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村镇规划中产业规划的问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09
/ 2

浅谈村镇规划中产业规划的问题

李源

上海市杨浦区

  摘要: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中国有500多万个村庄和5万多个集镇,分布在全国各地。由于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巨大差异,乡镇规划应以全国农业资源和农业部门调查为基础。根据国家政策、法律和规划原则,因地制宜地规划实施产业规划。城镇发展是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和现实选择。在实践中,发展村镇产业,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经济全面繁荣发展,对我国实现城乡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农村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对策。

关键词:村镇规划;现状;发展

1村镇产业发展现状

长期以来,中国对城市建设的重视程度超过了农村建设。城市里有很多高楼大厦,但农村没有科学的土地使用制度。农村规划建设缺乏科学规划,基础设施和生活设施配置落后,建筑材料种类少,技术不科学,规划不规范。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强化深入实施村庄规划的理念,深化村庄规划的内容和方法,加快村镇产业建设。

加快乡镇建设是促进乡镇企业、农村工业化和农民二次创业快速发展的基本手段,也是加快农村二三产业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加快城市产业建设,可以有效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拉动乡镇经济发展,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增长。

2村镇产业规划

2.1村庄规划原则

2.1.1在生产有利、生活便利的前提下,合理安排和协调各项建设的发展,留出发展空间。

2.1.2充分挖掘原村镇潜力,不占或少占土地、林地、牧场。

2.1.3妥善解决可能、长期和短期关系的需求,并确定适当的建筑标准和分阶段实施计划。

    2.1.4充分利用原有设施,逐步改造完善。

2.1.5保持山、水、林、田、路、电的均衡发展,将城市建设成为区域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生活服务中心,充分发挥集镇的基地作用。

2.2基本原则

2.2.1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原则。

2.2.2坚持尊重民意,充分发挥村民作用。

2.2.3坚持稳中求进、讲求实效的原则。

3施工要点

3.1加强营销

大力发展新型农村经济组织,引导乡(镇)村干部集中力量找营销、找销售、找生产、找销售;丰富和发展营销组织和营销团队,培训营销专业人员、大型销售和营销代理以及营销经纪人;引进知名营销公司加工和包装农产品,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建立一批畜禽、水产品、水果、粮油等农畜副产品专业市场,开辟一批农产品出口窗口。
  3.2 抓好科技兴农
  强力推行“一个行业,一个领导者,一个研究所”的产业化经营机制。坚持科研市场,立足发展需求,注重发展和推动,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思想和创造力。要利用广播,电视和各类载体,加大对农村科技的推广力度,有效地将农业发展转变为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
  3.3 培育壮大重点龙头企业
  逐步转变农村产业发展方式,大力支持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的发展,努力延伸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深加工的产业链。逐步建立与健全完善的产业管理体系,加强村镇产业与省内外知名企业和集团的联系与合作。
  3.4 抓好农业示范区建设
  根据不同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的土地,进行适宜性评价与分析,调整产业结构,发挥优势,建立和发展农业示范区,响应国家“2311”工程的实施。
  3.5 完善科技支撑体系
  首先,加强与科研机构的交流、合作,招募主要产区的知名村镇产业专家,为当地特色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意见。其次,建立以公共服务组织为基础的技术服务体系,以合作经济组织、龙头企业为骨干,以及其他社会力量为基础。打通农村信息网络,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还要对农民进行专业化培训,选择技术骨干对乡镇产业进行深入研究,引进行业发展迫切需要的专业人才,培养掌握管理技术的农民,争取培养出优秀的农民技术领导者。
  3.6 加快标准化生产进程
  按照县级监测中心,乡镇监测站和生产基地监测人员的要求,加强农业标准化建设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逐步建立乡镇产品质量监测体系。严格进行产品生产环境和生产过程的把控,切实落实农业生产、储存、运输、加工、销售各个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督工作。为“生态卡”“绿卡”“人民卡”等高端、绿色、有机农产品的开发奠定良好的基础。
  3.7 大力实施品牌战略
  立足于生态、安全、优质的定位,支持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发展。努力建立特色农产品品牌,提升农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价值。同时,积极利用新兴技术,对农产品进行科学种植与管理,利用品牌效應,大力发展村镇农产品产业。
  3.8 加强市场体系建设
  按照突出特点、规范发展、项目成长和优质服务要求,加快村镇农产品产业链建设,设立鲜活农产品产业园。逐步参与区域,国家特色产品展示、展览、贸易、谈判活动,充分利用新的产品流通方式,如文化营销、物流运输、连锁经营、代理和在线交易等,努力提高特色产品的知名度,争取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
  3.9 大力发展非农产业
  大力发展乡镇非农产业,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利用现代化设施,加快农村城镇建设。加快小城镇建设,制定农民转移到县乡小城镇的优惠政策。引导更多农民进入小城镇,在农产品加工、销售基础上发展非农产业,通过各种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提高村镇经济。逐步建立农产品与非农产品相辅相成的产品销售体系。吸纳专业人员指导农业各项职能发展,引导农民利用天然地理优势和环境特点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建立具有特色的旅游景区。


  3.10 用心扶持专业合作组织
  扶持专业合作组织,将专业合作组织做大做强,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近年来,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扶持农村专业合作社的优惠政策。我们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大力扶持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农村产业经济,从而缩小城乡差距,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做贡献。
  4 政策保障
  逐步提高农村地区政府土地出让金收入比重。要建立“三农”稳定增长机制,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和信贷供给结构。在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的基础上,按照加强公益性、盈利性,引导非营利性的原则,加快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探索农业技术推广新机制,以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导,实施农业科教、产学研、科、工、贸相结合。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农业技术推广,培育多元化的农业科技学科。要不断巩固、完善和加强,逐步形成目标明确、效益直观、种类多、操作简单的农业补贴制度。进一步缩小准入条件,放宽准入范围,积极培育多元化的新型农村金融服务实体,努力建设政策性金融,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具有多种类型的商业金融和合作金融,覆盖面广,分工明确,竞争有序,服务高效。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开展金融创新,为农村客户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
  总之,村镇规划是需要长期努力才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在探索过程中,要注意统筹规划,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许一磊,陈晨,耿佳.产业资本介入下我国乡村空间转型的研究述评及规划启示[J].南方建筑,2018(05).
  [2] 吴东景,邹微强.互联网背景下新型文化产业园规划策略探讨——以韶关媒体融合与传媒产业创新园为例[J].中华建设,2018(10).
  [3] 刘妍.基于乡村建设视角的乡村旅游产业开发[J].旅游纵览,2018(10).
  [4] 黄挺.康养项目产业规划与投资策略初探[J].福建建筑,2018(10).
  [5] 芦慧晶.转型发展驱动下的产业园区规划建设[J].山西建筑,201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