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防洪与水景观结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04
/ 2

城市防洪与水景观结合

蒋贵明

自贡市水利电力建筑勘测设计院 四川省自贡市 643000

摘要:最近十几年来,我国的城市发展突飞猛进,环保观念和审美意识也逐渐深入人心,这就意味着城市的水利建设不仅要起到防洪的作用,而且要起到景观和保护水生态环境的作用。防洪功能要求水利设施的硬件足够“硬”,景观功能要求水利设施展示自然风光,保护水生态环境功能要求水利设施融入生态环境,和谐共生。

关键词:城市防洪;水景观;建设措施

我国各地区近几年来频发洪涝灾害,在灾害发生时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因此,在城市建设中加强了城市防洪建设力度,力求通过有效的防洪设施降低自然灾害对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威胁。在城市防洪设施建设时还需要融入水景观建设理念,并同时注重保护水生态环境,通过优化城市防洪设施保障城市建设的效果。

1水景观防洪堤概述

顾名思义,水景观防洪堤即堤防工程建设与自然景观相结合,水土保持措施与植物景观相结合,使城市防洪工程不仅具有防洪功能还兼具自然生态、休闲娱乐、景观、提升城市形象等综合功能。景观防洪堤在国内外很早就被使用,在长期的实践中,该方法除了能够实现上述作用以外,对城市生态环境构建也起到作用,因此该方法在现代城市环境管理领域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水景观防洪堤在实际应用中,要重视四大要素,即设计形式、综合功能、实际需求、生态价值,其中设计形式决定了水景观的美感水平;综合功能决定了水景观的治理能效;实际需求是水景观实施的基本方向;生态价值是指水景观对城市生态环境构建的贡献程度,在满足此四大要素的前提下,景观防洪堤的质量就得到了保障。

2城市建设对水环境的影响

城市化进程正在不断地加快,而且湖泊湿地等也在逐渐被占用,现在的城市发展往往有很多临水建筑或者道路,这使得水生态环境持续地发生变化,而且地表径流也相应显著增加,这种情况使得洪涝灾害持续加剧。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市人口也在逐渐上升,增加了大量的生活污水和废水,加剧了水生态环境恶化。

3城市防洪与水景观结合的措施

3.1选择合理的河流与堤防走向

在城市防洪建设时普遍采用的措施是将河道进行拓宽,对河道中的淤泥进行清理,然后修筑堤防,达到缩减河道糙率、加大泄洪能力的效果,还能够降低水流对河道凹岸的冲刷力度,进而实现河道抵御洪水的效果。在防洪建设中采取上述措施可以达到建设的目的,但是站在景观角度进行分析却存在损害河道原有景观的问题。在城市建设中融入审美理念,特别是河道的自然曲折蕴含着的生命力,能够带给人们富有自然美的感受。因此,在建设河道时应注重河道景观价值的保留,在规范河道防洪时应尽可能地保持河道的自然弯曲走向,不必非要达到平直的效果。在建设时可以沿着河道布置蓄水湖池,不必追求等宽的效果,在流速相对较低的池内形成较好的水生态环境。在拐弯急刷的部分可以后移凸岸的堤防,形成一个坡度较缓的滩头。在建设时还可以充分利用水流具有的分、合过程,让其形成小岛模式达到河流曲折变化的效果。在布置堤防时要达到灵活布置的效果,应在保障城市防洪安全的基础上可以允许部分较低的位置发生淹没,达到有防有放的建设要求。通过这样的措施虽然增加了河道的占地,但因具有较高的综合利用价值,不会存在土地资源浪费的问题,并且还降低了以往河道建设中土石方开挖影响环境的问题。

3.2选择合适的河道断面

由于雨量在一年内实际分布并不是特别均匀,因此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必须要对这一问题给予重视。从景观的角度来讲,在处于枯水期的时候,河道必须要具备一定的水流深度。为了能够有效的泄洪,那么河道需要具有一定的行洪断面;而为了可以使河道自身所具有的美观性尽量不受影响,通常不会将断面设置太大。为了能够使这一矛盾得到有效地解决,通常都会采用复式断面的方式。例如将主河槽的宽度设置得较小,那么在确保枯水期具有比较合适水深的情况下,既可以为鱼类的繁殖提供很大帮助,此外还可以有效的防洪。将主河槽以上岸坡设置得比较开阔,可以较好的兼顾景观打造,为当作居民提供休闲场所。

3.3河道护岸及河床护底规划

当发生洪涝时,河岸容易被洪涝水冲刷,引起一系列不良影响,为了避免此类现象,应当做好河道护岸及河床护底规划工作。具体来说,以往为了防止冲刷,会采用一系列护岸工程来进行防护,为了兼顾景观,可以选择草皮护岸来达成目的,草皮护岸工程是在河岸上种植草皮,利用草皮根系来提高河岸土体的稳固性。草皮护岸工程所提供的稳固岸坡作用有限,在面对一些水流湍急的河流时,还需要进行河床护底工作,护底工程即通过在堤防趾部设置格宾石笼等措施,保护堤防基础免受冲刷。此外,在景观的角度上,草皮护岸工程能够体现出自然美观,具有较高的景观价值。

3.4充分利用滩地

在河滩地种植草皮和树木,可以降低水流的冲刷,同时美化河道环境。将休闲地和绿地设在河滩,可以保障休闲的亲水性。河滩地将防洪和生态景观相结合。滩地高程需要满足防洪需求,但不宜回填得过高,这样可以提升休闲场所的亲水性。如果滩地宽度适宜,可以设置露天活动设施,设计草坪和草地,适当布置树丛和灌木等,保障景观效果。

3.5完善水循环体系

①污水资源化。城市内涝、水资源污染和水资源短缺的根本原因是城市水循环体系不够完善,每个环节的水循环彼此之间是互相断裂的。完善水循环体系一个重要的指标是实现污水的循环利用。城市产生的污水往往是经由管道汇入污水处理厂,经处理后再排入河流,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因此,城市水利建设要做好污水的资源化。净化后的污水可以用于农业灌溉、园林绿化、道路喷洒、景观用水、清洗车辆等,城市工业、生活用水二次生化处理后,再利用作工业冷却水使用。

②建设生态水网。完善水循环体系的另一项重要举措是建设生态水网工程。通过城市生态供水网络的建设,将地表河流,湖泊和池塘的水系连接起来,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以湖泊、水库、河塘为调蓄节点和蓄滞洪区,通过渠道工程,对各个水系进行合理调度。城市新区建设时,应以水网为框架对新区进行布局,确定新区的防洪排涝区、生态景观区等。

结语:

城市水景观是城市水文化、城市水生态的视觉化形象。城市优美的水景观能够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水环境周边设施可以吸引老人和小孩的到来,让附近居民每天都有好心情。城市水景观作为城市风光与人文的名片,加强其建设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城市防洪与水景观、水生态环境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它们既相互矛盾又向相互依存,因此,将二者有机结合、进行科学规划,能够实现城市水资源的良性循环,让城市水生态面貌焕然一新,进而带动整个城市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志龙.城市防洪与水景观生态环境建设探微[J].福建建设科技.2019.

[2]曲鸿鹄.城市防洪与水景观生态环境建设的分析与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

[3]胡滨滨.以水生态文明理念引领城市河流景观规划设计[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7,08(10):29-31

[4]王劭鹏.城市水文化与水利经济效用分析[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17,01:54-56

[5]王青荣.浅谈城市防洪与生态景观的结合[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