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岗位、手术间及工作量的麻醉医师岗位配置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07
/ 1

基于岗位、手术间及工作量的麻醉医师岗位配置研究

邓奕,刘兰语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四川成都,610000)

摘要:人力资源管理是医院运行保障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中医护人员的配置更是关键,决定了整个医院的运营。现有研究中,对于麻醉科人力配置更多集中在麻醉护士的研究上。本研究则着眼于麻醉医师,根据某医院麻醉医师与手术间数量的配置标准及实际工作量进行麻醉医师定岗测算,满足手术麻醉需求,降低麻醉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医院经营管理效率,为合理配置麻醉医师人力和控制人力成本提供一定思考。

关键词:麻醉医师;人力资源配置;麻醉工作量

一、引言

自1989年麻醉科被确认为临床二级学科起,我国麻醉学科的建设发展迅速,麻醉期间对生命机能的监测与调控、血液保护、术后镇痛等不断普及,麻醉科已成为医院中重要的枢纽科室[1-2]

某医院麻醉科医师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麻醉科的医疗质量对于手术质量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麻醉科的人力配置十分重要。麻醉科的整体人力配置的原则是在保证专业技术的情况下高效利用,麻醉医师定岗是人力规划的重要开头。因此,本文针对该医院的实际情况,结合麻醉岗位的性质、手术间开放情况、手术间有效利用率等因素,合理测定麻醉医师岗位人数,具体如下。

二、某医院门诊情况现状

某医院麻醉科手术间现行开放率较低,现有已开放业务为住院手术麻醉、分娩麻醉、日间手术麻醉、麻醉镇静中心及术前评估一级全院危重患者抢救工作,其中麻醉镇静中心由于无单独空间,需患者自行前往6楼就诊。

2021年1-11月住院手术间利用率为62.21%,手术间利用效率较低,三四级手术占比28.25%。预计2022年会新增内镜中心麻醉业务。麻醉科急诊手术占比较高,紧急性较高。儿外科未来规模将扩大,麻醉科业务也能够有一定增长。

备注:统计时间截至2021.11

由于手术业务量、麻醉业务范围较以往有较大增长,工作量极度饱和的同时风险大,故需重新规划麻醉医师人力。

三、岗位配置测算

3.1手术间标准配置测算

国家麻醉科医师配置标准为:麻醉医师:手术间=2:1,手术室外麻醉及门诊需另外配备人员,专科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结合实际情况,配置基础标准为每手术间1个主治及以上医师,或两个手术间1主治及以上+2住院医师。配置原则:8:00-18:00开台手术按配置标准进行配置(使用有效手术间进行修正),夜班按固定岗位计算,非手术间工作结合实际工作量按岗位利用率进行修正。测算结果为13.71人,如表2所示。

2 麻醉科医师人力配置测算

现有配置

标准配置

住院手术室麻醉(6楼)

10

11.71

产房手术室麻醉(5楼)

日间手术室麻醉(4楼)

麻醉镇静中心(小儿镇静)

1.00

全院危重患者抢救

1

1

三线、管理工作

合计

11

13.71

3.2排班测算法验证

3 麻醉科医师排班测算

白班(非中午)

中午

二线

夜班

三线/管理

休息

合计

住院手术室麻醉(6楼)

7.00

1

1

2.00

14.00

产房手术室麻醉(5楼)

1.00

日间手术室麻醉(4楼)

2.00

麻醉镇静中心(小儿镇静)

全院危重患者抢救

根据实际工作排班情况,每个班需要按整数人次排布,该方法测算结果为14人。

四、结语

本测算方法在考虑麻醉医师岗位及其标准配比的同时结合实际业务情况,按有效手术间进行测算,并使用实际排班习惯进行验证,能在一定程度上较为科学地体现麻醉科医师所需岗位数。此外,在麻醉业务、手术间利用情况发生变动需要重新核定时,可快速测定出新的定岗结果。然而,该方法也存在一定不足,对于每一个固定岗位所需人员数及手术间使用并未考虑部分特殊或突发情况。

麻醉医师的岗位配置需要科学合理地测算,这仅是麻醉科人力资源规划的开头。有研究表明,麻醉师在班时间的用率与排班有直接关系,弹性排班有助于提高麻醉效率[3]。因此,合理的人力配置应与有效的手术排程相结合,才能发挥出麻醉科医师人力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曾因明.进一步加强我国麻醉科建设促进医院整体发展[J].中国医院,2010,14(1):22-24.

[2]杜萍,叶文琴.上海市三级综合性医院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模型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3,23(16):1448-1449.

[3]宋烽.手术室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2,18(5):306—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