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科合理用药干预对提升医院用药合理率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11
/ 2

【摘要】目的药剂科合理用药干预对提升医院用药合理率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选取了从2022年1月至12月在我院药房取药的350例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75例,对照组患者未接受药剂科合理用药干预,研究组则实施药剂科合理用药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用药不合理发生率、用药强度及费用情况。结果:经过两组用药不合理情况、用药强度和费用情况的比较,研究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剂科合理用药干预可以提高医院用药合理率,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药剂科;合理用药;用药合理率

现如今,很多医院都有用药不合理情况发生。为了保证药品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要运用动态检测系统实时检测门诊与住院患者合理用药情况,从而随时发现不合理用药事件,以便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1]。药师要充分落实责任及权利,根据患者的病例、诊断建议适合他们的药物剂型、剂量及用药指导,发挥合理用药的作用[2],对于用药频率、医药费用不合理情况进行严格控制。基于此,针对我院药房取药的350例患者从未接受药剂科合理用药干预与实施药剂科合理用药干预,进行对比研究,现分析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选取了从2022年1月至12月在我院药房取药的350例患者,其中2022年1-6月在我院药房取药的175例患者为对照组,男性患者88例,女性患者87例,年龄20-70岁,其中2022年7-12月在我院药房取药的175例患者为研究组,男性患者90例,女性患者85例,年龄18岁-70岁,本次研究的患者均经过临床医师确诊后开具处方,且年龄均≥18岁,无恶性病变、多器官功能衰竭、生存期≤5个月及精神疾病,能够配合治疗。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药剂科合理用药干预前,要依据医师的处方与药品说明书进行配药、服药。研究组患者在药剂科合理用药干预后,(1)依据,依据医师为患者开的处方及药品说明书、《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马丁代儿药物大典》《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处方管理办法》与相关疾病的临床诊治指南等对患者用药合理性予以研判。(2)拟定重点监控药品目录,根据我院药品销售金额排序,结合《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合理用药管理的指导意见》中的有关规定,分析前40名药物使用不合理状况,比如:抗菌药物、非治疗性辅助药物、质子泵制剂及中药注射剂,成为重点监控对象,同时进行调整。(3)合理用药“驾照式”管理,创建三位一体的管理控制系统,采用闭环管理措施,临床医师的用药情况进行分量化管理,1年内累计扣分≥12分,撤销处方权并进行培训、学习,在经过考试合格后方可恢复上岗取得处方权。(4)审核药师,依照管控系统中每个医师用药情况和患者病例进行分析研究,且对抗菌药物、非治疗性辅助药物、质子泵制剂及中药注射剂进行重点评价,根据本院质量控制部门的相关标准对不合理处方反馈给科室,如遇异议可组织专家进行讨论。每季度报告一次不合理用药情况。

1.3评价指标及判定标准 本文从患者的用药不合理情况(用法用量不合理、联合用药不适宜、药物遴选不适宜、溶媒选择不适宜)抗菌用药强度和费用情况(门诊人均用药费用、住院人均用药费用)进行判定。

1.4 统计学处理 本文对所有患者的临床数据均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卡方检验,用率(n%)表示,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用(均数±标准差)表达,以P<0.05当作统计学意义存在的判定标准。

2 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用药不合理情况 研究组经过药剂科合理用药干预后,用法用量不合理、药物遴选不适宜、联合用药不适宜、溶媒选择不适宜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用药不合理情况

组别

用法用量不合理

联合用药不适宜

药物遴选不适宜

溶媒选择不适宜

发生率

研究组(n=175)

6

5

7

2

11.42%

对照组(n=175)

13

16

14

12

31.42%

c2

-

-

-

-

14.9913

P

-

-

-

-

0.0001

2.2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强度与用药费用情况 研究组患者经过药剂科合理用药干预后抗菌药物用药强度、门诊人均用药费用及住院人均用药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强度与用药费用

组别

抗菌药物用药强度

门诊人均用药费用

住院人均用药费用

对照组(n=175)

46±7

221±13

3783±36

研究组(n=175)

37±4

173±11

2980±33

t

17.7482

37.2873

136.259

P

0.0000

0.0000

0.0000

3 讨论

随着新医改的发展,根据我国相关方针与政策下,为了提高我院药事管理水平,积极研究及改革管理手段,研究表明,

药剂科合理用药干预后患者的用药不合理情况、用药强度和费用情况均低于干预前,不但保证了患者的用药安全性且减少了用药经济负担[3]。临床药师要参与重点监控药物适应证管控平台、合理用药管控平台、抗菌药物监管平台,及时监管和反馈,规范患者用药,这样不仅提高了治疗效果,更保障了医疗质量与患者满意度,因此,在临床治疗中,药剂科合理用药干预可对已用药物存在的不合理问题进行探究并干预十分有必要[4-5],并且能加强医师与药师之间的交流,显著降低不合理用药事件发生。

综上所述,在临床治疗中药剂科合理用药干预可以提高医院用药合理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杨兵,唐凤亮.医院不合理用药中药剂科干预的有效性研究[J].名医,2022(0 1):183-184.

[2]雒挺保,王丰军.刍议药剂科对医院不合理用药的药学干预[J].智慧健康,20 21,7(36):104-106.

[3]王芳.医院药剂科合理用药的影响因素与应对探究[J].西南国防医药,2020,30(10):930-932.

[4]马淑芳.药剂科对医院不合理用药的药学干预[J].人人健康,2020(14):607.

[5]陈凯,韩萍.药剂科合理用药干预在提升医院用药合理率的效果[J].实用医 技杂志,2019,26(11):1476-1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