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阱放射性核素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6
/ 2

冷阱放射性核素分析

徐永宁

身份证号码:1406221991****6276

1. 引言

   对某放射性装置更换下的冷阱进行放射性核素及活度分析计算。实际测量了冷阱的表面剂量率,并进行了放射性核素种类的判断

2. 冷阱结构图及分布

图2-1 放射性冷阱结构简图

3. 实际测量方法及结果

3.1检测项目

γ辐射剂量率、放射性核素种类及活度监测的对象为更换下来的一回路冷阱,冷阱为卧放的圆柱形,顶部和底部为半球形。

监测点位:分别对冷阱底部和顶部及两个侧面表面进行辐射监测。

3.2 监测仪器及方法

3.2.1 监测设备

本次监测采用的监测设备见表3-1。

表3-1  监测设备及性能指标

仪器名称

型号

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γ剂量率仪

FH40G

测量范围:1nSv/h~100μSv/h ;

能量范围:48keV~6MeV(相对于137Cs 参考γ 辐射源);

准确度:<20%(针对137Cs,剂量率大于100nSv/h)。

溴化镧γ谱仪

Inspector 1000

能量范围:30~3000keV;

对661.7keVγ射线,能量分辨率小于3.3keV。

3.2.2 监测方法

γ辐射剂量率:采用便携式γ辐射剂量率仪直接测量,监测时每点测量4次,每次间隔10秒,取平均值。

放射性核素种类及活度:采样便携式溴化镧能谱仪直接测量,通过谱图分析判断核素种类。测量时使用铅砖在探头外构建铅室,已减少冷阱相互影响。核素的活度,采用刻度效率曲线的测量方法,使用实验室样品盒效率进行估算,因冷阱材料为金属,且冷阱尺寸较大,样品盒效率偏大,因此计算活度会偏小,但计算活度浓度时,样品盒体积比实际体积偏小,活度浓度会增加,因此可用来估算冷阱总活度。活度浓度的计算方法如下:

其中:A——待测样品中核素的活度浓度(Bq/kg)

Ns——样品中能量为E的γ射线的全能峰净计数

ts——样品测量时间,s;

Nb——本底能量为E的γ射线的全能峰净计数,取0;

Tb——本底测量时间,s;

ε——该能量射线的全能峰探测效率,取0.002;

η——该能量射线的分支比;这里取99。94%

V——样品取样量,取0.5kg;

——自吸收修正系数,取1;

——衰变修正因子,λ为该核素衰变常数,t为取样制样到测量的时间间隔,取1。

3.3 监测结果

3.3.1 γ辐射剂量率监测结果

γ辐射剂量率测量结果见表3-2。

表3-2  γ刻度实验楼γ辐射剂量率监测结果

监测对象

点位描述

监测结果(μSv/h)

冷阱

底部表面

19.8

南侧表面

9.05

北侧表面

9.68

顶部表面

7.72

底部1m处

4.50

3.3.2 核素种类检测结果

冷阱底部剂量率均较大,以底部谱图判断核素,如图3-1所示。

7

图3-1冷阱能谱图

从图3-1中可以看到,冷阱中22Na的能峰较明显,24Na、54Mn、58Co、60Co和137Cs特征能量处,无明显全能峰。

对各冷阱侧面检测时,使用了铅砖构建了小铅室,用于屏蔽周边冷阱的影响。

4. 冷阱表面剂量率计算

4.1 计算软件

本工作使用MCNP程序对两种尺寸的冷阱进行建模计算。MCNP程序是美国Los Alamos实验室研制的一个大型的多功能的蒙特卡罗中子-光子输运程序。可用于计算中子、光子或中子-光子耦合输运问题及本征值问题等。MCNP具有很强的通用性,可以处理任意三维几何结构的问题。它自带精细的点截面数据库,不必制作专门的群截面数据库,从而避免由并群计算引起的计算误差。该程序为国际通用程序可满足本次屏蔽计算要求。

4.2 计算模型及结果

利用MCNP程序进行建模,计算模型图见图4-1所示。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冷阱.png

图4-1 利用MCNP程序建模图

由于冷阱顶部结构相对复杂,因此仅对冷阱底部和侧面的剂量率进行计算。模型中冷阱内充满钠,22Na源项均匀分布其中,根据冷阱表面剂量率的实际测量结果对源项进行规格化,选择冷阱表面对应位置的剂量率最大值为规格化剂量率值,计算结果见下表4-1所示。

表4-1 冷阱表面剂量率计算结果

冷阱编号

剂量点位

计算结果(μSv/h

监测结果(μSv/h

7#

底表面

19.80

19.80

侧表面

9.50

9.05/9.68

从上表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计算值与测量值还是比较符合的,整体来看,冷阱底部的剂量率大,约为侧面剂量率的2倍。根据MCNP程序计算的规格化源强,根据源强与22Na核素的活度对应关系,得到冷阱中的22Na核素活度,根据冷阱的尺寸计算出冷阱容积,进而计算出22Na在各冷阱中的比活度,具体数据见表4-2所示。

表4-2 每台冷阱中22Na活度及比活度

冷阱编号

22Na活度(Bq)

22Na比活度(Bq/l)

7#

2.4E+08

6.42E+04

    上表数据可看出,冷阱中22N比活度为6.42E+04Bq/l,需对其进行距离防护,即设置隔离范围,保证人员同行区域处的剂量率在辐射分区限值以下,因此分别对冷阱表面1米处的剂量率测量,最大剂量率为2.90μSv/h,满足相应工艺间的辐射分区要求。

5. 结论

    本工作根据冷阱的表面剂量率实际测量值,利用MCNP程序对冷阱进行建模计算,反推出冷阱中22Na的活度及比活度。表面剂量率的理论计算结果与测量结果相符,计算所得22Na的活度及比活度是合理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