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数字政府建设的影响因素及推进路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09
/ 3

高水平数字政府建设的影响因素及推进路径探讨

王国辉

(赤峰市政务服务中心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  024000)

摘要:目前,我国数字政府建设取得了可喜的阶段性成果,但一些问题和因素的存在影响和制约了数字政府建设进程的深入快速推进,在这种背景下研究数字政府建设的影响因素及推进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技术、组织、环境三个方面讨论了数字政府建设的影响因素,从数字政府顶层设计、数字技术应用领域、数字服务保障能力三个方面研究了数字政府建立遇到的现实问题,最后从建立健全数字政府机制体制、建设政府数字化履职能力体系

等六个方面分析了高水平数字政府建设的推进路径。

关键词:高水平数字政府;影响因素;推进路径;

引言

近年来,信息技术在我国各行业各领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思维模式经历了深刻的转型与重构,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也发生了微妙变化,政府作为国家治理体系中最重要的要素正处于转型过程当中。数字政府这个概念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各种网络技术和数据技术的发展成熟为数字政府建设提供了温床。从国家层面上看,数字政府建设已经成为我国的重大战略之一,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十九届四中全会、十九届五中全会以及党的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均讨论了数字政府建设问题,逐渐明确建设数字政府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目前,我国数字政府建设虽然取得了可喜的阶段性成果,但在建设实践探索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棘手问题,例如建设数字政府的核心技术难以攻破、数据处理技术还不够成熟、与数字技术配套的制度仍不完善等问题长期存在,在这种背景下研究数字政府建设的影响因素及推进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影响因素分析

1.1技术因素

在信息化深度融入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下,政府履职的方式和内容也越来越多样和丰富,从传统的行政管理和单一功能系统的使用发展为实时获取部门、企业、群众需求并提供相应的服务。在职能转变的过程中,区块链、云计算以及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起到了根本性推动作用,这就需要不断研发应用新技术,建设与新技术提升配套的政务网络、数据和云平台等信息化基础设施,将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政府管理服务,推进政府治理流程优化、模式创新和履职能力提升,构建数字化、智能化的政府运行新形态,为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1.2组织因素

无论政府以何种形式进行业务处理,为人民服务永远是人民政府的根本宗旨和最终目标,要为人民提供优质服务就需要健全完善的组织机制体制架构作支撑,同时依托“政务公开”、“互联网+政务服务”等对公服务系统实现各级政府部门为企业和群众务提供“零接触,全覆盖”服务,办事服务“流程化、标准化、规范化”也能够体现出政府治理的数字化程度。除此以外,有研究表明我国东部地区数字化政府服务质量要比我国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高出很多,这是由于东部地区财政对数字化政府的供给相对充足,因此对政务信息化建设、应用产生了较为积极的影响。

1.3环境因素

如今,我国各级政府正处于数字化转型的大环境当中,很多政府在这种浪潮的推动下也正经历大刀阔斧的改革,总体上看政府的数字化转型正有条不紊的向前推进。鉴于此,政策环境就成为影响数字政府建设推进进程和结果成效的重要因素。与此同时,如果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强大的资金保障能力就会为政府数字化转型提供重要助力和支撑,因此经济发展是影响高水平数字政府建设的另一个因素。

2数字政府建的现实问题

2.1顶层设计不健全

一是不同地区地方政府对政府的数字化建设认识程度不一。一些地方政府对数字政府建设简单理解为建设一套系统,缺乏对整个地区信息化建设应用情况的调研和全局性的顶层设计。同时由于地区经济、信息化应用等的不均衡,出现各地方政府数字化建设的顶层设计标准、应用方向不统一等情况。广东省在进行数字化政府建设时关注政务处理流程的信息化改造,以此来提高体系运行效率;浙江省在进行数字化政府建设时关注人民切实需求,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总的来看,各地区政府在数字化建设方面虽然都把握住自己的侧重点,但数字化建设形式内容都不丰富的问题一直存在。二是虽然党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很多关于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性文件,但各地区用以指导数字政府建设的数字化政府建设标准规范等还需要进一步的统一和规范。地方政府进行数字化平台搭建大多外包给当地公司,且不说承建单位的设计建设及技术服务的能力水平不同,而不同公司建设的数字化政务平台所依据的技术、数据标准也不尽相同,这种情况下若要跨地区、跨部门进行政务资源数据整合、交换、共享及应用将会极其困难。

2.2数字技术应用领域不广泛

一是我国数字技术应用领域存在不广泛的突出问题。平台建设和数据共享是数字技术应用的主要表现形式,而数字政府需要完成横、纵、内、外、虚、实六个方面的联动配合,形成互动协同的整体化治理体系。传统的政府行政管理和运转模式具有较为清晰的职责界面,而数字政府运行中最为重要的资源整合环节一定会遇到重重阻碍,这些阻碍来源于人员、制度、机制、数字技术等各个方面,因而会阻碍政府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二是在现代社会中数据不再是一种简单的信息载体,已经转变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一样在政府数字化转型期间也会出现数据的“壁垒效应”和“孤岛效应”,目前我国各地区进行政府数字化转型探索时遇到的数据共享、开发、治理和使用等多个方面的问题,制约了数字化改革快速深入推进。

