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复述模型”创编趣味故事的实践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07
/ 2

借助“复述模型”创编趣味故事的实践研究

陈佳丽

萧山区进化镇第二小学 311200

【摘要】 创编趣味故事在二年级教材中多次以多种形式形式呈现,旨在培养孩子的听说读写综合能力。但在实践教学中,笔者发现创编趣味故事既是教学重点,更是教学难点。那么在教学中,笔者以为教师要对创编故事这一知识点作系统了解,创建支架,借助教材文本为学生创编故事搭建“复述模型”,引导学生在“依壶画瓢”的基础上发散思维,从而创编趣味故事。

关键词】复述模型;趣味故事;创编故事;实践研究

部编教材中从二年级开始就编排了创编故事的目标,课后习题和课堂作业本多次提及,是一个教学重点。但是从教学实际来看,这又是一个教学难点,主要存在以下瓶颈:1、学生创编故事或续编故事过于简单,中间缺少情节过渡,有些学生续编故事只几个字草草结尾;2、创编的故事平平无奇,没有新意,有的故事续编甚至不符合原文逻辑。

创编故事在二年级教材中多次呈现,或以片段模仿,或以续编故事,或以自主创编。但这一目标要求出现是在“原文复述(讲故事)”之后的,且第一学段学生以“模仿”为主,可见教材编者的目的也是指向创编故事是在原文复述的基础上再造发展。同时,创编故事对于低段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因为低段学生阅历较浅,对生活事件的捕捉能力和思考能力有限,且因为识字量和阅读量的局限,想要凭空进行故事创编是十分困难的,但教材又作出创编故事的要求,所以构建“复述模型”是二年级学生创编故事的可取之路,引导学生利用支架习得语言重组技巧,既能降低复述的难度,又为学生搭建学习和生活联结的梯架,帮助学生打开思路,活跃思维。

借助“复述模型”创编趣味故事旨在引导学生借助关键词句复述故事,为创编趣味故事提供理论支持,帮助学生搭建创编故事的根基。然后通过关键词句搭建支架构建复述模型,借助原文复述进行示范,在原文复述中习得语言重组技巧,让学生创编趣味故事有参照样式。再借助关键词句搭建的模型展开对象替换和补白,创编趣味故事,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一、知:立足教材,让创编有“根”

1.“借助关键词句原文复述”在二年级教材中的分布

原文复述是创编故事的基础,应在平时教学中落实根基。统编教材第一学段安排了很多“原文复述”的题目,而“借助关键词句原文复述”是二年级的主要内容之一。二年级语文要素没有统一的单元导语,而是分散在课后习题或者泡泡提示语中,将二年级教材中“借助关键词句原文复述”训练内容归总,排成序列,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根据要求设计并展开教学,为创编趣味故事打基础。

二年级“借助关键词句原文复述”所在课文、呈现方式、要求及要点如下:

  1. 梳理“创编故事”在二年级教材中的序列目标

    统编教材二年级初涉“创编故事”,在一些课后习题中安排了片段仿写、故事续编和自主创编,但较为分散,将其归类整理,更清晰地分析编制意图。梳理如下:

课文

呈现方式

要求

要点

《植物妈妈有办法》

课后习题

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可以选用下面的词语,仿照课文说一说。

片段仿写

《妈妈睡了》

课后习题

你看过家人睡觉的样子吗?说一说

自主创编

《寒号鸟》

课后习题

你在生活中见过喜鹊或寒号鸟这样的人吗?说说他的小故事。

自主创编

《纸船和风筝》

课后习题

小熊也想写一张卡片,挂在风筝上送给松鼠,请你替他写一写吧。

拓展情节

《风娃娃》

课后习题

读一读,想一想,生活中风还能做些什么?

自主创编

《彩色的梦》

课后习题

你想用彩色铅笔画些什么?试着仿照第2小节或第3小节,把想画的内容用几句话写下来。

片段仿写

《枫树上的喜鹊》

课后习题

看到下面的情景,你会想到什么?试着写下来。

想象补白

《沙滩上的童话》

课后习题

根据开头编故事,试着用上下面的词语。

自主创编

《蜘蛛开店》

课后习题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展开想象,续编故事,讲给大家听。

故事续编

《青蛙卖泥塘》

课后习题

青蛙最后吆喝了些什么?如果向同学推荐一样东西,如一本书、一种文具,你会说些什么?

