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胸痛患者的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04
/ 2

急性胸痛患者的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应用分析

冯玲艳 ,刘慧娉

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五人民医院  宁夏石嘴山市  753000

摘要:目的 本文观察优化急诊流程应用于急性胸痛患者中的价值。方法 纳入我院急诊收治86例急性胸痛患者为研究观察主体,采集时间2020年11月10日/2022年12月30日(开始/结束),根据患者采取护理干预方式不同分组,对照组(常规急诊护理干预)、实验组(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观察两组患者抢救情况、急诊抢救成功率。结果 实验组病情评估时间、急诊停留时间、急救时间、心电图报告时间、急诊分诊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急诊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护理流程应用在急诊胸痛患者护理中,可以明显缩短患者急诊停留时间、病情评估时间,提高急诊抢救成功率,可推广应用。

关键词: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胸痛;急诊停留时间;急诊抢救成功率

急诊胸痛是属于放射性疼痛的一种,胸廓各部位均可能出现疼痛情况,导致患者出现疼痛的原因包括纵膈及纵隔内脏发生病变、胸腔及胸腔脏器病变等[1]。常见的急诊胸痛以心绞痛为主,心肌缺血性疼痛症状是评估急诊胸痛常用依据。急性心肌性胸痛多表现紧缩、突发疼痛等。胸痛发作同时患者可能出现心跳骤停,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及时诊断患者病情,采取有效治疗至关重要。急症抢救需要争分夺秒,避免病情恶化导致患者死亡。急诊护理配合急诊抢救,挽救患者生命。以往所用常规护理干预模式,患者急诊停留时间较长,增加患者死亡风险。本文研究急性胸痛患者为研究观察对象,分析急性胸痛患者的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应用效果,具体报告下述。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0年11月10日~2022年12月30日于我院急诊收治86例患者为研究观察主体,根据患者采取护理干预方式不同分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常规急诊护理干预,43例)、实验组(优化急诊护理流程,43例)。对照组患者情况,男患者23例、女患者20例,患者年29岁~73岁,平均年龄(48.54±1.89)岁,患者体质指数18.45kg/㎡~24.69kg/㎡,平均(22.96±1.53)kg/㎡;实验组患者情况,男患者25例、女患者18例,患者年龄26岁~70岁,平均年龄(48.61±1.84)岁,患者体质指数18.51kg/㎡~24.72kg/㎡,平均(22.94±1.60)kg/㎡;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对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对照组:本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明确科室交班规定,对急诊室储备物品进行检查,包括消毒液、急诊必备药品等。患者入院后,迅速组织完善患者检测,安抚家属情绪,评估患者病态,强化巡查,保证急诊病房干净整洁等。

实验组:本组患者采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1)急诊抢救准备工作。保持急诊科工作环境,标明辅助检查区,使用明显标志区分急诊区,使用胸痛标识进行标记,开通胸痛患者绿色通道,患者入院后经过绿色通道迅速开展护理与治疗。(2)院前急救配合。患者入院前,做好准备工作,护理人员通过电话了解患者情况,给予现场人员抢救指导,叮嘱不可随意搬动患者。(3)院内转运。患者入院后,迅速组织护理,开通静脉通道,给予患者吸氧支持,实施心电监测,根据患者病情确定是否需要除颤仪干预。建立静脉通路同时综合评估患者病情。开通患者绿色通道,先救治后付费。症状较轻患者予以情绪安抚。护理人员迅速向医生报告患者情况,快速分诊并做好相关记录。(4)优化抢救流程。患者综合评估结束后,根据患者病情不同迅速配合医生完成急诊抢救。完善患者血气检查、心电图检查等。

1.3观察指标

观察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抢救情况、急诊抢救成功率。抢救情况从两组患者病情评估时间、急诊停留时间、急救时间、心电图报告时间、急诊分诊时间观察。急诊抢救成功率根据患者经过抢救后生命体征恢复情况评估,患者生命体征恢复正常为成功,统计两组患者急诊抢救成功率,急诊抢救成功率=急诊抢救成功患者数/病例数×100%。

1.4统计方法

研究计量资料病情评估时间、急诊停留时间、急救时间等,(±s)表示、组间对比t检验,急诊抢救成功率等计数资料,n(%)表示、组间对比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标准,P<0.05,SPSS 24.0软件为统计工具。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抢救情况比较

实验组病情评估时间、急诊停留时间、急救时间、心电图报告时间、急诊分诊时间<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抢救情况(±s;min)

组别

病情评估时间

急诊停留时间

急救时间

心电图报告时间

急诊分诊时间

实验组n=43

3.52±1.12

52.15±11.23

26.35±3.67

9.06±1.03

2.35±0.45

对照组n=43

6.12±1.33

67.88±15.36

39.05±3.52

11.60±1.12

4.05±0.52

t

9.805

5.421

16.377

10.946

16.211

P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2.2两组患者急诊抢救成功率比较

实验组急诊抢救成功率97.67%(42/43),对照组急诊抢救成功率81.40%(35/43),组间对比=6.081,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0.05)。

3讨论

胸痛是常见症状,多数疾病均可能导致患者出现此症状,肺栓塞或急性冠脉综合征等疾病发病后,患者可能出现心跳骤停,增加患者是死亡风险。急诊收治胸痛患者需要快速组织病情评估、急诊抢救,尽可能缩短急诊停留时间,提高患者急诊抢救成功率。

医院对急诊胸痛患者护理关注度高,结合实践,不断推进急诊流程优化,挽救更多患者生命。优化急诊流程,在现有急诊护理基础上,精简流程,快速开展急诊胸痛患者抢救工作,提高急诊抢救成功率[2-3]。研究观察我院收治急性胸痛患者,采取不同急诊护理干预,结果表明实验组病情评估时间、急诊停留时间、急救时间、心电图报告时间、急诊分诊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实验组急诊抢救成功率较对照组高(P<0.05)。优化急诊流程可以更加规范急诊护理工作,便于患者入院后快速组织患者病情评估,配合医生完成患者抢救护理,缩短患者急诊抢救时间。优化急诊流程护理时,从多个环节完善,提高急诊抢救成功率。如开通绿色通道,为急诊胸痛患者抢救创造便利,快速开展抢救,缩短病情评估时间、急诊停留时间等。

综上所述,急性胸痛患者的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应用效果理想,应用后病情评估时间、急诊停留时间、急救时间、心电图报告时间、急诊分诊时间更短,提高患者急诊抢救成功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童晓珊,王咏梅,金建芬,等. 基于"流程再造"理论优化胸痛中心护理流程应用效果的观察[J].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22,29(2):213-217.

[2]庆萍萍, 孙毅. 急性胸痛患者应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价值分析[J].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2,8(4):157-159.

[3]范晓霜. 改良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胸痛患者抢救中的临床效果分析[J]. 医药前沿,2021,11(26):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