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设计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5
/ 2

古建筑设计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师曦

天水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甘肃天水  7410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多元文化的入侵,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一定冲击,其中包含中国的古建筑。中国古建筑是古人建筑智慧的结晶,饱含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将古建筑设计应用到现代建筑设计中,可以使中华传统文化得以有效传承,也丰富了现代建筑设计思想,促进建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本文以建筑设计为研究对象,分别分析古建筑设计与现代建筑设计的特点,并谋求二者可融合发展的有效应用策略。

关键词:古建筑;现代建筑;建筑设计;应用

引言:中国古建筑思想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建筑技术也高度成熟,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历史的沉淀,展现了各个朝代的独特风貌,蕴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与文化意义。而且一些建筑设计特点、建筑思想指导至今对我国建筑技术的发展都具有积极的影响,因此,如何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应用古建筑设计特点,实现建筑设计的多元发展,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古建筑设计的特点

(一)建筑材料

古建筑的建筑材料一般以木材为主,这可以从很多古代建筑中得以体现。无论是古代的房檐、屋梁、台基、山墙等,都应用了木制材料,该材料具有一定的韧性,可以进行多种功能的有效连接,还可以在木制材料上进行图案的雕刻与浓墨重彩的粉饰,以此增加其美观性,充分展现我国的传统文化。但也具有一定的缺点,易燃、易腐蚀等,不利于长时间的保存。

(二)建筑思想

古建筑设计变现更多的是建筑的美观性与人文性,美观性包括建筑设计的美化,古建筑设计精致,建筑内各个结构元件的细节设计都具有丰富多彩的绘画、雕刻、书法工艺美术等,共同构成建筑整体的多姿多彩,美轮美奂。人文性指的是古建筑多以庭院为主,并结合中华传统文化逐层渐进,具有一定的空间感与视觉感,在布局上具有一定的层次性、主次性与中心对称性,建筑突出重点,具有严格的格局设置,体现了古建筑的人文特征。

二、现代建筑设计特点

(一)建筑材料

现代建设中最常用的建材是钢铁,最常用的建筑物结构类型是钢筋砼建筑,一般是由以钢材增强的水泥构成的框架,承重屋的主体建筑一般由钢筋混凝土建成。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运用得非常普遍,主要是因为钢筋混凝土的耐腐蚀、耐高温、抗震性等优点,而最明显的优点就是它的可塑性,因为它能够利用不同模板去塑造不同形状,做成不同类型的建筑细部构造,来满足建筑需要。

(二)建筑思想

现代建筑追求的是功能化。现代建筑多以楼房为主,楼层越盖越高,人们对楼层的安全也越来越严苛,所以现代建筑设计一切以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为前提。在建筑材料上选择防火材料,在建筑结构中加入防火系统与灭火装置,实现了建筑整体的安全与人民生活的便捷。

三、古建筑设计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有效应用策略

(一)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应用古建筑材料

传统的古建筑多以木质材料为基本构架,是柔性构造,还含有砖块、泥瓦等接近于天然的建材,具备一定的观赏性和自然融合属性;而现代建筑则是使用钢筋水泥等建筑材料,再加上一些其他钢铁类型的建筑材料,主要是为了保证房屋的稳定性,是刚性构造。在现代建筑中恰当应用古建筑材料,既可以保证建筑主体的安全性,又可以赋予现代建筑传统精神文化意义,从而增加了现代建筑的审美体验。例如,现代建筑在柔性结构设计时,包括窗檐、楣檐等,就可以采用具有防水、防火特质的木质材料,并采用古建筑中榫卯工艺,进行组装,还可以在其中设计多种文化图案、艺术雕刻等,增添现代建筑的古典审美气息。

(二)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融入古建筑色彩、符号

现代建筑充斥大街小巷,整体结构单一、设计乏味,建筑与建筑之间没有任何可以区分的标识,失去建筑的生命力。因此,为了表现现代建筑的特色,加强现代建筑设计的标识感,可以在现代建筑中融入古建筑设计的符号及色彩。