创编故事

《祖先的摇篮》

课后习题

想想一下,在祖先的摇篮里,人们还会做些什么?仿照第2小节或第3小节说一说。

自主创编

《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课后习题

选一个开头,接着往下讲。

故事续编

二、行:探索策略,让创编有“法”

1.巧搭复述支架,让创编有模型 

二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十分活跃,但抽象思维还比较弱,创编故事也集中在课后习题中,所以借助课文搭建复述支架,就能为创编故事搭建骨架模型。支架的搭建是一个循序渐进揭示本文内容结构的过程,并非一日之兵。二年级上册课后习题中关键词句都直接罗列,到了二年级下册就要求学生自己发现关键词句。因此,要循序渐进引导学生掌握借助关键词句搭建支架的方法,在平时教学中采用不同方式逐文渗透。如《大禹治水》一文关键句的使用,可以先让学生选择文段意思和哪几句话契合,再出示作为复述支架。

  1. 展开原文复述,让创编有式样

基于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思维特点,在创编故事之前提供故事复述式样,既调动课堂讲故事氛围,对学生进行启发,活跃思维,也尝试了利用支架进行语言重组丰富内容的方法,为借助支架创编故事做铺垫。当然,二年级学生如果直接借助关键词句就展开整篇课文的复述,难度较高,所以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先进行片段的示范复述或者小组合作呈现,如《曹冲称象》中曹冲称象就是重要片段,而且有很多动词可以借用,进行片段复述较为适宜。

3.进行替换补白,让创编有新意

    有了模型,有了式样,进行创编故事就可以改建支架进行“依葫画瓢”,“瓢”就是这个与众不同的新意。在原文复述的支架上进行对象、内容替换或者情节补白等,就是一个新故事的开始。且二年级创编故事都集中在课后练习中,其目的也是指向引导学生借助课文“模仿”创编。如《蜘蛛开店》一文,续编接下来的故事,可以先模仿替换他要卖的东西,然后替换他遇到的顾客,再想象具体情节和对话,编写接下来的情节。

4.实践统理成章,让创编有输出

在完成支架改建的基础上,学生要实现充盈故事和将词句或者片段连成整体的跨越。这个是对学生思维的巨大挑战,需要建立每个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比如可以给学学生提供一些关联词语:“因为……所以……”“于是……”……让学生用上日常学习、阅读中积累的词语完成创编故事,也可以采用情境法等丰富说讲。  

三、评:全程评估,让创编有“杆” 

创编趣味故事的终点并不是习作完成,更重要的还有在评估过程中引导学生的二次提高。

1.课堂全程评估

信息处理评估:创编故事并不仅仅在于创编,前期的准备工作十分关键,如同房子的地基。所以在创编故事前要对学生原文复述能力进行评估,预测在情节梳理、积累语言等方面是否打下了扎实的信息处理基础。

讲演任务评估:有练习有反馈,学生学习有标准。对小组合作或者单独展示的过程进行评估,评估的重点是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和言语的建构性。评估过程关注学生是否讲得清楚,是否达到了预期要求,是否借助支架讲完整。

创编任务评估: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创编故事难度较高,所以并不用面面俱到,只要达到目标即可。创编之前,可以借助评价表格等,让孩子清晰创编故事注意点,从而达到以评促练、习得创编方法的效果。

2.多元主体评估

听众据实互评:课堂教学展示或者小组合作中,可以为学生分派任务,比如下发“听众评估表”“伙伴评估表”等,让学生既专心听故事,同时提出适当评价,进行再次学习。

教师激励评估:良言一句三春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课堂上复述和创编故事也是一种临场发挥能力的体现,很多时候也会有“意外”。在训练中,教师要根据情况及时救场或者表扬,发现学生的优点,及时进行激励,激发学生复述和创编故事兴趣,避免冷场现象。

借助媒介自评:现代化数据大时代设备先进,手机软件开发层出不穷,许多讲故事软件应运而生。如“凯叔讲故事”就可以用于学生自己复述和创编故事,软件还会自动给出评价,好友之间还可进行对比。

四、效:听说读写,让创编有成效

原文复述是创编故事之基,在梳理课文的过程中,进行关键词句的理解,再借助关键词句展开复述,这个借助原文复述展开创编故事的过程中,学生文本解读能力得到提高。

同时,听、说、读、写是语文学习基本的四要素,是语用能力发展之基。实践中,纯粹地将这四种能力训练割裂开来教学,收效甚微,而融合起来训练,即指向复述故事和创编故事。莫言先生也说过:“我就是一个讲故事的人。”所以,一个完整的故事就是一篇口头作文,故事的复述和创编,不仅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也为写作打基础。

总之,创编故事,不仅仅指向学生的记忆力,更是涉及了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所以从故事原文复述到创编故事的过程中,是语文要素双线训练的过程,同时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牛文学.什么样的课时优质课[N].中国教育报,2006-08-18(5)

[3]周辉兵.综合课的整合创新教学[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4]曹小辉.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习作单元学习模式分析[J]. 考试周刊,2020(72):33-34.

[5]徐欣茹.让写作故事化,提高学生作文能力[J].作文成功之路,2020(42):53.

[6]胡艳玲.小学中年级故事写作教学策略初探[J].文学教育(下),2018(12):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