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的饮食禁忌与注意事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03
/ 2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及时治疗或控制血压对于避免心血管疾病、肾功能损害以及中风等严重并发症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高血压的健康管理中,饮食也扮演着极为关键的角色。因此,本文将深入探讨高血压患者所需注意的饮食禁忌和注意事项,旨在协助患者更好管理和控制自己的高血压,有效预防相关的健康问题。

1.高血压患者的的饮食禁忌

1.1高盐食品

过量的盐分摄入与高血压的发生密切相关,实践证实,日常饮食中摄入过多的盐分可能导致高血压,相反,控制盐分摄入或辅助使用排钠利尿药物,则有可能降低血压水平。人体内一般含有100g钠,其中40%分布在骨内,50%分布在细胞外液,10%分布在细胞内液,钠是细胞外液的主要阳离子,对于维持机体内水平衡以及肌肉正常兴奋至关重要。但食用高盐食品可能是高血压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盐分会吸引更多的水分进入体内,导致肿胀和组织压力增强,从而增加心脏和血管的负荷。为了控制高血压,人们应该避免食用高盐食品,如盐渍食品、罐头食品、腌制品、泡菜、酱菜、咸鱼、酱油等。每天的盐摄入量建议控制在5克以内,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个体差异,部分人对钠的敏感度更高,因此需要根据自身情况谨慎控制摄盐量。

1.2油脂过多

摄入过多的高油脂食品会导致身体胆固醇水平升高,引起动脉硬化,影响心脏或其他器官的供血量,从而导致心力衰竭或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在高血压患者身上尤为严重,因为高油脂食品不仅会增加体重,降低药物治疗效果,还可能增加药物副作用的发生。如果长期摄入高油脂食品,不良脂肪和胆固醇会刺激肝脏合成甘油三脂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进一步影响心脏、肾脏等重要器官的健康状况,增加心脏病和脑卒中的发生率。同时,高油脂食品还含有大量反式脂肪酸,这是最有害的脂肪类型之一,会增加高血压患者患冠状动脉疾病和糖尿病的风险。

1.3饮酒过量

饮酒过量会增加高血压风险,还可能使治疗药物失效,影响身体各器官的健康,酒精能扩张血管,使短暂降低血压,但是大量饮酒则不同,会导致持续性高血压患者,因为酗酒可引起肾素分泌和肾上腺素水平上升,从而使心脏负荷加重。另外,酗酒还会诱发失眠、情绪不稳定、颈动脉狭窄等症状,并加剧高血压的症状和不稳定性,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对已患高血压的人来说,饮酒危险相对较大。研究表明,吸烟和饮酒均会提高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和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尤其是白酒和啤酒的酒精含量相对较高,对患者影响更严重。白酒中含有乙醛、戊醛等毒素,可抑制心脏的收缩功能,更对高血压患者危害更大,要特别注意。

1.4暴饮暴食

高血压患者暴饮暴食会增加血压,进而加重心脏负担,增加患心脏病和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在暴饮暴食期间,高血压患者摄入过量的盐和高脂肪食物,会使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升高,增加动脉硬化风险。此外,暴饮暴食还可能导致体重增加,影响药物治疗效果,降低药物反应性,甚至需要更高剂量药物治疗。长期暴饮暴食很危险,会增加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胆固醇血症等健康问题的风险,并影响生活质量。

2.高血压患者的日常注意事项

2.1饮食注意事项

为了控制高血压,饮食建议是采用低盐饮食,避免食用油炸食品、脂肪含量高的肉类和肥腻的食品,应多食用水果和蔬菜以满足身体所需各种营养和矿物质。高钾饮食也有助于控制高血压,增加骨骼强度和改善肌肉健康,香蕉、豆腐、小豆、山药、玉米、蘑菇和芹菜等食品含有丰富的钾,但摄入量应适度,以防过量。患高血压者应均衡饮食,适度控制脂肪、盐和热量的摄入量,饮食中应包含鱼类、瘦肉、豆类、乳制品和谷类等高纤维食品。此外,高血压患者需要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品,如水果、蔬菜和粗粮等,这些食品含有较高的膳食纤维,有助于促进肠胃蠕动,排泄体内废物和毒素,避免便秘等问题,有利于维持身体健康。在蛋白质摄入方面,可以选择食用瘦肉、鱼类、奶类和豆类等富含蛋白质的食品。日常饮食中适当补充新鲜蔬果,补充维生素,促进脂肪代谢。

2.2用药注意事项

高血压患者注意用药量对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的影响,在用药方面,要严格按照医生嘱咐用药,不要随意调整药量,特别是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应从小剂量开始用药。当用药后高血压的指标降至低于140/90mmHg时,可以向医生咨询,适当减少用药量,直到找到最小控制血压水平的剂量。一定要注意禁止随意增加用药量,以免引发血压骤降导致心肌缺血或脑血管意外等危险情况。需要注意的是,血压水平在一天之间并非始终保持稳定,存在自发性波动的情况,在睡眠时,血压通常会较低,如果白天忘记用药,则临睡前服用降压药可能伴随一定风险。因此,在选择降压药的时间方面,建议在晨起7点或下午2点用药,老年高血压患者睡前服用降压药可能存在缺血性中风的风险。日间上午9-11点或下午3-5点,血压水平通常较高,药物需要半小时左右才会发挥作用,两个小时后药效可达到高峰。因此,建议选择长效制剂,在晨起7点或下午2点服用药物以降低血压相对平稳且温和,每天服用一次即可,可固定在晨起时段。不同的患者具有不同的情况,因此降压药物的选择和使用方法也会有所不同,老年高血压患者维持血压在138/83mmHg是比较安全的目标,如果长期用药无法达到这一目标,则应咨询医生是否需要更换药物或调整用药量。

2.3并发症防治注意事项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长期处于高血压状态可能引发冠心病、脑梗死等多种并发症。因此,高血压患者不仅需要积极治疗,还需要采取有力的预防措施,其中包括三级预防。一级预防通过控制饮食、锻炼、体重以及生活习惯等方面来降低并发症风险;二级预防则侧重于治疗病情并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包括遵循医嘱用药和根据病情调整用药等,必要时也可结合不同药物同时使用;三级预防主要用于治疗急性重症高血压患者,提供个性化恢复治疗和并发症防控计划。需要充分明确正常的血压范围、血压测量方法、血压监测频率,实现个性化管理,部分老年患者同时存在高血压、糖尿病或合并其他疾病,在治疗高血压的同时也需要控制其他疾病,降低并发症风险。

3.小结

综上其述,高血压患者饮食方面应严禁高盐食品、油脂过多、饮酒过量、暴饮暴食,注意饮食、用药及并发症防治,能够有效提升患者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以保障患者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