古建筑设计符号与该建筑的历史文明息息相关,如,直棂窗,是唐朝的建筑特色,会在窗棂上纹有龟锦纹及花纹繁密的球纹等。还有镂空花窗、朱红色大门、石雕、砖雕、木雕等古建筑符号,都体现了一定时期的历史文明与当时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因此,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就可以将古建筑的符号元素进行整理加工、简化升华、去粗取精等一系列过程,再结合实际建筑特点进行有机融合,也可以直接进行结合,更能凸显建筑特点,展现文化特质,强化现代建筑的文化属性,增添现代建筑的文化气息。

建筑中的色彩应用也十分讲究,现代建筑色彩简单统一,强调整体的协调,多以白、灰、黑为主,古代建筑中的色彩则多采用红、黄、白等,体现了人们美好的祈愿,且具有一定的文化意义。古建筑中的红色,又称中国红,在建筑中多为朱砂制成,常应用于宫墙、大门、柱子中,象征高贵与权威。将古建筑中的红色元素融入现代建筑中可以增强建筑美感与文化底蕴,如,现代建筑上海世博会的中国馆就采用红色元素,将其运用在柱子建筑中,向世人展现了中华传统建筑特质,营造了热烈的文化氛围,还为建筑添加了高贵与威严,是中华建筑文化强有力的文化输出。

(三)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加入古建筑空间设计

现代建筑在设计中考虑更多的实用性,且当今社会土地资源珍贵,人口发展迅速,因此,现代建筑空间感的体现主要在纵向空间的蔓延,也就是说,楼层越盖越高,而为了节约土地资源,很少在横向空间有发展。而古代建筑受建筑技术限制与人们的思想文化,一般都是庭院式建筑,且庭院内还有假山、凉亭、阁楼等单体建筑,加强庭院的多重空间感,增强院落的观赏性。此外,古建筑在空间设计上还讲究中心对称,通过对称、对比的手法,将重点建筑置于整体建筑空间布局的中轴线上,其余次要建筑分列两边,就要保证建筑空间重点的突出,还要保持严格的建筑空间格局与空间分布的均衡性。

中国古典建筑最具空间特点的当属庭院建筑,庭院是通过多重房屋的围合建筑而成,饱含中国人民的传统人文思想与审美意识。在房屋围合的建筑空间内,造就了密闭却又温馨自然的庭院,使得生活在其中的人民性情温顺、家庭和睦,也逐渐形成了既普通、又传统的生活形式。庭院建筑空间设计最令人神往就是其背后蕴藏的人文精神,围合的空间不仅为人们构建出最基本的物理防护,还增加了人与人之间沟通交往的舒适感与居住的归属感。然而,当今社会的小区空间设计格局单调,没有层次感,结构统一,不具观赏性,更欠缺违和感。在现代楼盘建筑设计中加入古建筑庭院空间布局设计,恰当营造围合空间,培养人们的庭院人文精神,并打造中心对称整体建筑格局,加强建筑的美感,还可以在小区空间内加入假山、亭台的空间隔断建筑,营造空间的层次感,增强小区的文化艺术氛围,可以有效给予小区人民更好的居住体验,实现对美好生活的祈愿。

结束语:现代建筑虽然得益于社会经济技术发展得到了大范围的扩张,但整体上缺乏美感与文化属性,而古建筑文化底蕴丰厚,兼具多重审美体验吗,二者的有机融合可以实现建筑功能、美观、文化上的共同发展。因此,可以将古建筑中的建筑材料、建筑符号、建筑色彩与建筑空间设计等元素应用到现代建筑设计中,加强现代建筑的文化底蕴,丰富现代建筑的文化表达,增添现代建筑的审美体验,提高人民的居住体验,促进现代建筑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芝曦. 探讨现代建筑设计与古建筑设计的融合[J]. 城市建筑空间,2022,29(09):182-184.

[2]刘凯. 论如何将古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完美融合[J]. 居舍,2022,(19):76-78.

[3]唐晓雯. 古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探索[J]. 美与时代(城市版),2022,(02):26-28.

[4]王一媚. 现代建筑设计与古建筑设计的融合路径[J]. 智能城市,2021,7(12):37-38.

[5]陈一鸣. 论现代建筑设计与古建筑设计的相互融合[J].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1,(03):94-95.

[6]王健尧. 中国古建筑抗震设计理念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J]. 城市建筑,2020,17(07):196-198.

[7]汪文浩. 试论古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J]. 门窗,2016,(07):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