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空间规划下的生态环境保护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6
/ 2

国土空间规划下的生态环境保护研究

程聪

西安遥志众创土地勘测规划有限公司 陕西 西安710082

摘要:在我国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战略不断推荐实施下,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相关研究人员需着眼于多个方面,探讨如何促进国土空间规划中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的高效开展,以进一步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生态环境;保护

引言

基于当前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设规模日益扩大,与自然生态环境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在新时代下,环境问题逐渐突出,对城市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为充分贯彻可持续理念,应针对城市生态环境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促使人与环境之间达成平衡关系,以此推动社会经济的整体进步,创建良好的宜居环境。

1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1.1有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

虽然近年来我国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但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却也导致环境问题日益凸显,通过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可淘汰一些落后产业,保留绿色环保行业,有效调整我国农村地区产业结构,并对其经济发展空间进行扩展,实现农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1.2有利于改善生存环境

从原始社会,人类便与各类自然灾害积极斗争,并在长期的抗争过程中取得了一定胜利,但为了改变生存环境,推动经济发展,也导致树木被肆意砍伐,环境出现恶化现象,尤其是近年来自然灾害、恶劣天气多发。而通过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可使森林面积、绿化面积增大,避免人为对环境造成破坏,实现对生存环境的优化。

1.3有利于人民身心健康

环境污染会对我国人民身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甚至会使其产生各类疾病,威胁生命。一些地区为了推动经济发展,会在未考虑环境保护问题的条件下进行印刷厂、造纸厂建造,导致当地环境严重紊乱,也影响到居民身体健康。通过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可避免随意破坏环境行为的出现,为人们提供良好生活环境。

2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2.1生态系统被严重破坏

经济水平的提升,对各领域的发展有着促进作用,在发展过程中对资源需求量在不断增加,比如:建筑业、农业,随着我国人口数量的与日俱增,土地资源越发紧张。有很多相关部门对土地资源管理不够重视,盲目开发创新,过于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忽略了对生态系统的保护,导致其遭到破坏,对生态系统的发展极其不利,严重还会引发环境问题等。例如:过度开垦土地资源,没有进行园林建设,都会阻碍土地整理工作顺利开展。另一方面是监管力度不够,无法统一管理土地资源,不法分子会趁虚而入破坏环境。站在农业角度,农业作物种类单一,很难平衡发展,会加重病虫害的严重程度,农产品的质量得不到保证,影响种植户的经济效益。

2.2生活污水污染

我国人口数量众多,经济发展迅速,乡村开始朝着城市化的趋势发展,城市人口在逐年上升,给土地整理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城市发展面临着新挑战。在数据统计中,近几年,我国城乡人口已经超出八亿,大多数都集中在城市,农村居住人口在下降。现代化城市就业机会比较多,从农村迁往城市的人群都在从事不同工作,会增加城市资源使用负担,其中包括水资源,产生的污水会对土地资源造成污染,还有一些生活垃圾,虽然城市有设立多个垃圾站,但是依然有很多垃圾被随意处理,遍布城市的各个角落无人处理,降低城市空气质量,危及居民的身体健康。

3加强国土空间规划与生态环境优化的途径分析

3.1积极融入信息化技术

当前,社会发展处理信息化时代,要积极利用信息化手段构建空间治理和生态恢复机制,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空间治理和生态修复的监控体系。该系统以国家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为依托,以“一张图”为基础,为国土治理和生态恢复工作提供了数据和信息支持,实现了精细化管理,使其在开展国土治理和生态修复的决策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1)构建“一张图”的三维立体生态恢复。以“标准、规范、统一”的思想为指导,对国土空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的专项数据进行收集汇总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一张图”的构建工作。通过对以上资料的运用,可以为项目管理、效果评估等方面提供统一的资料。然后根据不同区域的土地整治和生态恢复工程的特征,建立相应的分析模型,并利用该模型进行相关的专题统计和分析。(2)编制生态恢复计划的成果目录,统一管理。要把国土整治和生态恢复规划成果纳入审评程序,从多个环节入手,对规划成果进行动态审核。同时,利用可视化技术,将影像与资料相结合,直观地了解各地区国土治理与生态恢复规划的成果,协助工程实施过程的审批工作和建立年度计划库;可检查土地整治和生态恢复工程成果图纸、审查报告、修改意见、成果批复等,确保国土治理和生态修复工程能够得到科学有效地管理。

3.2 做好差异化布局

(1)重点抓好农村土地的综合整治。要积极推进自然资源的综合治理工作,深入加强农田标准化工作,提升土壤污染治理水平。针对农村用地整治、农村居民点整治、生态水环境整治,切实改善耕地质量,促进农业生产获利,构建健全的农村生态体系。(2)重点关注城市化区域的综合整治。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设计解决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低、效果差的问题,并进一步加强城市的综合整治,该治理过程应覆盖城市大气、水资源和土壤污染等主要部分。同时,要扩大城市污水、垃圾处理等领域的投资渠道,使城市的生活环境更加清洁、整洁。此外,要提升城市建设用地的利用率,通过不断平衡城乡之间的各类资源,使得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3)突出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综合治理。要将重点生态区域的景观功能、安全功能及生态功能进一步释放出来,开展全国重点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的重大工程规划。同时,要进一步完善规划内容,做好各级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的整体规划和实施细则,促进重点区域的生态服务功能得到有效恢复,尽快发挥相关服务功能。

3.3充分发挥高新环保技术的优势

我们要不断扩大高新技术在生态环保事业中的实践应用范围,充分发挥其实践应用价值,建设高新环保技术试点示范基地,创建安全稳定的科研环境,提供充足的科研资金,完善科研基础设施,引进、培养优秀专业人才;以当前生态环保战略、生态环保标准为重要依据,应用大数据技术统计分析当前生态环保工程建设的发展情况,明确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发展高新技术,强化自主研发力度,并明确划分当前的生态环境污染类型,应用不同的生态环保技术和污染治理技术[5];针对生态保护、资源循环利用、污水处理、发电机组脱硫脱硝、汽车尾气净化等各方面需求,不断加强专项环保技术的创新研发和推广应用,攻克技术难关,实现环保技术的升级改造,充分发挥高新环保技术优势,高效能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工作,从而获得显著的治理效果。比如应用海水淡化超滤装置、超滤模组,清除海水中的杂质,将海水资源转化为电能,提升资源的循环利用效率,保护水生态环境。

结束语

目前,资源渐进枯竭是世界各国共同面对的,涉及人类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国土空间是保证我国人民繁衍生息的基本要素,促进国土资源高效利用,是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时期的当务之急。鉴于现阶段我国仍存在生态环境污染与破坏等各种问题,加强国土空间规划迫在眉睫,要求相关工作人员积极探索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优化策略,这也是促进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科学开展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朱鹤,张圆刚,林明水,等.国土空间优化背景下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特征、认识与关键问题[J].经济地理,2021,41(3):1-15.

[2]杨忍,刘芮彤.农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衔接与融合[J].现代城市研究,2021(3):23-32.

[3]徐永臣,牟秀娟,刘晓东,等.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中陆海统筹的重点内容和实现路径[J].海洋开发与管理,2021,38(4):7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