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中质量控制与进度控制策略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6
/ 2

建筑工程管理中质量控制与进度控制策略探究

高菲

泰安市泰泓投资置业有限公司    山东省泰安市   271000

摘要:在新时期的背景要求下,建设项目投资的规模必将不断扩大,参与人数也会不断增加。本文主要对建筑工程管理中质量控制与进度控制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进度

引言

建筑工程管理可分为质量控制和进度控制。其中,质量控制是通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模式提高各个施工环节的质量,并实时监控施工质量;施工进度是通过进度控制模式促进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制定优质的施工方案,以保证施工进度,提高施工效率。

1施工进度控制和质量管理的必要性

项目履约过程中,工期直接关系建设单位的投资效益。施工进度反映了房屋建筑项目的开展情况,由于施工进度过程中突发情况较多,相关负责人员应合理控制施工进度,充分考虑天气、人力、物资等影响因素,采取有效的防范、整治措施,确保施工按流程有序推进,为建筑项目提供保障。建筑工程质量直接影响居民的人身安全。施工单位应严格把控施工环节,注重施工质量管理。随着居民对房屋质量的要求逐渐提升,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也是建筑企业实现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居民更加倾向具有保障能力企业,房屋建筑质量不达标将导致建筑企业的竞争力削弱。

2建筑工程管理中质量控制与进度控制策略

2.1转变管理理念,综合控制施工质量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不能一味地节约成本,以降低成本的方式提高施工效率,需要将施工质量放在首位,改变组织理念,建立更为优质且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垂直管理,项目经理负责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充分落实质量管理制度,有效发挥各级人员的职能作用,综合管理各类施工内容。例如,按照施工质量管理制度严格控制施工质量,加强管理理念,细化施工、设计、评估等环节,提高质量控制意识,从而提高建筑工程质量。

2.2做好施工进度计划管理工作

进行管理的优点是对项目的全部信息的掌握,使得项目的编制更加科学、合理、高效。为了取得较好的效果,必须确保工程项目的编制人员掌握足够的资料。因此,在制订工程进度计划之前,必须对相关的资料进行收集、整理,以便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通过对以上数据的详细分析,找出项目的控制周期的基本规律,并根据项目的整体状况,对项目的建设进度进行优化和升级,从而达到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应有的效果。在整体的进度安排中,着重于工程管理、人员和机械设备的搬迁管理等工作,并对工程的总工期进行了科学的规划。采用分层规划管理系统,对项目进度进行科学管理,从服务对象和项目进度的角度,采用由粗到细的结构,将项目的进度分为四个层次,以最大限度地满足执行层、管理层和决策层的需要。

2.3科学编制进度计划

在进度管理中,要重视对进度计划的编制。编制人员应结合工程项目建设特点、内容、工期等要素,并参照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自然环境,综合考虑分析可能对施工进度造成影响的各项因素,进而制订针对性的应对方案,最大限度地降低其所造成的影响,确保施工建设顺利进行。同时,在编制施工进度计划时,应对工程量予以核实,科学合理地规划安排人力、物力及财力,确保各项资源供应充足。完成进度计划编制工作之后,要进行严格的审核,避免进度计划存在疏漏,并严格按照进度计划展开工程项目建设,确保进度计划和实际进度两者相一致。

2.4依托智能化技术抓好计划的执行和调整

作为项目管理者,在编制施工进度计划时,需要配套制定施工方案编制计划、资金计划、人员进场计划、物资设备进场计划、招标采购计划等。施工过程中,各项计划相互配套、相互制约,计划执行过程中,各个环节统筹推进,同步执行。按周、月、季度、年度等时间段或重要节点(如地下室结构完成、主体结构封顶等)检查计划执行情况,将计划的实际开始时间、完成时间录入软件系统,由系统自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偏差项目,分析偏差原因,针对性制定纠偏措施。借助BIM5D技术,设置构件跟踪,设置工序节点,作业人员可以通过手机移动端在工程现场对工程进度、质量问题实时采集,同步更新BIM模型。若有滞后,系统后台自动分发提醒信息到相关管理人员手机端,便于各级管理人员及时发现和处置。利用BIM5D技术,能够对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多视角统计分析,全面汇总有用的工程信息,从海量数据中提取关键信息,帮助管理人员合理调配资源,保证工期。

2.5目标管理方法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2.5.1工序质量的控制与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有许多环节是相连的,这些环节不仅包括人员、材料等,还有机械设备、施工方、环境等,对项目的整体质量影响很大,所以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流程智能监控的要求,把每一道工序都落实到质量控制中心,并对其进行严格的控制,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产品的安全。由于目标管理方法强调顾客满意,提倡全面的原因管理制度,在施工中要做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才能取得高质量的工程,故在实施时,应适当设定相应的控制点,以便取得一定的检验资料,强化对工艺的控制和掌握,使人、机、料、法、环等内容更好地控制,使工序更加平稳,提高施工单位的基础质量。

2.5.2施工过程中的控制与管理

针对施工过程中的管理控制只要分为分项工程和分部工程两部分。在日常的管理与监测中,经常采取部门质量管理的方法来进行项目的质量管理,而部门项目的质量检查是按照项目的质量管理来确定的,因此,共享管理的项目质量要进行合理的监测和测试,并以《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为基础,对各部门的评价结果进行合理的检查,并将其作为评价的基础。分项目的质量主要由保证、基本项目、允许偏差项目三部分组成,在基本项目和允许偏差项目的管理上,力求以基本项目和允许偏差项目为依据,力求做到零差错,并力求在施工过程中,通过更细致的设计,使所有项目都能达到高质量的要求。

2.6倾注更多资源

现代技术的应用及体系更新需建立在资源供应的基础上,另外,仪器设备的维护、更换,专业人才的薪资待遇和日常运营的开销都需要稳定的资金供应,此时,若建筑工程有关部门只注重新型工程设备的引进,并未根据实际需求,调整运营模式,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成本需求将无法满足,即使引进了新型设备无法维护和保养,其也难以发挥应有的价值,因此,相关人员需根据实际需求,拓宽资金来源,并倾注更多的人力物力,即:①申报更多成本:对于建筑工程而言,其施工资金为甲方供给,甲方供给的数额将由监理人员对整个项目进行预算,此时,施工人员需根据自身设备及工艺的更换情况向监理人员告知,监理人员通过现场查验和预估后重新申报成本价。②派遣更多专业人才:现有的施工团队其工作模式极为先进,许多仪器设备均可借助其功能形成联动的工作模式,此时,若不了解整体结构,单纯进行个体维修会出现不适配性,因此,需派遣更多的专业人才,根据实际需求规避潜在的风险。

结语

总而言之,房屋建筑是人们居住、工作的重要载体,其质量直接影响着使用体验,甚至关乎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尤其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房屋建筑高度、承载量等方面大幅提高,房屋建筑质量问题的影响力更加深远。建筑企业应加大对房屋建筑质量管理的重视力度,深入挖掘房屋建筑质量问题的原因,从源头上进行把关,以最大限度地规避房屋建筑质量隐患,切实提升房屋建筑的社会价值与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嵇文智.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若干问题研究[J].建材与装饰,2020(22):134-135.

[2]孙德蒙.探讨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通病的成因与防治措施[J].中华建设,2020(5):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