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理念的旅游规划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6
/ 3

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理念的旅游规划

金雨萌

浙江大学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省杭州市,310000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提高旅游产业发展质量是旅游产业发展的重点。为提高旅游产业发展质量,需要明确旅游产业发展思路,优化旅游规划。全面质量管理理念是坚持以质量为中心的理念,如果将全面质量管理理念融入旅游规划编制中,就较容易确保旅游规划编制的合理性、适用性。为此,可以把全面质量管理理念作为旅游规划编制的中心思想,注重将旅游质量放在首要位置,以此为游客带来良好的旅游体验感,获得游客的青睐,从而促进旅游产业蓬勃发展。

关键词:全面;质量管理;旅游规划

引言

在当前我国旅游规划成果良莠不齐的情况下,这些法规把规范旅游规划的编制,而不是旅游规划的实施作为重点,希望借此提高旅游规划成果的质量。因此,它们的制订和实施可以纳入质量管理的范畴。现代质量管理学崇尚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然而,分析表明,我国旅游规划法规体系尚未实现对旅游规划质量的全面管理,因而有必要补充完善。

1全面质量管理和旅游规划的特点

1.1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

全面质量管理(TotalQualityManagement)源自美国,部分工业发达的国家均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在实践中各有所长,全面质量管理得到进一步发展。1994年,ISO9000标准将全面质量管理定义为全员参与作为基础,质量为中心,通过合理的规划确保使用者及本组织的成员收益,实现长期的成功管理。

有学者认为,质量控制应该由企业所有人员共同承担,解决质量问题不能仅着眼于产品制造过程,质量管理应贯穿于产品质量产生、形成和实现的全过程,且解决质量问题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不能仅限于检验和数理统计方法。在制造业的成功应用使得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传播。很多国家结合本国的实践对其进行了创新和发展,并对其应用范围进行了拓展。如今,全面质量管理已发展成为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在全球企业界和其他各类组织的管理活动中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

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大力推广全面质量管理。在此过程中,我国专家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提出了“三全一多样”的观点,即认为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必须达到全过程、全员、全面、多方法4个基本要求。“全过程”是说对质量产生、形成、实现的整个过程进行控制;“全员”是指组织的全体成员都投入到质量管理活动中去;“全面”是指质量的概念是广义的,包括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工作质量等方面;“多方法”意为综合采用管理技术、科学方法、专业知识进行质量管理。

1.2旅游规划的特点

旅游市场不断发展,旅游产品日益丰富,游客对旅游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旅游景区能够提供的旅游产品的质量可以在一定限度上决定旅游景区的兴衰。应在旅游景区生命周期的全过程,适时地改进旅游产品,使旅游地持续焕发活力。旅游规划的编制通常为跨度超过10年的规划,在编制过程中,需要对景区未来几年的发展进行指导。旅游规划过程可以应用全面质量管理理念。从客源市场及游客分析入手,以游客为关注焦点,策划适合景区的旅游产品,提出持续改进的机制;从旅游景区支撑体系的构建入手,以未来一定时期的需求为依据,以预防为主,保障景区未来持续改进的支撑动力;从旅游景区长期发展管理入手,发挥地方领导及景区领导的作用,构建景区管理平台,提出景区管理机制及落实措施,保障景区管理质量。

2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问题

2.1生态旅游相关主体参与度低

生态旅游规划与建设是生态旅游的核心。在我国,各级政府组织编制旅游发展规划,国务院有关部门、各级地方政府的旅游部门负责编制旅游专项规划,生态旅游建设也需要有关部门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后方能开工。但是,地方政府在生态旅游规划与建设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其他主体的参与程度明显偏低。

2.2生态补偿未发挥应有作用

生态补偿是指生态保护受益者或生态损害加害者,通过行政与市场手段,向生态保护者或生态损害受损者支付金钱、物质或其他非物质利益。生态补偿的目的在于矫正因经济社会发展引发的生态环境利益关系失衡。绝大多数生态旅游区地处欠发达地区,当地居民主要依赖于本地区的自然资源获取经济利益。生态旅游限制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以致当地居民的利益受损,若是当地居民的利益无法得到合理补偿,不利于生态旅游的长远发展。

2.3生态环境破坏的整治难度大

《宪法》、《旅游法》、《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野生动物保护法》、《自然保护区条例》、《国家级森林公园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从不同角度对生态旅游方方面面加以规定,生态旅游呈现数量大、层级多、零散化的立法特点。生态旅游本质上通过保护绿水青山,实现金山银山,但有些生态旅游项目片面追求经济利益,严重破坏生态环境,且整治难度极大。

3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理念的旅游规划编制的应用

3.1加快旅游产品升级

休闲度假旅游产品、观光旅游产品、文化类旅游产品、探险类旅游产品是旅游产品重要的类型,其中城市海滨精品民宿、温泉度假、冰雪旅游属于休闲度假旅游产品;自然风光、城市风光属于观光旅游产品;古建筑、民间文化旅游产品属于文化类旅游产品;蹦极、山地自行车、划独木舟、冲浪属于探险类旅游产品。丰富的旅游产品有助于满足游客对旅游的多样化需求。为凸显旅游的特色,展现景区的魅力,增强旅游对游客的吸引力,有必要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围绕旅游产业,加强旅游规划,促进旅游产品升级。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面临的工作压力逐渐增大。为缓解工作压力,人们希望能够放松自己的心情。休闲度假旅游产品为游客提供了一个放松身心的途径。未来,休闲度假旅游产将会得到更多游客的喜爱。为此,可以将开发升级休闲度假旅游产品作为中期旅游规划。同时,在开发升级休闲度假旅游产品的过程中,需要兼顾其他旅游产品的开发升级工作。在编制大理旅游远期规划时,可以将深化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发展作为旅游规划的要点,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优质的休闲度假旅游产品,不断提升休闲度假旅游服务水平。

