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滦平境内的汉代长城和烽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05
/ 2

河北滦平境内的汉代长城和烽燧

靳文吉 ,张艳萍

(滦平县旅游和文化广电局,河北 滦平 068250;滦平县博物馆,河北 滦平 068250)

【摘要】汉代是历史上修筑长城最长的一个朝代,西汉长城绵延近2万里,从辽东向西一直延伸到罗布泊。滦平境内汉代长城和烽燧,在区域内形成了完善的军事预警防御体系,是汉代长城的组成部分,也是汉代政治、军事形势变化的体现,具有重要的保护和研究价值。

【关键词】河北滦平  汉代  长城和烽燧  调查研究

滦平地处冀北山地深处,燕山山脉中段,北靠内蒙草原,南临华北平原,地理位置显要,自古既是中原通往北方草原以及辽西地区的交通要道。滦平县境内除闻名中外的明代万里长城以外,有一条汉代长城,位于滦平与丰宁两县交界处的山脊上,全长18.6千米另有烽燧122座,覆盖了滦平境内伊逊河、滦河、兴洲河、潮河一线及周边重要交通要道。滦平长城墙体与烽燧相结合,遥相呼应,形成了区域内完善的军事预警防御体系,是汉代长城巨型军事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滦平汉代长城现状

滦平境内汉代长城位于滦平县与丰宁县交界处的山脊上,呈东北至西南走向。起于兴洲河西岸的丰宁县波罗诺镇河南村汽海沟脑,向西南沿山脊入滦平县境内,再向西经滦平镇杨树沟门村东岔、石洞沟门至石洞沟脑,再向西南经正西沟脑、马圈子村杨木沟门、安纯沟门乡李栅子村大黑沟、白沙沟、岭沟、北沟至熊沟村黑山顶,全长17.1千米另在白沙沟段长城北侧山脊向外延伸部分,修建复线长城段,全长1.5千米,将山脊制高点全部覆盖在长城范围之内。

滦平汉代长城位置图

长城墙体随山就势,因地制宜,筑材料就地取材,或用毛石垒砌,或毛石垒砌基础顶部夯土,或全部由夯土筑成。因年代久远,水土流失严重,长城墙体形制已不甚清晰,据残存基础分析,石砌墙体7.3千米、夯土墙体11.15千米、山险0.15千米。石砌部分墙体现存比较明显,墙基宽1.8-2.5米不等,高0.6-0.9米土筑墙体大部分为略高于山脊的痕迹,局部保存较好部分基础宽1.8-3.5米,残高0.6至1.8米长城墙体沿线遗物较少,仅在地表采集少量的战国至西汉的绳纹灰陶片、素面陶片,可辩器形有罐、盆、甑等

二、滦平汉代烽燧分布

滦平县境内汉代烽燧共122座,分布在全县12个乡镇,烽燧主线呈东北向西南走向,东接隆化县、南连滦河镇、北接丰宁县,向西入北京市密云区。在重要交通节点处再向南北辐射,基本构成两横五纵网络。

滦平汉代烽燧分布图

两横贯穿滦平全境的主线烽燧。主线烽燧共38座,东接隆化、西连北京,隆化与滦平两县交界处向西南,经小营镇马剑沟门村、哈叭沁村、红旗镇东半砬子村,跨伊逊河后过桥头村、伊逊梁,在金沟屯镇下甸子村接滦河,再向西南经滦河沿村、金沟屯村、下营子村至张百湾镇滦河与兴洲河交汇处,然后逆兴洲河水向西至大屯镇小城子村,复向西南经滦平镇、偏岭梁、平坊乡至安纯沟门乡杨树沟门村,再向西经安纯沟门村、桑园村、二道河村、八道河村和虎什哈镇岗子村、西营坊村、虎什哈村、北拐子村至官营子烽燧,全线延伸约83千米。二是汉代长城墙体一线的烽燧。自兴洲河西岸长城墙体较高的山脊上加高修筑共有烽燧17座,烽燧间距离不等,最远距2千米,最近距0.15千米。

五纵是由主线烽燧在河流转折处或重要交通岔路位置南北辐射分布的路线。一为伊逊河沿线烽燧。滦平县小营镇与红旗镇交界三岔路口处,北接主线半砬子烽燧,自闫庄村沿伊逊河向南,经小营村、瓦房村、孙营村、河南村至白庙村,再向南伊逊河与滦河交汇处的滦河镇,共有烽燧7座,延伸约15公里;二是滦河沿线烽燧。滦河与兴洲河交汇处张百湾村北的王帽山烽燧,是联系附近三路烽燧的交汇点,西连兴洲河流域,北接滦河流域,向东则继续沿滦河主流分布。向北有3座烽燧位于滦河两岸,连接金沟屯主线烽燧,然后从山前村向东顺滦河经西洼子村、周台子村、黄营子村至周营子村,过蓝旗梁至西地乡西地村,有烽燧12座,延伸约17公里;三是兴洲河沿线烽燧。自丰宁与滦平县交界处,向南沿兴洲河经路南营村、兴洲村至大屯镇小城子村,有烽燧7座,延伸约8公里;四是汉长城南烽燧。自长城墙体东端的北杨树沟门1号烽燧起,向南经北杨树沟门村,向西越过山梁,至北马圈子村,再向南自东营村顺川而下,与滦平镇后营子村的北山烽燧相接,共有烽燧10座,连接了长城烽燧主线,延伸约13公里。间另有双庙、四棱山、二道营3座烽燧,自北杨树沟门村向东连接兴洲河西岸小城子附近烽燧,延伸约7公里五是连接北京密云区古北口线烽燧。从安纯沟门烽燧向南过康大洼梁,经火斗山镇拉海沟村、常海沟门村、大店子村、张家沟门村、下三岔口村至巴克什营山神庙村,共有烽燧11座,延续约25公里,再向南为北京市密云区古北口镇。另外,在滦平县辖域东南部的长山峪镇、付营子镇、陈栅子镇,还有4座烽燧,呈东西走向,与主线烽燧间隔较远,由

