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国际教育中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语用习得教学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6
/ 2

汉语国际教育中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语用习得教学研究

齐冰洁

  内蒙古师范大学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   010010

摘 要:汉语是中华民族的语言代表与文化精髓,但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理论则是从国外开始,这说明世界各国都在重视汉语与中国。然而由于这一理论的研究时间并不长,所以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研究程度不够深入,还需要不断地向纵深研究,才能使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本文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的认知进行分析,研究了语言学对第二语言教学的运用。

关键词:汉语言;国际教育;第二语言;语言习得;语言教学

在上世纪的八十年代中期,有人提出了认知语言学的概念,并作为一门新的学科得到运用。一般来说,认知语言学的概念可以从起语义范畴与认知语法两个方面进行解读,基于认知语言学视角下,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的概念进行解读,就可以加强其内容的具体化与形象化,使学习者更容易掌握其内容。而且汉语言作为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丰富的内涵与解释都增加了学习的难度,如果能够借鉴认知语言系统的理论知识,就可以寻求一个简单的学习途径。

一、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的认知

(一)不同词汇习得

汉语言中的词汇包括一般词汇和汉语词汇两种,前者是人们在交流与生活中必须的词汇,这类词汇的意思比较简单且明确,属于人们的日常生活用语,如“我们”,“你好”等,使用者可以熟练的掌握并应用,作为人们的语言交流,并且可以及时的给予回应;后者则是除了基本词汇之外的词语,应用的要求也比较高,通常是在母语词汇的基础上向外拓展,或者通过外部环境的刺激产生反应等等。从词汇习得的过程来看,属于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由于汉语词汇自身比较海量且具有明显的开放性,不会像语法一样有固定的规律,况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也会衍生出许多的新词汇,使得整体汉语学习进程会更加零散。而且汉语中有许多同音但不同意思的词汇,需要学习者逐步对其内涵加以区分,比如“jie shi”的拼音就包含“解释”、“揭示”、“届时”、“结实”等词汇,汉语的词汇学习并没有什么固定的规律,其内涵与外国人的理解方式也是不同的,尤其是古文的学习更加困难。生活用语中的“舅舅”、“舅妈”、“叔叔”等,在英语中是不做特殊区分的,通常需要根据交流环境来确定,至于学习者究竟要掌握多少词汇才能流畅使用汉语,就需要根据学习者的生活情况来决定,正确了解每一个词汇的发音、书写与汉语,掌握其中隐藏的情感,才能拓展学习者的认知空间。

(二)多义词习得

学习汉语的基础在于词汇的学习,掌握词汇才能掌握汉语交流的技巧,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看,学习者对词汇的掌握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可以将这一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词汇前加工、词汇提取及词汇后加工;认读和识别词汇的阶段则包括提取词汇与意义决策。随着划分的方式不同,但现代认知语言学家普遍认为词汇的词义提取是学习的主要方式,如果有些多义词的认知比较困难,则可以通过隐喻的认知来完成学习,而且词汇的多义词也并不是任意的,学习者可以联系上下文语境带入分析,就可以更好地掌握一词多义的含义。汉字属于象形字,构成了汉语言的复杂性,许多词汇的现代意义也是从其原始的意义引申出来的,为更好的掌握汉语,应从实际的学习情况中,将相同类型的词语进行归类,逐个进行学习,但尽量不要选择硬性记忆的方式,反而会容易使学习者的记忆混淆,对其学习语言的过程形成一种限制,可以先学习常见的词汇,再慢慢学习与之有联系的词语,逐个击破学习难点以后,使其变为有效的长期记忆。

二、认知语言学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词汇习得中的应用

(一)范畴与词汇教学

所谓“范畴”,就是人们对事物分类的一个心智变化过程,包括上位层次、基本层次与下位层次,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词汇习得过程中的应用,则表现为将词汇教学分为不同的几个等级进行学习,使其学习过程更具有阶段性。有基本的词汇教学是最简单的,可以为学习者提供最初的语言认知,基本词汇的形式较短且使用频率较多,所以非常容易被学习者所掌握,但是与下位范畴的学习对比来看,其地位可能要低一些,只能作为一个补充的学习部分,具体的词汇学习应当与统一范畴中的词汇共同学习。由此可见,汉语言中的词汇学习不能是孤立存在的,应当将其放置在语言环境中,让学习者去理解和尝试应用。

(二)隐喻与词汇教学

隐喻在生活中并不少见,即使在语言交流中也会频繁使用。尤其是隐喻可以达到多义词与各种意思之间的联系,帮助建立一层记忆的关系,大大提升学习者对词汇的记忆效果,使学习者更好的掌握多义词,同时也可以帮助学习者关注母语词汇,凸显出不同文化下语言词汇之间的文化差异,尤其是不同国家之间的生活方式也大不相同,隐喻能够表现出不同民族的独特交流方式,但是有些隐喻也存在共同性,比如在英语中的“fox”翻译成汉语是“狐狸”的意思,英语中也认为狐狸是聪明狡猾的人,汉语中也如此认为,这些共同的点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掌握部分汉语词汇。

(三)识解与语法教学

识解教学就是学习者对现实世界的主观认知,借助不同的语言形式可以做出不同的表达,通过识解的学习,可以帮助学习者了解到不同语言中的情感色彩,即从个体选择角度和语言本身的语言固定出发,至于如何选择语言表达的方式,则完全由学习者本身决定。比如在汉语言表达中,人们常会用相同意思的词汇加以补充和解释说明,这对于语言本身的固定意思是一种规范的表达方式,个体无法对其予以改变,那么学习者就应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词汇中,了解并认识到汉语言本身所具有的语言结构与情感态度,尊重这种固定的语法搭配并尝试应用。

结束语:

随着世界文化的不同交流与融合,学习汉语言在世界范围内引领一种潮流,外国人对汉语言的学习更加热衷,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词汇习得则成为新的研究课题。结合认知语言学的内容,推广汉语言教学的范围,是向世界宣扬中国文化的最佳方式。

参考文献

[1]艾士琦.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中的口语非流利现象[J].汉字文化,2023(07):91-93.

[2]马杜娟,王敏.语块教学法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介词习得的影响——基于“对、跟、给、为”的实证研究[J].语言教学与研究,2023(02):22-33.

[3]潘毓昉,雷莉.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的中华文化认同研究现状分析——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J].国际汉语文化研究,2022(00):137-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