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例多学科协作康复护理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11
/ 2

[摘要]目的:观察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例多学科协作康复护理所取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5月到202212月就治于我院的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例40例为观察样本,以随机数字表法将4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例划归为两个组别,对照组接受用药管理、饮食照护、认知管理、心理支持等常规式照护,试验组加用多学科协作康复护理干预,对两组干预后的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吞咽障碍样本吞咽障碍护理见效率高于对照组,心境评分(焦虑抑郁)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多学科协作康复护理应用于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例之中,有促升吞咽功能恢复度、宽解焦虑抑郁心境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脑卒中;吞咽障碍;多学科协作;康复护理

脑卒中后并发程度不等吞咽障碍者为数不少,脱水、呛咳、误吸事件频现高发,形成突出的日常生活、自护负效应影响,预后成效由此受损严重[1]早期实用可行性康复之策对于脑卒中吞咽障碍者的正常生活与社会回归进度至为重要。多学科协作康复护理基于循证医学证据、举多个专业学科合力、充分考量康复对象实际诉求,所输出康复护理的高效全面性优势显而易见[2]本研究尝试面向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例施行多学科协作康复护理干预,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选择20225月到202212月就治于我院的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例40例为观察样本,纳入标准:脑卒中、吞咽障碍确诊,首次发病,精神可,病历资料全,沟通可,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大面积脑梗死,咽喉感染,其它病因所致吞咽障碍,肾心肝功能衰竭,严重脑器质性病种,凝血异常,拒绝参与。以随机数字表法将4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例划归为两个组别,试验组20例,年龄均值(58.63±6.54)岁,男性女性比为128,对照组20例,年龄均值(58.47±6.69)岁,男性女性比为119,两组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例基线资料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实施方法

对照组接受用药管理、饮食照护、认知管理、心理支持等常规式照护,试验组加用多学科协作康复护理干预,具体实施方式为:构建吞咽障碍多学科协作康复小组,神内科护士长承担康复小组组长一职,康复、营养治疗师以及心理咨询师各1名承担康复小组顾问之职,神内科全体护理从业者为康复小组组员,组长主职培训、协调、质控事宜,康复治疗师主职吞咽功能评估、定制落实个体式促吞咽功能康复训练方案,营养治疗师主职营养实况评定,定制落实个体式营养餐食谱,心理咨询师主职心境实况评估,定制落实个体式心境康复之策。小组成员间以多学科协作康复微信群为沟通平台,实时反馈、讨论各康复之策执行进度、成效,适时调整吞咽障碍康复之策,未达成康复目标、康复举措依从性不达标准者,小组成员共行成因探讨追溯、适调康复对策、跟踪反馈成效、持续行康复护理的优化改进。

1.3评价方法

吞咽功能。以洼田饮水试验面向两组吞咽障碍样本行吞咽功能之测评,分为级至级,护理后级别较前有进步提示护理见效,级别无进步甚至有退步提示护理无效,统计无较两组的吞咽功能护理见效率。负性心境。以焦虑即SAS、抑郁即SDS两大自评工具面向吞咽障碍样本施行测评,前者超50分,表明焦虑阳性,后者超53分,表明抑郁阳性,分值愈低,表明该吞咽障碍样本焦虑、抑郁负性心境愈不明显。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用(spacer.gif±s)表示,两组吞咽障碍样本心境评分(焦虑抑郁)的比较采用t检验,吞咽障碍护理见效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试验组吞咽障碍护理见效率高于对照组,心境评分(焦虑抑郁)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吞咽障碍护理见效率与心境评分的比较

组别

例数

吞咽障碍护理见效率〔例(%)〕

焦虑评分(spacer.gif±s)

抑郁评分(spacer.gif±s)

试验组

20

19(95.00)

49.70±2.18

55.05±1.79

对照组

20

14(70.00)

54.75±1.68

60.50±2.24

t/X2


4.329

-8.205

-8.507

p


0.037

<0.05

<0.05

3.讨论

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例处于误吸、肺炎、营养不良事件高风险困扰之下,抑郁焦虑心境由此而发,康复进度遭受阻碍[3]常规康复模式下各专业处于分散发力状态,彼此间互动协作性缺失,康复全面系统性难获保障,相应地康复成效质量亦无法达成期待目标。本研究将多学科协作康复应用于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例之中,研究结果如表1所示,试验组吞咽障碍护理见效率高于对照组,心境评分(焦虑抑郁)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原因为,构建护理从业者主导式多学科协作康复小组,使吞咽障碍康复相关专业人士可各展其康复优势与所长,面向吞咽障碍病例定制适用于其康复方向、进度的康复之策,使其可及时、深度获取康复治疗师、营养治疗师、心理医师等广维度、多层次康复支持,营养治疗师完善营养搭配合理度,指导利于吞咽食材的个性化选择,确保进食安全度、营养摄取充裕度

[4],康复治疗师面对面行吞咽功能全面系统化训练指导,利于吞咽障碍病例切实掌握安全有效进食、规避误吸事件的技巧,心理咨询师依托病情分析告知、健康认知管理,宽解吞咽障碍病例复杂型困惑不安心境,驱动其康复知信行正向发展进程,解除负性心绪滋扰,确保心身健康共护成效[5]

综上所述,将多学科协作康复护理应用于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例之中,有促升吞咽功能恢复度、宽解焦虑抑郁心境的积极作用,不失为一类高度适用于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例的优质康复模式。

参考文献

[1]袁桂芳.多学科协作模式康复护理对促进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J].黑龙江医学,2022,46(18):2260-2262.

[2]王丽,金尘,张玮.多学科协作模式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包头医学,2022,46(01):37-39.

[3]王修麒,程国珍,赵艺.多学科协作的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康复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22):4144-4148.

[4]张晓萌,张延红.多学科协作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效果的系统评价[J].当代护士(上旬刊),2021,28(06):26-30.

[5]张军丽.多学科协作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校医,2021,35(03):199-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