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电气输配电线路运行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6
/ 2

试论电气输配电线路运行管理

王洪涛

国网临漳县供电公司

河北邯郸056000

摘要:为了保证各行各业用电的高效利用,电网企业需要加强输配电线路的运行管理,通过科学合理的技术手段做好输配电线路的维护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线路损耗,实现运行效率的显著提高。基于此,本文通过对电气输配电线路运行管理进行分析,探讨影响电气输配电线路运行管理的原因,在此基础之上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试论电气输配电线路运行管理

引言

输配电线路是电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输配电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运行状态直接影响到电力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输配电线路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并且输配电线路在安装时,针对不同的功能和区域内的安装方式不同,这就造成了输配电线路在日常工作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导致其产生故障,直接影响着电网系统的稳定性,因此需要对输配电线路在日常的运行过程中影响其安全运行的因素进行分析,探究日常运维中的问题,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从而提升输配电线路的日常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1影响电气输配电线路运行管理的原因

1.1配电线路施工不规范

输配电线路故障发生的原因很多,而且发生的频率很高,导致其发生的重要原因是施工准备工作没有提前规划,施工操作不规范,整个过程缺乏相应的质量管理、有效监控,施工工艺存在问题,进而造成诸多环节与技术标准不相符,小问题慢慢积累,在时间的推移下进而形成大问题,引发了配电线路中断故障。若配电线路由于负荷或者折旧而处于长期使用状态,便会导致维护不到位发生线路故障。

1.2自然气候因素

输配电线路的结构由内芯和外绝缘蒙皮组成,对内芯起绝缘和保护作用。它长期暴露在空气中进行输电工作,因此恶劣的气候会影响到它。在夏天雷电天气时,雷电在输配电线路周围出现,很有可能直接击中输电线路造成输电线路直接断开,还有就是雷电在输电线路周围发生时,雷电会影响输电线路内部的电场变化导致输电线路电压电流波动,影响电力输送的稳定性。还有就是大风天气对输电线路的影响,风力过大会使输电线路塔产生倾斜甚至倾倒,从而使得输电线路被拉断,影响电力的正常输送。北方的雨雪天气会在输电线路上结冰,当冰积攒过多时,输配电线路承载超过符合要求时就会导致其断裂,对输配电线路造成极大的损害。

1.3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也会带来明显影响,与线路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存在密切关系。人为损坏输配电线路的情况较常见,时常发生盗窃电缆的情况,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一旦出现以上问题,会增加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会威胁一线工作技术人员的人身安全。因此,需要加大对人为因素的控制力度,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1]

2电气输配电线路运行管理策略

2.1健全电力企业管理制度,提高检修维保频率

为了保证工作的协调,大修工作的顺利完成,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制定管理制度。(1)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对生产线关键节点进行安排和监督,并根据生产线操作规范制定管理制度,确保各项工作都在监督下进行,用户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安全性进一步提升,通过全面监控及时发现安全隐患,时刻保证线路运行的安全性。(2)制定严格的检修标准,提高检修频率。提高检修频率、做好培训工作,让管理人员具备安全意识、技术人员具备安全检修能力,严格按照企业制定的检修流程进行检修工作,对线路工程的不同部分进行定期检修。在检修时,要做好记录工作,分配合适的维修监护人员参与到检修工作中,定期巡检的同时也要随时抽查,制定合理的奖惩机制并做好考核评价工作,提高技术检修人员的工作意识。

2.2提高输配电线路设计的科学性

为保证输配电线路运行过程中的标准化和可靠性,应增强输配电线路的设计意识,安排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设计工作,减少不合理设计带来的不良影响。设计人员需要重视前期的调查工作,认真收集、整理相关的数据资料,为线路设计提供坚实基础。开展设计工作的过程中,应该重点考虑后续维护检修人员的安全,同时满足人们的用电需求。针对泥石流、山体滑坡发生概率较高的地区,应该在线路设计过程中合理运用防护措施。通常情况下,可以利用混凝土建造线杆的底座,有助于保证底座的稳定性和牢固性;分流设施也较常用,其作用是减少泥石流给铁塔及线杆带来的冲击;需要全面分析大风、雷击及温度等因素可能带来的影响,编制完善的输配电线路设计方案。

2.3注重材料质量控制,及时进行线路升级

输配电工程线路的输送性能取决于材料的质量。各种设备和材料构成了生产线的关键节点。为保证输配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应科学控制材料质量,及时完成输配电工程线路的改造改造。(1)合理更换低性能、低质量的设备与器材。电力企业应重视对输配电工程线路的检查工作,在线路改造方面增加资金投入,及时更换不合格的器材、技术落后的设备和不良材料,提高输配电工程线路的技术等级和质量标准,彻底消除线路潜在运行隐患,从根源上提高输配电工程线路的运行水平。(2)加快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和电力工程智能化建设。电力企业应通过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等,构建输配电与用电工程线路的故障预警机制,通过计算机实时监测输配电工程线路,一旦发生故障及时预警,并迅速确定故障位置,从而加快故障处理效率,保障线路运行安全。同时,应大力引进智能化设备与智慧型器材,对输配电工程线路进行整体技术升级,确保线路的输配电能力、负荷量和运行时间均能满足城市用电需求,提高输配电工程线路的负载能力,尽可能避免超负荷运载现象

[2]

2.4引入新技术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输配电线路的运行管理带来了良好的机遇,特别是在故障排除方面,可以引入新的技术手段,快速查找故障以及隐患,确保运行管理的稳定性。比如,可以在运行管理中融入计算机技术、5G技术、远程监测及传感器技术,实时在线监测输配电线路运行情况,当发生故障时能够及时报警,针对一些小问题可以实现自动化排除故障,促进输配电线路运行管理自动化、智能化发展。

2.5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自然因素是影响输配电线路安全运行和维护的重要因素。鉴于自然因素的影响,供电企业应加强对输配电线路周围自然环境的认识。首先是输配电线路的设计和安装,相关工作人员要深入了解周围的地理环境、气候环境,在输配电线路设计时,就需要对自然环境因素进行加强。例如:在针对防雷电时,在导电体的土壤中使用降阻剂,导电电缆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电缆。在防风方面,输配电线路塔在风力较大的地区要采用加厚材料进行安装,防止大风天气造成输配电线路塔发生倾斜。

2.6加强工作人员培养

输配电工程质量的根本提高在于电力企业工作人员素质的提高。电力企业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才能够通过专业化的技术培训来强化工作人员的专业程度,并向其灌输安全知识,保证工作人员具备基本的操作能力和安全意识,减少安全事故,规避安全隐患。在培训员工时,企业要制定考评标准,以员工实际表现和绩效评测结果为准,通过合理的奖罚机制来形成榜样效应,提高员工对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3]

结束语

输配电线路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正常稳定运行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保证输配电线路的正常稳定运行,需要供电企业及其工作人员多方面的努力、全方位的配合和努力,积极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处理问题,提高输配电线路应对故障的能力,从而促进电力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浩珉.做好输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维护工作的策略分析[J].数字通信世界,2020(12):197-198.

[2]曾庆荣.提高输配电线路运行维护与管理水平的措施探讨[J].技术与市场,2020,27(11):127-128+130.

[3]杨长安.探讨输配电线路运行维护和检修技术的应用[J].科技风,2020(15):197-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