3.2以预防为理念,构建旅游支撑体系

构建旅游支撑体系有助于为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可靠的支撑,保证旅游产业健康发展。而将预防理念作为旅游支撑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则能够尽最大可能预防旅游产业发展问题,确保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因此,应以预防为理念,构建旅游支撑体系。交通、停车场、住宿、购物、休息站、智慧平台、游客服务中心等是旅游支撑体系的重要构成要素,为促进旅游产业发展,可以基于预防理念,将这些作为构建旅游支撑体系的切入点。

第一,要依据旅游线路、现有的交通网,制订交通建设方案,为游客提供便利的交通环境。第二,要根据景区承载游客的数量、每年景区的游客数量、游客的出行工具等,确定停车场的面积,规划停车场地。同时,还要在建设停车场地时融入智慧理念,优化停车服务,便于游客与旅游公司停放车辆。第三,要根据景区风光、游客住宿需求等,加强住宿设计,为游客提供舒适的住宿环境。购物是很多游客的需求,也是旅游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为此,有必要做好购物场所的建设工作。一方面,可以结合景区位置、当地整体布局,建设大型购物商场,满足游客的购物需求。另一方面,要在景区开发购物街,为游客提供购物场所。为使游客感受景区的特色,获得良好的旅游体验感,可以开发与当地文化相关的产品,而购物街则可以摆放这些富有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第四,游客在旅游的过程中需要休息放松。而休息站则可以满足游客的需求,因此要积极建设休息站。其中,可以根据景区线路,明确休息站的位置。在建设休息站时,要做好休息站设施的建设工作,如做好座椅、饮水器等设施的建设工作。第五,随着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各个领域实现了智能化发展。在此背景下,有必要引入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科学技术,结合游客需求,构建智慧平台,为游客提供智慧化服务。第六,游客服务中心是专门为游客提供服务的地方,如果景区的旅游服务质量不佳,则容易影响景区的形象,难以赢得游客的信赖。为此,要高度重视游客服务中心建设工作。其中,需要完善游客服务中心设施,保证服务质量。与此同时,还需要加强培训教育工作,提高游客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以便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服务。

3.3以改进为理念,不断完善管理体系

在编制了旅游规划后,则需要落实旅游规划任务,加快旅游产业发展速度。为保证旅游规划实施效果,还需要将持续改进作为优化旅游规划管理的指导思想。通常情况下,会编制近期、中期、长期旅游规划。为提高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可以立足近期、中期、长期旅游规划,加强旅游管理。从近期旅游规划的角度分析,要做好近期旅游规划的梳理工作,明确近期旅游规划的方向、目标、思路,科学指导旅游建设活动;利用新媒体,开展景区的宣传工作,提高游客对景区的知晓率,以增加游客数量;建立健全旅游设施,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旅游服务;打造旅游精品路线,满足游客游玩需求;引进先进的技术,打造智慧景区;建立旅游改革试验区,为旅游产业的升级转型提供成功范例;做好乡镇旅游产业的开发工作,提高旅游产业综合发展实力。

从中期旅游规划的角度分析,搜集与旅游产业发展相关的数据、资料,分析产业发展趋势,优化改进旅游发展方案;深入挖掘旅游资源,挖掘旅游产业发展潜力,激发旅游产业发展活力;持续改进旅游产品,进一步提高游客对旅游产品的满意度;做好旅游品牌的建设工作,打造特色的旅游品牌,增强对游客的吸引力;做好旅游城市的建设工作,提高城市发展水平,促进旅游产业健康发展;在发展旅游产业的同时注重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从长期旅游规划的角度分析,积极推进旅游城市、旅游乡镇、旅游景区、旅游产品、旅游设施、旅游服务等各个方面的建设活动,完善旅游产业体系,强化旅游发展质量。在落实近期、中期、长期旅游规划的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情况,科学改进工作,保证管理质量,更好地提升旅游产业发展水平。

3.4以创新为理念,加强保障机制建设

为保证旅游产业发展效果,可以创新为理念,加强保障机制建设。第一,人才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动力。为此,有必要引进人才,组建高质量的人才队伍,共同研究旅游规划编制方法、手段,提高旅游规划编制水平,便于科学开展旅游产业的开发建设工作。第二,与旅游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优化旅游产业发展机制,借助旅游企业的力量,优化发展旅游产业。第三,做好景区经营管理工作,完善景区经营管理制度,规范经营管理工作,提高经营管理质量。第四,建立健全旅游市场监管机制,科学管理旅游市场,保护消费者的利益。第五,做好景区防火防灾设施设备的建设工作,以此保护景区以及游客、工作人员。第六,动员村民参与景区建设工作,凝聚村民的智慧,汇聚村民的力量。第七,建立旅游资源属地化管理制度,做好旅游产业管理工作。总而言之,有必要从各个方面做好旅游产业保障机制的建设工作,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可靠的支持,促进旅游产业升级转型。

结语

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对旅游规划具有指导意义,可以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对规划内容进行完善,应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提升对全面质量管理的运用。

参考文献

[1]张雅菲.生态旅游规划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22(5):147-150.

[2]陈国生.旅游规划编制的全面质量管理[J].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4(5):22-27.

[3]丁黎明.乡村旅游全面质量管理探索[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4(11):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