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对吸入性肺炎患者的疗效观察

/ 2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对吸入性肺炎患者的疗效观察

刘雪梅,张作清,张昌红,刘晓静,罗燕青

首都医科大学石景山教学医院 北京市石景山医院 呼吸科100043

目的 探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对吸入性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 方法 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我科收治的90例诊断为吸入性肺炎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两组均给予抗感染、规范吸痰、止咳平喘等基础治疗,研究组在基础治疗上给与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给与传统鼻导管或面罩氧疗方式进行治疗。统计并比较研究组及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48小时及7天时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动脉血气分析相关指标、统计并比较研究组及对照组患者的抗生素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统计并比较研究组及对照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气管插管率。CPIS评分包括体温、白细胞计数、气管分泌物、氧合情况、X线胸片、肺部浸润影进展情况和气管吸取物培养,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包括pH、PaCO2 、PaO2。结果 两组治疗前CPIS、动脉血气分析相关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48小时的CPIS评分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7天时CPI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研究组改善更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48小时的pH值较治疗前有所改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aCO2 、PaO2 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7天时pH值、PaCO2 、PaO2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 pH值、PaCO2 、PaO2改善显著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抗生素平均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气管插管率明显低于照组气管插管率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能显著改善吸入性肺炎患者的肺部感染评分、血气分析指标,并可以缩短抗生素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插管率。

【关键词】 吸入性肺炎;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

吸入性肺炎是由于吸入口咽分泌物、食物或胃内容物、其他刺激性物质所致肺实质的炎症 [1],与意识障碍、吞咽困难、咳嗽反射受损、胃食管反流、声门关闭不协调、呼吸道纤毛运输能力下降等有关[2]。尤其是老年人反应差、易发生吸入性肺炎 [3]。经鼻高流量氧疗可调节输送氧气的湿度,并刺激气道黏膜上的纤毛运动,促进分泌物的排出,此种治疗方案已逐渐被临床所接受并应用,但临床上对其有效性及安全性尚存在争议。本研究旨在探讨经鼻高流量氧疗与常规治疗对吸入性肺炎治疗效果的比较,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收治我科住院部的吸入性肺炎患者90例。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6年版)》中关于吸入性肺炎诊断标准;②胸片见肺阴影患者;③急性期患者;④患者及家属知晓本次研究目的方法后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①经鼻高流量氧疗禁忌证②PaCO2≥60mmHg;③合并气胸及严重肺大疱;④合并气道梗阻及气管切开患者。根据随机分组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均为45例患者。研究组患者一般资料:男性23例,女性22例,年龄为60~92岁,平均年龄(67.76±2.13)岁。对照组患者一般资料:男性21例,女性24例,年龄为60~94岁,平均(64.98±2.43)岁。比较研究组及对照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研究组及对照组患者均给与常规治疗,包括抗感染、规范吸痰、止咳平喘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与经鼻高流量湿化氧治疗:参数设置:温度:34℃~37℃,流量:初始设置为30~60 L/min,吸氧浓度:初始设置为30%,根据血样饱和度调节吸氧浓度,维持患者经皮血氧饱和度在88%-92%,使用时间:每日用时间在12小时以上,治疗时间为7天。比较相关指标。

1.3评价指标

(1)评估研究组及对照组在治疗前、治疗48小时及治疗7天的肺部感染评分(CPIS评分)。(2)血气分析: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8小时及7天时统计两组患者PH、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水平。(3)统计研究组及对照组抗生素平均使用时间及住院天数。(4)统计研究组及对照组气管插管率。

1.4统计方法

选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 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组间比较行检验,等级资料使用秩和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肺部感染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及治疗48小时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7天时肺部感染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研究组下降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肺部感染评分表(CPIS评分)

组别

治疗前

治疗48h

治疗7d

研究组

8.7±1.4

8.0±1.2

5.1±1.3*△

对照组

8.6±1.3

8.1±1.1

6.2±1.2*

☆ P>0.05    △*P<0.05

2.2 血气分析指标比较 研究组及对照组治疗前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两组治疗48小时血气分析,结果提示pH较治疗前有所改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aCO2 、PaO2 较治疗前无显著改善,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两组治疗7天血气分析,结果提示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血气分析指标改善著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血气分析

组别

治疗

治疗

48h

治疗

7d

pH

PaO2

PaCO2

pH

PaO2

PaCO2

pH

PaO2

PaCO2

研究组

7.30±0.06

67.3±5.1

43.3±7.2

7.32±0.05

69.9±5.3☆*

42.1±7.1☆*

7.42±0.06#

85.30±5.0#

38.3±6.9#

对照组

7.31±0.05

66.9±5.1

42.9±7.0

7.32±0.07

68.8±5.4☆*

42.6±7.3☆*

7.39±0.05

80.2±5.1

40.9±7.1

#P<0.05    *☆P>0.05

2.3抗生素平均使用时间比较   研究组患者抗生素使用时间平均为(10.5±0.6)d,对照组患者抗生素使用时间平均为(12.3±0.5)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气管插管率比较 研究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气管插管3人,气管插管率6.67%,对照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气管插管8人,气管插管率1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吸入性肺炎具有病因多样、起病隐匿,易造成误诊及漏诊,与其他形式的肺炎比较吸入性肺炎的病死率高。吸入性肺炎患者在吸入口咽部定植微生物可导致至气道或肺实质的细菌感染,误吸胃内容物后可引起急性化学性肺损伤,两者均可引起的内皮和上皮破坏,激活炎性细胞,引起肺损伤、气道分泌物增多、肺顺应性降低、低氧血症发生,最终出现呼吸困难、呼吸衰竭。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可以精确提供的吸入氧气,降低机体缺氧性损伤,并对气道起到加温加湿的作用,增加黏膜湿度,促进分泌物清除。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治疗时,可以产生一定的呼气末正压、减少呼吸功、促进分泌物排出、改善氧合的作用。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和对照组在治疗7天后肺部感染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研究组下降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天后pH值、PaCO2 、PaO2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研究组 pH值、PaCO2 、PaO2 数值显著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病人抗生素平均使用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病人抗生素平均使用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期间研究组气管插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气管插管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治疗吸入性肺炎疗效显著,促使患者炎症吸收,缩短住院时间并减低气管插管率,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 Longo DL,Mandell LA, Niederman MS . Aspiration Pneumonia[J]. N Engl J Med,2019,380(7):651-663.

[2] 叶青,田瑞雪,可爱华,等 . 经鼻高流量氧疗治疗老年重症肺炎 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J]. 中国医学装备,2020,17(2):95-98.

[3]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等,成人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临床规范应用专家共识 [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19, 42(2): 83-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