2.3数字服务保障能力不完善

纵观我国各个地区数字政府建设情况,部门业务系统“烟囱林立”、政府内部的部门和部门间数据“孤岛效应”是一种常见现象,在建设过程中彻底解决数据无法共享的问题难度很大。与此同时,数据的交换共享方式越来越丰富,多元化、开放化和共享化成为全新的数据特征,不同数据交织汇合的背景下政府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安全管控风险。目前,政府对数据安全保护技术的开发力度不足、投入不够,在建设数字政府与提升数字服务保障能力两个方面用力不均,数字政府和数据安全防护体系的规划设计、建设存在不同步甚至脱节现象,导致政府数字化转型和应用过程中,政府数字服务保障能力不完善,存在安全隐患。

3推进策略研究

一是建立健全数字政府机制体制。在加强党对数字政府建设工作集中统一领导的前提下,各地区应成立数字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数字政府建设统筹组织部门,并与国家、省、市等数字政府统筹建设部门上下对接、协调一致,推进本地区数字政府建设工作有序开展。各部门要建立健全数字政府建设协调机制,强化统筹规划,进行基于统一标准的数字政府顶层设计,明确职责分工,做好人才和资金保障,抓好督促落实,保障数字政府建设有序推进。同时,建立完善各部门数据流转、审批核准、数据互认和数据安全管理等机制体制,保障数字政府职能和“一网通办”等便民利企举措的正常实现。

二是建设政府数字化履职能力体系。推进政府履职和政务运行数字化转型,推进各行业各领域政务应用系统集约建设、互联互通、协同联动,创新行政管理和服务方式,提升政府履职效能。将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宏观调控决策、经济社会发展分析、投资监督管理、财政预算管理、数字经济治理等方面,提升政府经济调节数字化水平。推动社会治理模式从单向管理转向双向互动、从线下转向线上线下融合,提升数字化治理能力。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提升公共服务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满足企业和群众多层次多样化服务需求。建立健全大数据辅助科学决策机制,推进决策信息资源系统建设,充分汇聚整合多源数据资源,拓展监测分析、研判评估等应用场景,提升政府决策科学化水平。

三是构建数字政府安全保障体系。强化数字政府安全管理责任,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强化安全防护技术应用,筑牢数字政府建设安全防线。各级部门按照职责分工,统筹做好数字政府建设安全和保密工作,构建全方位、多层级、一体化安全防护体系,形成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的协同联动机制。建立健全数据分类分级保护、风险评估、检测认证等制度,加强数据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和技术防护。加快数字政府建设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安全可靠技术和产品应用,切实提高自主可控水平。

四是构建科学规范的数字政府建设制度规则体系。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创新变革优势,优化业务流程,创新协同方式,推动政府履职效能持续优化。坚持以优化政府职责体系引领政府数字化转型,以数字政府建设支撑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与数字技术应用深度融合,推动政府运行更加协同高效。推进政府部门规范有序运用新技术手段赋能管理服务。推动技术部门参与业务运行全过程,推进政产学研用等多方力量参与数字政府建设。推进数据开发利用、系统整合共享、共性办公应用、关键政务应用等标准制定,完善已有关键标准,推动构建多维标准规范体系。

五是构建开放共享的数据资源体系。推进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加强数据治理,依法依规促进数据高效共享和有序开发利用。强化政府部门数据管理职责,明确数据归集、共享、开放、应用、安全、存储、归档等责任,形成推动数据开放共享的高效运行机制。充分发挥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的数据共享枢纽作用,提升政务信息资源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支撑保障能力,实现政府信息系统与党委、人大、政协、法院、检察院等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和数据按需共享。推进国务院部门垂直管理业务系统与地方数据平台、业务系统数据双向共享。构建统一规范、互联互通、安全可控的公共数据开放平台,分类分级开放公共数据,推动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提升各行业各领域运用公共数据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六是构建智能集约的平台支撑体系。充分利用现有政务信息平台,整合构建结构合理、智能集约的平台支撑体系,全面夯实数字政府建设根基。推进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整合现有政务云资源,构建一体化政务云平台体系,实现政务云资源统筹建设、互联互通、集约共享,为各级部门集约提供政务云服务。推进电子政务外网“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全面接入覆盖,在安全可控的前提下按需向企事业单位拓展。建立安全高效的跨网数据传输机制,有序推进各级部门非涉密专网业务系统向电子政务外网整合迁移。强化电子政务外网的支撑保障等服务功能,为“一网通办”“互联网+”“数字政府”等提供夯实的网络平台支撑和安全保障。

参考文献

[1]刘义豪,席健评.我国数字化政府建设现存问题与改善路径[J].公关世界,2022(15):58-60.

[2]周琦.区块链技术驱动下的数字化政府采购研究[J].中国政府采购,2022(01):73-75.

[3]王伟玲.数字政府开辟国家治理现代化新境界.

[4]《国务院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发〔2022〕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