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幕墙工程监理监控要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6
/ 3

浅谈幕墙工程监理监控要点

严其华

身份证号码452528197906142533  广东广州  5100095

摘要: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区域在不断扩大,在我国的建筑发展过程中,建筑的外观设计一直是一项具有创新意义的发展。玻璃幕墙作为一种能够提高建筑物的美观性的设计,正在被广泛的采用。建筑幕墙包括外墙围护和支承结构,主要发挥着装饰和围护作用,幕墙工程属于新型技术,一些监理单位不够了解幕墙施工技术,同时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导致部分幕墙工程不达标。监理人员需要全面控制和把关幕墙工程项目,控制幕墙工程各个环节,使幕墙工程安装水平不断提高。

关键词:幕墙分类,主要幕墙施工及特点,监理管控要点。

建筑幕墙由面板与支承结构体系(支承装置与支承结构)组成的、可相对主体结构有一定位移能力或自身有一定变形能力、不承担主体结构所受作用的建筑外围护墙。

1.按玻璃幕墙形式,可分为类型

(1)构件式建筑幕墙,现场在主体结构上立柱、横梁、和各种面板的建筑幕墙。可分为明框玻璃幕墙、半隐框玻璃幕墙、隐框玻璃幕墙。(2)单元式幕墙,由各种墙面板与支承框架在工厂制作完整的幕墙结构基本单元,直接安装在主体结构上的建筑幕墙。(3)面板材料区分的建筑幕墙;玻璃幕墙、石材幕墙、金属板幕墙、人造板材幕墙、瓷板幕墙、陶板幕墙、微晶玻璃幕墙等。(4)全玻幕墙,由玻璃面板和玻璃肋构成的建筑幕墙。(5)点支承玻璃幕墙,由玻璃面板、点支承装置和支承结构构成的建筑幕墙。(6)此外还有双层幕墙、热通道幕墙、外通风双层幕墙、内通风双层幕墙、采光顶与金属屋面、封闭式建筑幕墙、开放式建筑幕墙等。

2.主要幕墙形式的施工流程及特点

2.1构件式建筑幕墙的施工流程

立柱通过转接件先安装在主体结构预埋件上,再安装横梁,立柱和横梁组成框格。面板材料在工厂内加工成单元组件,工程现场固定在竖框和横梁组成的框格上。面板材料单元组件所承受的荷载要通过立柱及横梁传递给主体结构。并进行密封胶接逢处理,防雨水渗透、空气渗透。

2.2构件式建筑幕墙主要特点

(1)施工手段灵活,工艺较为成熟,经过较多工程实践检验,是目前采用较多的幕墙结构形式。(2)主体结构适应能力强,安装顺序基本不受主体结构的影响。(3)采用密封胶接逢处理,水密性、气密性好,具有较好的保温、隔声降噪能力,具有一定的抗层间位移能力。(4)面板材料单元组件工厂制作,结构胶使用性能有保证。(5)大量安装工序现场进行,要求现场管理工作量大。(6)密封胶施工要求严格,前期清洗、打胶过程对工人素质要求高;安装打胶控制点多,工序多,要求工程管理质量高。

2.3单元式幕墙的施工流程

单元式幕墙是由许多独立的单元组合而成,每个独立单元组件内部所有板块安装、板块间接缝密封均在工厂内加工组装完成,分类编号按工程安装顺序运往工地吊装,安装可与主体结构施工同步进行(相差5-6个楼层即可)。通常每个单元组件为一个楼层高(或二、三个楼层高)、一个分格宽,单元与单元之间采用阴阳镶嵌的结构形式,即单元组件的左右竖框、上下横框都是和相邻单元组件对插,通过对插形成组合杆,从而形成单元组件间接逢。单元组件的竖框直接固定在主体结构上,所承受的荷载是由单元组件的竖框直接传递到主体结构。

