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印度人移民海外的原因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06
/ 2

19世纪印度人移民海外的原因探析

张培

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252000

摘要:19世纪,众多的印度人作为英属殖民地的契约劳工前往种植园劳作,在契约结束之后大多数劳工选择留在当地,构成各个殖民地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英属殖民地巨大的劳工缺口无疑是印度人移民海外重要的外部推手,然而印度社会内部的诸多因素也加剧了印度人移民海外的倾向。

关键词:印度人 海外移民 原因

19世纪下半叶,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苏伊士运河的开通,印度经济完全融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英国人将攫取的财富投资于亚洲和非洲的矿山和种植园,这进一步增加了整个大英帝国对劳动力的需求。虽然大英帝国不断扩张的资本主义经济创造了对劳动力的巨大需求,但在印度,以下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印度人移民海外。

                          农民的生存危机

英国在印度制定了与资本主义发展相适应的土地政策。1765年,孟加拉的税收管理权转到了东印度公司手中。公司在孟加拉将土地税定为租金的90%,在北印度的其他地方则超过80%,这些税率对脆弱的农民阶层无异于致命的打击柴明达尔制度(Zamindari System制度的引入进一步加剧了农民的痛苦,根据该制度,地主从收租人(10年内收取2.5%的佣金)转变为永久地主。此外,印度南部的马德拉斯总统府,一种与柴明达尔制度迥然不同的土地政策正在悄无声息的侵占农民的土地。莱特瓦尔制(Ryotwari system)作为在马德拉斯总统府实行的土地政策,对婆罗门等上层种姓大加优待,实行减税和免税,同时保持对农民的高额税收。

在这些土地使用权计划下,不仅土地转让变得更容易,土地纠纷也鼓励了诉讼、犯罪和腐败。债务问题迫使许多耕种者把土地卖给或抵押给富农或放贷者。因此,农民的贫困化增加了无地劳工的数量,他们最终加入了海外移民的行列。尼赫鲁(Nehru Jawaharlal)在评论19世纪印度的农业状况时写道“对土地征收重税,导致租金过高,残酷地收取。农民被迫求助于巴尼亚放债人,他永远无法摆脱他们的铁钳;由于无法及时支付租金或收入而被赶出土地的情况数不胜数。”

饥荒

在整个19世纪,广泛而频繁的饥荒也是加重农民生活苦难的主要因素,特别是小农户、农业工人和其他贫困阶层。印度农业严重依赖气候,有利的西南夏季风对于确保灌溉作物用水至关重要。然而在19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印度的夏季风普遍偏弱,导致印度农民深受周期性饥荒的影响。

虽然印度肆虐的饥荒与自然环境密不可分,但是英国殖民政府的不作为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预防饥荒方面,政府更重视为英国商业利益服务的铁路,而不是为增加粮食生产所必需的运河。通过立法措施 政府试图恢复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以及地主和佃户之间的平衡,但它未能实现国家的工业化,而工业化是解决失业和贫困的最终办法。在粮食供应问题上,帝国主义的强制力迫使政府允许即使在饥荒时期也不限制粮食出口,并允许其价格由市场供求力量决定。

手工业的衰落

在十七世纪,印度是一个伟大的制造业大国,主要是因为其手工业为数百万人提供了就业机会。棉花工业尤其兴旺,其产品出口到欧洲和亚洲的一些市场。由于英国的棉花工业无法与印度的同行竞争,英国政府对印度的进口产品征收了沉重的关税,甚至在1720年,宣布禁止印度货物输入英国的港口。随着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的爆发,蒸汽机逐步取代了传统的人力,英国的棉纺织业进入了蓬勃发展期。与此同时,印度的棉纺织业仍在使用传统的织布机,面对蒸汽机的显著优势,印度开始大量进口英国物美价廉的棉花产品。据有关数据统计,1813年英国向印度出口的棉花制成品仅有10多万英镑,1850年已经上升到520万英镑,1896年甚至到达1850万英镑。廉价棉花制成品的大量输入,使得印度人赖以生存的棉花产业遭受致命的打击,成千上万的失业工人成为印度城市的流浪者。他们居无定所,身无分文,被迫前往海外谋生。

缓慢和封闭的工业

虽然十九世纪印度的手工业走向衰落,但是现代工业的发展却十分缓慢、有限和封闭。印度出现的现代工业基本上集中在三个孤立的飞地——孟买(Mumba)、加尔各答(Kolkata)和西孟加拉邦(West Bengal),它们对彼此和其他地区的影响非常有限。马德拉斯总统府在19世纪已经成为劳动力外流的一个重要地区,它的工业化规模甚至无法与孟买或加尔各答相比。此外,在现代工业中占主导地位的外国资本并没有均匀而广泛地投资于印度。

政府在工业发展方面也明显缺乏一个协调的政策。事实上,在自由放任的名义下,英国殖民地政府采取了消极的国家政策,对印度的现代工业没有制定任何的贸易保护措施,使得印度的现代工业一直处于艰难的境地。因此,在英国统治时期,工业化的总体进展仍然非常缓慢。截至1931年,在3.53亿的总人口中,只有150多万工人在现代工厂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印度的制造业显然无法吸收农村地区创造的剩余劳动力。

结语

除去上述原因,季节性失业、大规模文盲和种姓束缚的职业结构,是造成印度人移民海外的其他因素。需要指出的是,印度的海外移民现象古已有之,例如公元7—14世纪存在于巽他群岛的室利佛逝(Sri Vijya)王国。除了东南亚之外,印度的文化影响也存在于阿富汗、西藏和中国的部分地区。然而,早期的印度移民并没有导致印度人在海外的永久居留,印度人开始在海外永久定居开始于19世纪的大规模移民。印度人的海外移民一方面促使当地文化呈现异彩纷呈的现象,另一方面,印裔移民如何处理好与原住民之间的关系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1]Arasartnam, Sinnappah,Indians in Malaysia and Singapore , Bombay: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0.

[2]Nehru Jawaharlal, The Discovery of India. Garden City:Anchor Books,1960.

[3]Saha P, Emigration of Indian Labour1838-1900,Delhi:Peoples Publishing House,1970.

[4]Bhatia B.M, Famines in India: A Study in Some Aspects of the Economic History of India (1860-1965). London: Asia Publishing House,1967.

[5]Buchanan, D.H,The Development of Capitalist Enterprise in India,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6.

[6]Kondapi,Indians Overseas: 1838-1949,Madra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