为东西走向

烽燧一般建在较高的山顶上,建筑结构大体相同,用夯土筑,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影响,坍塌损毁较为严重所见烽燧多为圆形,仅有几座为矩形,现状呈向上土丘,下大上小,顶部较平,横断面呈梯形,有的中间出现凹面,底径在720米之间,现存高度不一,最高者8米,最低的1米,35米之间。部分烽燧地表采集少量的战国至西汉的绳纹瓦残片、绳纹灰陶片、夹沙红陶片、素面陶片可辩器形有瓦、罐、盆等

三、长城和烽燧的修筑时间

河北是历史上修筑长城最多的省份之一,早在2300多年前,统治者就在此修筑了规模宏大的长城,燕、赵、中山、秦、汉、北魏、北齐、隋、金、明都在河北修筑了长城,段落多,时代复杂。滦平的这段独立的长城,不历代长城墙体主线之上,根据遗物分析,修筑于西汉时期无疑。西汉初年,国力衰弱,匈奴极为猖獗,为了防御匈奴的入侵,采取积极的防御政策,政治上与匈奴和亲军事上则在原有秦长城的基础上进行修葺和增筑,武力、绥抚并进,缓和与匈奴的关系。到汉武帝时,国力强盛,开始转守为攻。《史记·匈奴列传》:其明年(元朔二年,前127年),……汉亦弃上谷之什(斗)辟县造阳地以予胡。 即汉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年)时,造阳(今怀来)及今赤城以北已成为弃地,南部需另筑一段便可与造阳东西两端的秦汉长城相接,于是元狩四年(前119年),徙塞外乌桓于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塞外,为汉廷侦察匈奴动静,于幽州设护乌桓校卫以控。太初三年(前102年),徐自为筑五原塞外(阴山一线)列城,同时加强了辽西、右北平、渔阳、上谷,代……诸郡北部的防御,以阻匈奴连岁入边。效筑外城设屯戍之制,在上述诸郡、长城一线广设城、障、亭、燧。滦平汉代长城和烽燧组成的这道列燧长城,总的走向是从东北向西南的走势,东北由辽宁省建平县榆树林子呈列燧(墩)形式西北行,到太平庄农场入内蒙古喀喇沁旗,西南入宁城到黑城(西汉右北平郡治),列燧(墩)沿黑河北西行到宁城大城子,出现一小段墙体入河北省承德县志云,再东南至隆化县中关镇,北折至十八里汰,一道东南行入滦平县境内,西接怀柔、西南接密云,形成南线列燧长城防线;另一道向北至隆化西阿超,又西行入丰宁县境内至,西接赤城县东,形成北道防线。汉元皇帝元年,郎中刘应曾说:周秦以来,匈奴暴桀,寇侵边境……至孝武世,出师征伐,斥夺此地,攘之于幕北,建塞徼,起亭隧,筑外城,设屯戍以守之……前已罢外城,省亭隧,才足以候望,通烽火而已。候应又道:起塞以来百有余年,非皆以土垣也。或因山岩、石、木、溪谷、水门,稍稍平之,卒徒筑治,功费久远,不可胜计。这是讲述城障列亭的情况。据此,滦平境内的这道汉代长城和烽燧应为汉武帝太初年间所筑。

四、结语

长城虽是为阻止北方少数民族南下而设,但在整个秦汉时期,华夏民族与北方民族之间并非一直处于战争状态。而是既有战争,又有和平,既有对抗,又交往,许多生活在长城带的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不断融入到了汉族聚居的中原地区,而且从中原迁到长城附近的汉族也不断和各少数民族交流融合。汉长城的修建,不仅为汉代军事防御及战略保障起着尽人皆知的作用,至晋、魏、隋、唐石砌,它仍是军事战略的运输线、边疆安全的保障线、祖国疆界的奠基石至今,汉长城或被修改利用或被废弃,只留片段或烽燧,原有功能也已不再发挥,但却给今人留下了深远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国长城学会.《长城百科全书》[M].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 34.

[2]沈军山.《滦平文物志》[M].文物出版社,2018:161177.

[3]郑绍宗郑立新.河北古代长城沿革考略(上)[J].《文物春秋》2009年3: 3537.

[4]田淑华,赵晓光王月华.承德地区汉代长城与烽燧调查[J].《文物春秋》2006年3: 1422.

作者简介:靳文吉(1978-03),男,河北省滦平县,滦平县旅游和文化广电局馆员,从事工作:文物保护管理。

张艳萍(1963-10),女,河北省滦平县,滦平县博物馆副研究馆员,从事工作:文博。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