2.4单元式幕墙的主要特点

(1)幕墙单元工厂内加工制作易实现工业化生产,降低人工费用,控制单元质量;大量的加工制做、准备工作在工厂内完成,从而缩短幕墙现场施工周期和工程施工周期,为业主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单元与单元之间阴阳镶嵌连接,适应主体结构位移能力强,能有效吸收地震作用、温度变化、层间位移,单元式幕墙较适用于超高层建筑和纯钢结构高层建筑。 (3)接逢处多使用胶条密封,不使用耐候胶(是目前国内外幕墙技术的发展趋势),不受天气对打胶的影响,工期易控制。(4)由于单元式幕墙主要在室内施工安装,主体结构适应能力较差,不适用于有剪力墙和窗间墙的主体结构。(5)要求有严格的施工组织管理,施工时有严格的施工顺序,必须按对插的次序进行安装。对主体施工用垂直运输设备等施工机械的安放位置有严格限制,否则将影响整个工程的安装。

3.监理工作管控要点

3.1分包单位资质审核

分包单位资质真实、有效,资质范围符合合同要求;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组织架构层次合理,跨度适中;人员配备资格有效,主要人员符合招标要求;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数量满足;主要施工机具进场计划已编制计划;业绩类似工程,并满足招标文件要求;安全协议已于总包签署(含安全人员签名);安全管理制度已建立。

3.2施工组织设计审查

编制、审查和批准符合规定程序;规范依据标准齐全、有效;施工工艺符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及操作性;施工技术科学、合理、先进、成熟;施工措施方法选择正确,可实现;施工设备、材料、劳动力性能满足、数量充足;质保体系、安保体系建立健全;成品保护措施有效、可实现;安全文明施工、应急预案内容全面,安全技术措施应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安全专项方案符合规定程序,专家论证(超规模)。

3.3、图纸会审、设计交底

设计图纸符合规定程序;原建筑设计院确认书面意见;第三方审核审核意见书已出具;监理对设计审核(幕墙热工性能、光学性能、功能性能、节能性能、防火构造、防雷节点等等),符合规范、规程及合同要求、合理、可行,提出监理意见和建议;结构构件承载力和挠度按规定验算;连接件与主体结构锚固,锚固承载力设计值大于连接体本身的承载力设计值;硅酮结构密封胶承载力,根据不同受力情况进行承载力极限状态验算;横梁截面主要受力部位厚度,符合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立柱截面主要受力部位厚度,符合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全玻幕墙板面不得与刚性材料直接接触;板面与装饰面结构面之间的空隙不应小于8mm,且应采用密封胶密封;全玻幕墙玻璃肋的截面厚度不应小于12mm;胶缝传力的全玻幕墙必须采用硅酮结构密封胶;点支撑幕墙玻璃厚度浮头式不小于6mm;沉头式不小于8mm;夹层和中空玻璃单片厚度也应符合上述规定;玻璃之间的间隙不应小于10mm,且应采用硅酮建筑密封胶嵌缝。

3.4四性试验

实验室国家认可、资质范围符合;试验方案(抗风压性能、水密性、气密性、平面内变形性能),试验图纸必须与设计图纸一致,部位选择正确或符合招标要求,试验方案各项性能指标满足设计及合同要求;试验计划合理,并在施工开始前完成试验;样件安装按图施工,过程监督;见证参加试验过程;试验报告各项性能满足设计及合同要求。

3.5审查开工报告

完成施工前符合相关的法规要求办理相关的行政许可审批/备案、告知等;有中标文件;有工程合同;施工图设计审查已完成;专业承包施工单位资格已审核符合施工要求;专业承包施工单位现场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健全;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施工(含测试)方案/材料、设备和实体的第三方检测方案,已完善并经总监理工程师批准;施工图设计文件会审(会审时间和会审结果),有会审时间设计答复并盖章;主要设备、材料订货/施工机具和临时设施配备/施工操作人员配备,齐备,满足开工需要;各分项工程施工技术(工艺、质量)交底完善。

