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黄芪建中汤合枳实消痞丸加减治疗脾胃虚弱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11
/ 2

【摘要】目的:分析黄芪建中汤合枳实消痞丸加减治疗脾胃虚弱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方法:抽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于本院诊治的78例脾胃虚弱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组法划入西药组与中药组(n=39)。西药组口服促胃动力西药治疗,中药组使用黄芪建中汤合枳实消痞丸加减治疗,对比两组病患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中药组患者的Hp阳性率、胃泌素含量均相对较低,与西药组对应指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患者的症状改善率是97.44%,西药组的症状改善率是79.49%,中药组的症状改善率相对较高(P<0.05)。结论:黄芪建中汤合枳实消痞丸加减治疗脾胃虚弱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较好,建议推广使用。

【关键词】黄芪建中汤;枳实消痞丸;脾胃虚弱型功能性消化不良

功能性消化不良指的是患者胃部和十二指肠功能紊乱,患者多具有病症持续或者反复发作的特征,多因为饮食习惯不佳或者精神过度紧张等因素造成[1]。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多合并具有头晕、气促等症状,常规临床主要应用西药控制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是由于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需要长时间用药,会对患者的胃部产生一定伤害,患者易于出现各类不良反应,影响用药治疗的效果[2]。黄芪建中汤具有温和养胃的作用,枳实消痞丸可可促进胃肠运动,对损伤的胃黏膜也能够产生修复作用。为了深入探究黄芪建中汤合枳实消痞丸的应用效果,文章抽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于本院诊治的78例脾胃虚弱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根据患者的治疗方案及效果讨论,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抽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于本院诊治的78例脾胃虚弱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组法划入西药组与中药组(n=39)。西药组男女比值是22:17,年龄23-67岁,均龄值(45.06±7.63)岁。病程时间2-8年,均长值(4.04±0.58)年。中药组男女比值是23:16,年龄22-69岁,均龄值(44.92±7.75)岁。病程时间2-9年,均长值(4.16±0.48)年。两组基础数据对比无区别,可分组对照研究(p>0.05)。

1.2用药方案

西药组口服促胃动力西药治疗,多潘立酮片口服10mg/次,3次/d。法莫替丁片20m/次,口服用药2次/d。中药组使用黄芪建中汤合枳实消痞丸加减治疗,其中黄芪建中汤组方黄芪、党参及茯苓各30g,鸡内金、白芍各15g,大枣12g,桂枝、甘草、生姜各10g。水煎煮600ml,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口服应用。合并反酸症状的患者,添加煅瓦楞子15g治疗;泛吐清水者添加法半夏12g治疗;胀满苔腻的患者,取出方中党参、大枣,放入党参、薏苡仁各30g,砂仁6g治疗。

枳实消痞丸组方枳实、黄连各15g,厚朴12g,半夏曲、人参各9g治疗,炙甘草、白茯苓、麦芽曲、干生姜及白术各6g治疗。将药物研磨为沫,汤浸蒸饼为丸,单颗3g,6-9g/次,温水口服2次/d。合并虚寒症状的病患,放入砂仁8g,减黄连4g治疗;肝胆火旺盛的病患,放入柴胡12g和黄芩10g治疗。

两组病患均持续用药4w。

1.3评价标准

应用尿素呼气试验法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幽门螺杆菌(Hp)阳性率,记录治疗前及治疗后的胃泌素含量。对比两组病患的治疗效果,显效:患者治疗3个月内症状消失,未见复发情况;好转:患者治疗3个月内症状改善;无效:未满足上述标准(症状改善率=显效率+好转率)。

1.4统计学方法

SPSS 20.0统计数据,计量资料t计算,计数资料χ2计算,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病患的Hp阳性率、胃泌素含量对比

治疗后中药组患者的Hp阳性率、胃泌素含量均相对较低,与西药组对应指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病患的Hp阳性率、胃泌素含量对比

组别

Hp阳性率[n(%)]

胃泌素含量(ng/L)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中药组(n=39)

32(82.05)

2(5.13)

122.03±10.16

78.44±6.03

西药组(n=39)

31(79.49)

9(23.08)

121.89±10.37

88.09±8.22

t/χ2

-

5.033

-

14.092

P

-

0.014

-

0.000

2.2 中药组与西药组病患的症状改善率对比

中药组患者的症状改善率是97.44%,西药组的症状改善率是79.49%,中药组的症状改善率相对较高(P<0.05)。详见表2。

表2 中药组与西药组病患的症状改善率对比(n,%)

组别

显效(n)

好转(n)

无效(n)

症状改善率(%)

中药组(n=39)

25

13

1

97.44%

西药组(n=39)

12

19

8

79.49%

χ2

-

-

-

5.033

P

-

-

-

0.014

3讨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机制在于胃肠激素分泌异常,胃肠动力障碍,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会产生不同程度影响。临床主要应用胃黏膜保护剂、粗胃肠动力药物或者是抑制胃酸分泌性药物治疗

[3]。尽管能够产生一定的药物治疗作用,但是长时间服用药物会增加各类不良反应发生率,影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与用药效果[4]。随着人们饮食习惯、生活节奏的变化,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数量快速增长,加强临床治疗方式的研究十分必要。

功能性消化不良属于中医学中“痞满”、“胃脘痛”及“反胃”等范畴,患病原因多为脾气虚弱、情志伤害、饮食所伤等,进而出现脘腹胀满的症状。中医学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虚弱,故而吸收能力降低,影响气血循环状态[5],致使患者机体素质变差。黄芪建中汤功能主治胃纳不佳,胃脘痞硬,组方中黄芪可促进患者的身体代谢,党参能够抑制胃酸分泌。茯苓具有预防胃酸分泌过度的作用,白芍可产生镇静、镇痛的功效。生姜能够提升患者的肠道蠕动能力,大枣转变胃肠病变状态[6]。枳实消痞丸可发挥行气消痞、健脾养胃的功效,组方中人参、白术同用,可调节患者的脾胃虚弱、食少便溏症状,特别是针对于反酸的患者,添加煅瓦楞子调和治疗,有利于强化胃黏膜保护的作用,快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中药组患者的Hp阳性率、胃泌素含量均相对较低,中药组患者的症状改善率是97.44%,西药组的症状改善率是79.49%,中药组的症状改善率相对较高。相比西药治疗的患者,黄芪建中汤合枳实消痞丸加减治疗的效果更佳,有利于降低患者的Hp阳性率,调节胃中胃泌素含量,加速患者的胃排空速度,强化治疗效果。

综上内容,黄芪建中汤合枳实消痞丸加减治疗脾胃虚弱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较好,建议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何敏.小儿消食颗粒联合手法推拿治疗小儿脾胃虚弱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研究[J].新中医,2022,54(10):137-141.

[2]沈加福,谭淑芬.黄芪建中汤合枳实消痞丸加减治疗脾胃虚弱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22,20(01):67-70.

[3]邱晓静.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胃虚弱型)临床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22,18(01):116-118.

[4]叶乙.黄芪建中汤合枳实消痞丸加减治疗脾胃虚弱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20,12(27):25-26.

[5]朱洁.香砂枳术汤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胃虚弱证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20,36(04):443-444.

[6]赵世新.黄芪建中汤联合枳实消痞丸加减治疗脾胃虚弱型功能性消化不良37例[J].中国民间疗法,2019,27(07):52-54.

作者简介:杨慧敏(1990.08-),女,土家族,贵州江口人,本科学历,主治医师,主要从事针灸摊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