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林业经济发展模式创新及优化措施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6
/ 2

我国林业经济发展模式创新及优化措施分析

张蜚

曲靖市国有海寨林场  云南 曲靖 655000

摘要:21世纪,我国经济不断快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林业产业不仅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核心之一,也是构成我国生态体系的关键环节,在国民经济中具有关键性作用。林业产业不仅能够促进经济增长,还能对生态系统起到保护作用。目前,林业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此背景下,本文分析了我国林业经济发展模式创新及优化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林业经济发展;模式创新;措施

引言

林业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不容忽视。我国林业目前发展方式仍有一些问题,林业发展形势不容乐观。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建立科学的林业经济发展模型,对林业资源进行分类,使其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由于计划经济的原因,我国林业资源长期消耗巨大,不仅导致生态状况日趋恶化,自然灾害频发,还带来了难以估计的损失,这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相违背。同时,由于各类型经济发展方式的利弊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我们必须要有相应的认识,正确地确定适合的发展方式,从而对我国林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1林业经济发展模式内涵

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一个比较大的系统,它涉及到的经济类型有很多,而林业是其中一个例子。特别是从地区发展特征和发展趋势出发,提出了森林经济发展的新思路。并与社会现实情况、林业发展情况等多种因素相结合,形成有利于林业经济发展的模型。从现实出发,正确、高效的发展道路对林业发展的方向和速度都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因此,在确定我国林业资源开发模式时,应充分考虑国家政策、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2我国林业经济发展模式创新的必然性

2.1提高林业经济发展质量的客观条件

林产品是促进和支持区域发展的主要力量,同时也是促进当地就业的主要途径。但是,在过去两年中,我国东、中和西部地区的森林工业总量都有所增加,其中以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最好,但是在东北地区,森林总产值则呈现大幅下降,主要原因是有关的政策变动对不同地区的冲击。东北地区的林业资源一直是由林业经济支持的,但随着我国的改革,其经济发展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要想达到高水平的发展,必须尽快适应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把重点放在生产高品质的林业产品及林下经济产品上。在当前的新形势下,由于我国的林业产业发展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为此,应结合我国的国情和发展动向,制定相应的改革对策,以促进我国的森林发展。明,整个区域的林业经济发展还存在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2.2注入新鲜动力的必然要求

在转型时期,我国的林业产业发展更多地走上了产业整合的道路,也就是在与旅游、文化等产业的结合中,取得新的发展。实践表明,在以林业旅游、康养、经济林果和林下经济等以林业产业的结合为依托,对促进我国林业经济发展起到了十分正向的效果。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坚持以发展观念和方式的革新为指导,以林业产业为依托,以市场为依据,深入发掘林业产业的潜力与深度。而在林业发展过程中,采用先进管理理念和技术创新想结合,实行精细化管理,提质增效降本,实现其可持续发展,是各个区域重点研究课题。

3我国林业经济发展模式创新措施

3.1加强林产经营管理水平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的森林产业要改变传统的单一粗放发展模式,发展中高端的林业产业。提高林业的发展水平。为满足我国经济转型时期的需要,必须在经营管理层面上进行必要的改革。首先,要做好林业产业的规划工作。各地要根据“十四五”林业发展规划,根据区域林业资源的分布状况,从长期发展的角度,细化林业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明确每个林区、每个林地的发展规划,防止因短期利益驱动而导致的林业经济发展急功近利现象的出现。同时,要利用有关的优惠政策,把社会的力量聚集在一起,通过献计献策、头脑风暴等手段,不断丰富和健全国家林业经济发展战略,确保林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其次,加强对林业资源的保护。一是要保证林业生产的稳定。为了实现林业资源的长期稳定供应,各地要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上,加大对林产品的经营力度,使其合理开发、使用和规划相结合,避免林业资源被侵占。二是要拓宽综合利用范围。在发展混合林的基础上,应拓宽利用面积,增加优良林地的利用。同时,要强化监测和检查森林资源的利用状况,及时掌握森林资源的状况,保证森林经济的健康发展。

3.2.健全林业产业创新发展的政策制度

首先,应加大对林业产业发展的法律支持。有关部门要深刻地对现行法规性内容实施进行全面的梳理,及时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通过法律法规来明确各主体在林业经济发展活动中的权利义务,要防止在林业发展中存在功能上的交叉和死角。各地要在相关法律、法规指导下,结合本地实际,制订科学、合理的发展林业产业,促进各种市场、社会组织参与,提高森林经济的整体实力。其次,进一步完善我国林业资源开发的相关制度。林业经济发展是一个综合性的观念,涉及的范围很广,而在林业经营的各个方面,只要有一个创新的环节,就会对整个林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冲击。所以,在实施改革的时候,必须从单一的经营环境出发,从全局的角度去考虑和谋划林业的发展,保证改革的思路和方式能够渗入到整个林业的发展之中。再其次,对林业经营的政策进行改革。比如,有关部门可以利用“一带一路”和“互联网+”的实施等政策,将更多的林业企业和企业投入到林业产业、集群发展中来,从而更好地促进林业发展的作用。

3.3加大森林保护、建设投入

为了更好的提升生态环境保护与林下经济发展效益,需要各地政府部门做好基础建设费用投入,综合考虑现代化林业产业发展及产能林业站能力建设科学合理配置充足的资金,为本地林业经济发展提供保障基础,避免过去因为费用不充分,基础工程不匹配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这就需要各地政府部门在全面考察本地林业产业发展水平、生态环境保护能力等多方面影响因素,加强本地林业系统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绿色产业、环保工业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林业经济发展质量。同时通过投入基础资金,积极建设乡镇林业站、林技中心、森林消防站、木材检查站,健全各项保证措施,为提升林业发展质量提供必要的保障基础。最后在构建各项基础建设时,始终秉持生态环境保护原则,开展各项工作,在保护环境基础上提升林业经济发展效益,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林业资源在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在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对林业资源的破坏就是对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活环境进行破坏,因此保护林业发展至关重要,需要有关部门予以重视。通过实施措施,可以有效改善我国林业生态环境,为促进其经济发展提供助力,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张睿.浅谈林业发展建设对生态环境保护作用及其相关对策[J].吉林蔬菜,2020(1).

[2]胡二利.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现状与生态环境保护对策研究[J].种子科技,2020,38(17).

[3]刘宝磊.林业生态环境保护视野下林业经济的发展研究[J].造纸装备及材料,2020,49(4).

[5]陆惠兰.生态保护与林业发展的探索[J].现代农业研究,2021,27(3):98-99

[6]邱鸿权.林业生态环境保护背景下林业经济发展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21(23):107-108.

[7]孙志刚.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下林业经济发展关键研究[J].山西农经,2021(12):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