3.6编制监理细则

熟悉编制依据:经批准的监理规划、现行工程建设标准、规范性文件、批准的工程设计文件、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分析专业工程特点:专业工程设计概况     主要说明专业工程主要规模、结构形式、设计图纸规定做法、施工工艺和施工现场作业环境;制定监理工作流程:原材料进场验收流程、检验批验收流程、分部分项工程验收流程;明确监理工作要点:按照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的分项工程、检验批合格标准作为专业工程质量标准,做好事前、事中、事后的控制;确定监理工作方法和措施:审批审查、巡视、旁站、验收、组织措施、支付手段、会议、监理通知;专业监理工程师编制完毕,报总监审批,监理细则必须具有完整性、针对性、可操作性。

3.7供应商资质报审

审核供应商、材料生产商资质营业执照、组织代码、税务登记证合法齐全有效;工业品生产许可证等有效期内;核对供应产品规格、型号、性能参数等正确;产品技术标准满足设计要求;检验报告类型正确,有效;品牌商标品牌有效,权限合法;质保证书、产品合格证信息全面、签章有效;其他技术要求满足合同(质量、环境、健康等各类认证);三年内类似工程案例。

3.8材料封样

样件规格、尺寸、数量满足规范及合同要求;规格、型号、性能参数正确无误;外观效果满足业主及设计需求;产品技术标准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样件标签、样件审批表格式正确,信息全面;签字人员齐全(供应商、施工方、监理方、业主方)。

3.9原材料及构配件进场验收

核查质保资料、材料质保证书、合格证真实有效;核对型号、规格、数量、规格符合设计,数量正确;检验批组批,同一厂家、型号、规格、批号;检查比例每批3%且不少于5件;填写检查记录表;核查质保资料,合格证、力学性能检验报告(出厂);核对型号、规格;检测厚度;表面质量在自然散射光条件下,不使用放大镜观察。表面应清洁,色泽应均匀,型材表面不应有皱纹、裂纹、起皮、腐蚀斑点、气泡、电灼伤、流痕、发粘以及涂层脱落等缺陷存在。

3.10检验、复验、试验

材料使用前经国家认可的检测机构复验结构密封胶相容性、邵氏硬度、标准状态拉伸粘接性,进口硅酮结构密封胶应具有商检报告(每批);硅酮建筑密封胶相容性;石材用结构胶粘接强度;石材用密封胶复验;石材污染性、放射性;花岗石板材弯曲强度;保温材料传热系数;铝合金型材力学性能;后置锚栓现场拉拔试验;现场淋水试验;幕墙玻璃试验;隔热型材试验预埋件钢筋T形接头检验;幕墙四性试验;中空玻璃的密封性能;防火、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等。

3.11测量放线

检查测量仪器鉴定证书,年度有效;预埋件安装按主体结构正在施工使用的结构标高预留预埋,逐层检查;幕墙安装位置正负0及每隔10层由总包交接建筑标高和轴线位置,监理复核,见证交接;幕墙安装高度测量每10层幕墙标高必须与总包建筑标高及轴线位置一致,区间由幕墙分包自行平衡结构偏差。

3.12加工制作

加工前先进行结构复测,按实测结果进行必要的调整;加工设备、场地、机具设备等满足幕墙加工精度,量具定期进行计量认证;幕墙结构杆件在截料之前应进行校直调整,材料加工、钢化玻璃的尺寸偏差(边长、对角线)、中空玻璃的尺寸偏差(边长、对角线、厚度、叠差)、单元组件框加工尺寸偏差(框长宽、分格长宽、对角线长度差等7项)、单元组件组组装尺寸偏差(组件长宽、对角线、胶缝宽度厚度等13项等)允许偏差符合国家规范要求;各构件连接处的缝隙应进行密封处理;

