域治理,2020(34):35.

[2]安双生.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现状与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探讨[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2,3(8):11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