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态环境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07
/ 2

城市生态环境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赵立林

130521198604190760

摘要: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下,生态环境保护成为了人们重点关注的话题,其制约着人们的生存与发展。有效保护城市生态环境,不仅能够保持地球生态环境的平衡,同时也可以带来巨大的生态收益,因此,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

引言

基于当前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设规模日益扩大,与自然生态环境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在新时代下,环境问题逐渐突出,对城市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为充分贯彻可持续理念,应针对城市生态环境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促使人与环境之间达成平衡关系,以此推动社会经济的整体进步,创建良好的宜居环境。

1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提出后,各行各业在发展中将该理念融入各项目的推进,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满足经济发展需求的同时进行生态环境的保护,为可持续的远期发展提供可靠的支持和保障,从而进行更为丰富资源形态的创建及发展形式的调节。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够实现对人与自然环境的合理控制,从而确保生态环境指标能够稳定在较为优良的状态,通过资源利用结构的优化,充分发挥出各类资源的优势和价值,合理进行能源损耗问题的解决和处理,通过各类意识形态的协调和搭配,提升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2城市生态环境环保问题

2.1城市水环境恶化

结合大同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现状,影响其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是水环境,通常情况下城市水环境系统包括水体、排水系统、绿化等,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对旧城区进行排水系统改造、新城区新建给排水系统等均会对水环境产生一定影响,一旦出现污染问题,将会导致城市饮水安全受到威胁,排水系统与雨水收集等存在密切关系,如设计施工不当,会出现面源污染等情况。比如在大同市城市环境保护中,由于排水系统重新布局规划,对周边水文环境产生直接影响,特别是在近年来城市建设规模日益扩大的背景下,不透水面积有所增加,促使汇水区径流系数大幅提高,进而引发城市内涝风险,同时城市扩张对地表生态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限制城市绿化覆盖率的提高。除此之外,当城市规模急剧扩张时,水域自然规划布局出现变化,如对生态环境保护缺乏重视,致使水域空间被过度侵占,大幅增加城市洪涝灾害,不利于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

2.2农业环境的污染

农业环境污染主要是由农药、化肥、农膜污染、农业废弃物、生活垃圾和工业废弃物引起的。例如,农膜污染主要是由于农民在施用农膜后未进行有效的循环利用,有些膜在土壤中不易降解,从而影响到了土壤品质。

3城市生态环境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策略

3.1优化城市水环境生态系统设计

针对大同市生态保护存在的问题,为营造良好环境氛围,保证自然生态平衡,需注重对水环境系统的优化设计,使其与城市发展建设同步进行。结合现代先进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理念,大同市大力打造海绵城市,积极治理水污染,构建科学合理的水循环系统,在具体实践中,充分考虑海绵城市的建设要求,遵循相应的生态规律。如联合城市规划部门,优化雨水积水区域,做好渗透及净化布局设计,促使水源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在低洼地区设置集水井、扩大绿化截留面积、雨水回收利用装置等,在解决面源污染的基础上,加强对中水的回收利用,实现节能环保的目标。另外一方面,环保部门需积极参与城市排水系统的规划建设,从生态学的角度给予合理化建议,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环境的协调性,规避排水系统对水体环境及水资源的不良影响。例如大同市有关环保部门集中整治入河排污口和雨污混排,强化对污水处理的监管,对14座城镇生活和工业污水处理设施进水溢流口实施非汛期封闭,严禁在非紧急状态下利用进水溢流口直接排放城市生活污水,避免出现超标排污,保障城市周边水体水质的提升,确保水安全,优化城市生态系统,推动城市科学化向前发展。

3.2加大力度治理污染源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脚步,城市中也出现了众多环境问题。如大气污染、废水污染,垃圾污染以及噪音污染等内容,相关部门要使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加大力度治理污染源。一方面,要治理大气污染,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私家车成为每家必备的交通工具。车辆的数量持续增加,导致汽车尾气污染变得越来越严重。而且,在城市郊区附近,还会建立大量工厂,每天都在排放废气。汽车尾气和工厂废气影响着大气环境的质量,因此,有关部门应设置相应的改善大气环境的方案,并建立一个长期有效的控制体系。必须依据当前废气排放的实际情况,在控制大气排放计划中,添加污染排放总量、管理排放措施、防治污染的方法、惩罚损害空气质量的企业以及赔偿条例等内容。与此同时,相关部门要事先预测未来城市生态环境会出现的众多问题,并且制定预案。另外,还应普及绿色出行理念,让每一个人都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每个人用实际行动证明保护环境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比如,在上班期间,应减少私家车的使用,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如公交、地铁等。通过各方共同的努力,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就会尽快实现。另一方面,相关部门必须尽快完善城市排水管道及污水处理系统,保证城市用水环境安全。联合其他部门加大施工、交通、生活等各种噪音污染处理力度,此外,还应做好环保监管执法相关工作,并通过居委会组织开展垃圾分类管理活动,在开展活动过程中,应将垃圾分类进行不断的细化。另外,在城市的规划方案中,城市生态建设和环境的评价体系需要同时进行,经过持续的更新城市的基础设施,严格控制城市污染的排放量,旨在为人们提供适宜生存的城市生态环境。

3.3增加城市绿化面积

除了控制城市污染源之外,还需增加城市绿化面积。其不仅可以净化空气,而且,令人有一种走进大自然的感觉。用绿化装饰城市景观和城市绿地,以此,构建城市生态环境,将城市的新面貌以另外一种形式展现出来。城市道路中间的绿化带不仅仅有隔离交通路线的作用,也起到了绿化的作用,有助于驾车司机缓解视觉疲劳。最重要的是绿化带还可以净化环境,如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促使城市空气更加清新,进而提高空气质量。在当代社会发展过程中,绿化面积占有很大的比重,或采取其他方式保护城市生态环境,例如,在城市的空地上,大量种植花卉,不仅增加绿化面积,也使得城市焕然一新,让人眼前一亮,不再是冷冰冰的高大建筑物,更贴近生活与现实,更是城市健康发展的大势所趋。另外,特别要注意的一点是,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应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寻求生态环境与城市产业发展之间的平衡关系,旨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国家对其也颁布了相应的管理条例,比如,构建生态产品市场交易体系,确保生态产品保值增值。并依据当地实际地理条件,开展特色旅游业等,调整产业发展结构,与自然和谐相处,推进城市生态化建设进程。

结束语

通过以上的研究可以明确,在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过程中还要做好督察工作,这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在具体的工作中,要对绿色发展政策机制不断完善,对绿色发展空间的管理控制积极落实,对产业绿色发展有序推进,将清洁资源能源体系构建起来,并进一步将这项工作落实,从而更好地实现生态绿色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沈淑霞,张巍,于宇.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探析[J].价值工程,2020,39(19):40-41.

[2]周越珊.城市生态环境管理原则及路径研究[J].广东化工,2020,47(15):122+121.

[3]张喆.城市生态环境与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探讨[J].现代盐化工,2020,47(4):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