3.13结构胶打注

结构胶打注环境,必须要在专门的注胶间内施工,并且要求空间内要清洁无尘,不能有火,四周要有窗子,这样能保持室内通风,温度应控制在15℃~30℃之间,相对湿度不宜低于50%,结构胶必须用机械注胶,注胶要按顺序进行以排走空隙内的空气,不要出现气泡,注胶后应静置养护,双组份结构胶静置3天后,单组份结构胶静置7天后才能运输。注胶前必须做好胶缝处的基材的清洁。结构胶必须在有效期内使用;玻璃幕墙结构胶和密封胶的打注应饱满、密实、连续、均匀、无气泡,宽度和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技术标准的规定 。结构胶缝应做切开剥离试验,检查结构胶与基材的粘结强度,同时可观察结构胶的厚度、宽度及固化情况。做好结构胶打胶、养护记录。

3.14隐蔽工程

预埋件或后置埋件、锚栓及连接件;构件的连接节点;幕墙四周、幕墙内表面与主体结构之间的封堵;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及墙面转角处节点;幕墙防雷连接节点;隐框玻璃板块的固定;幕墙防火、防烟节点;单元式幕墙的封口节点等。特别需要注意,GB 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6.2.6规定,幕墙防火构造采用防火材料封堵为强制性条文,部分幕墙施工单位未按照此规范施工,监理人员不熟悉规范要求,现场可能就会使用普通不防火材料封堵。

3.15质量验收标准

幕墙安装质量控制GB 50210-2018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标准;玻璃幕墙工程验收主控项目13项、一般项目7项;金属幕墙工程验收主控项目9项、一般项目6项;石材幕墙工程验收主控项目11项、一般项目7项;人造板材幕墙工程验收主控项目9项、一般项目5项。

3.16检验批划分

(1)相同设计、材料、工艺和施工条件的幕墙工程每1000㎡应划分一个检验批,不足1000㎡也应划分为一个检验批。(2)同一单位工程不连续的幕墙工程应单独划分检验批。(3)对于异形或有特殊要求的幕墙,检验批划分应根据幕墙的结构、工艺特点及幕墙工程规模,由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协商确定。

3.17幕墙工程竣工验收时应检查下列文件和记录

(1)幕墙工程的施工图、结构计算书、热工性能计算书、设计变更文件、设计说明及其他设计文件;(2)建筑设计单位对幕墙工程设计的确认文件;(3) 幕墙工程所用材料、构件、组件、紧固件及其他附件的产品合格证书、性能检验报告、进场验收记录和复验报告;(4)幕墙工程所用硅酮结构胶的抽查合格证明;国家批准的检测机构出具的硅酮结构胶相容性和剥离粘结性检验报告;石材用密封胶的耐污染性检验报告;(5)后置埋件和槽式预埋件的现场拉拔力检验报告;(6 封闭式幕墙的气密性能、水密性能、抗风压性能及层间变形性能检验报告;(7)注胶、养护环境的温度、湿度记录;双组分硅酮结构胶的混匀性试验记录及拉断试验记录;(8)幕墙与主体结构防雷接地点之间的电阻检测记录;(9)隐蔽工程验收记录;(10)幕墙构件、组件和面板的加工制作检验记录;(11)幕墙安装施工记录;(12)现场淋水检验记录。

4结束语

最早出现的玻璃幕墙是在1917年美国旧金山的哈里德大厦,而真正意义上的玻璃幕墙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建成的纽约利华大厦和联合国大厦,我国第一个采用玻璃幕墙的工程是1984年建造的北京长城饭店。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建筑幕墙行业发展迅速,我国已经成为使用建筑幕墙最多的国家.幕墙工程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的设计方案较完整,单元式幕墙成为主导产品,国家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也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GB/T 21086-2007《建筑幕墙》.

[2]JGJ 102-2003《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

[3]GB 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4]GB 50210-2018《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标准》.

[5]其它国家相关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