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施工质量影响因素及控制方法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5
/ 2

市政道路施工质量影响因素及控制方法分析

孔维星

身份证号:330727197903245217

摘要:市政道路工程不仅仅能够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帮助,有效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还能够推动当地经济增长。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提高市政道路施工质量,保证施工单位在日常运行中能够自己认识到施工质量控制作用,并且明确市政道路施工质量影响因素,只有这样才能够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以此来让市政道路工程更好发挥作用。

关键词:市政道路;施工质量;影响因素;控制方法

前言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不仅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还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国的生活方式。城市化在发展的过程中增加了大量的人口,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对城市基础设施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想满足人们的要求就需要认真做好施工工作,提高市政道路工程的地位。

1市政道路施工工程质量的影响因素

1.1工程造价的评价方法

现在市政道路工程在进行推广工作的时候主要以公开招投标的形式来选择合适的施工企业,但是因为评价方式和施工企业单位报价的问题,有时会出现低于合理价格的情况发生。还有的施工企业为了在施工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经常会存在偷工减料的情况发生,这个时候就需要借助到合理的评价方式来保证市政道路施工的质量。

1.2施工技术应用以及管理工作人员的监督

市政道路建设和施工工程中意义最大的就是施工技术和现场的管理人员。施工技术的选择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市政道路施工工程的质量,除此之外,施工现场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也会给市政道路施工工程带来一定的冲击。

1.3施工现场材料质量和施工设备的质量

市政道路施工材料在选择的时候一定要根据施工的要求来进行选择。同时施工设备的质量也会影响到市政道路施工的质量。

1.4施工方法及施工作业环境的影响

施工方法的选择会直接影响到施工的质量,例如:市政道路施工的时候热拌渐青不仅会给施工工作人员的健康带来影响,还会污染环境。施工作业环境的不同也会影响到施工的质量,为此,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的选择应对的措施。

1.5施工各个环节带来的影响

施工各个环节的影响主要包括:施工工程勘测设计的环节,市政道路施工在开始之前,设计部门要根据要求设计出符合实际情况的设计方案,设计方案可以为整个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带来保障;工程施工环节,施工在进行的时候只有严格按照施工顺序才能进行工作,任何一步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施工的质量;施工工程的验收环节,市政道路施工在完成之后要及时的做好验收和评定工作,然后把验收和评定的结果上交给相关部门,这样就可以最终确定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是否更加符合要求。

2提高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对策

2.1提高市政道路质量管理的精细化程度

(1)PDCA循环法。此项方法的主要内容为确定好合理的目标,质量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工程项目施工作业与养护阶段的质量控制要求与特征,确定适宜的核心质量管控目标。对于工程的质量管控,主要包含了下述几个阶段: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Act(处理)。经过这几个阶段的循环进行,能够有效达成设定的质量管控目标。(2)三阶段控制法。此方法比较注重分阶段管理,有着十分清晰的精细化管理特点,比较适用于市政道路质量管理。在此方法下,需要综合市政道路工程特征以及具体状况,科学地划分出多个质量管控阶段,即涵盖了事前、事中以及事后质量管控三大阶段,同时还应当创建以全生命周期为基础的质量管控体系。在此之中,事前质量管控主要是需要制订详尽的质量控制方案,在此方案制订过程中应当以工程施工特点为基础;对于事中质量管控,主要内容是对工程质量以及施工效果加以管控;事后质量管控的内容即为评定工程质量管控效果,对于与预期目标存在偏差的质量缺陷予以调整。

2.2充分发挥监理部门的作用

在施工作业中,监理部门应当实施合理的规章制度,要让施工活动更加具有规范性、标准性,充分做好质量管控的有关工作,保障施工质量符合相应标准。一方面,应当按照国家颁布实施的有关法律、规范、条例等,制定出严格、缜密的质量管控工作准则,以在开展质量控制工作之时,能够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也让工程质量管控工作朝着制度化、规范化、合理化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应当严格依照施工流程处理各项事务,对于每一工序、每一结构体系、每一关键项目的工作任务的开展实行全面监控。要积极应用各种先进的科学测量设备,做到以数据为依据,而非一味强调经验,这样也能避免出现各种错误操作和保障施工作业的有序开展。在进行质量管控时,需要在工地内设置专门的试验室,以确保试验检测工作能够独立地进行,使得检测结果更加真实、可靠。同时还要对施工单位的检查数据依照规定频率实行定期抽检与复检工作,为了使工作效率有所提升、减少此环节的费用支出,也可以视情况安排施工管理人员对施工企业的试验检测工作实行全程性的旁站监督。而对于监理单位而言,应当全程参与材料购置工作,从市场调研、供货商选定、材料运送、入库、储存保管、领料使用等每个环节,都应当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能够符合国家规范要求,保证材料的选取与工程建设特征相匹配。

2.3选好施工工艺

(1)路基施工质量管控。在进行填方路基施工之前应当开展填方试验,以得到相关的技术参数,并以此作为此种填料施工的重要依据。施工单位在进行填方路基施工之前,应当先把地表杂物清理干净,并使用平地机将其处理平整,然后使用压力机实行填方前的压实处理,对于松铺厚度需要进行严格把控。路堤分层填筑质量是确保市政道路整体路基质量的关键因素,应当严格依照国家规定控制每一层填石的松铺厚度,每一层碾压结束之后都要通过检查确认合格之后才能进入下一阶段。挖方路基则需要依照设计横断面和边坡坡度规定由上至下逐层进行开挖。当边坡开挖施工结束之后,还要立即进行排水,以免雨水将边坡冲垮。(2)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管控。为确保水泥砼混合料配比的合理性,要求单位水泥用量不得超过300kg;施工作业时需要对砼的坍落度和水灰比按照施工条件的差异来做出合理调节;按照骨料类型、最大粒径、级配以及使用的外加剂开展相应试验,以此确定最佳砼单位用水量;有效把控好砼路面的切割时间,通常需要在抗压强度不低于10MPa时才能进行切割,当砼路面浇筑结束之后,应当立即用潮湿材料对其表面进行覆盖,并定时浇水加以养护。

2.4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

市政道路施工公司应当实施健全的岗位责任机制,并为作业人员定期提供专业的道路施工技术和安全意识培训,有效提升作业人员的整体素养。作业人员的综合素养高低将会直接影响到市政道路工程建设质量,所以,为了确保作业人员综合素养能够充分符合实际施工需求,在正式施工之前,应当对重要的施工人员实行对应的技术能力和素养水平考察,在通过考察确认符合要求之后,相关人员才可以入职参与施工。同时,还应当对职工实行责任制管理,有效确保作业人员在实际施工中按照有关条款规定开展各项操作。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定期对作业人员实行技能和素养的抽查,对于不满足市政道路建设要求的要立即安排其离岗。此外,还应当对作业人员的工作环境加以改进,提升工作待遇水平,以此更好地激发出每位职工的工作热情,让其能够在更为舒适、宽松的工作环境中以更高的效率、更好的质量完成自身的工作任务。

结束语

总之,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是不同的,这就要求施工单位在实际操作中采取有针对性的施工技术、设备等工作,从根本上强化质量。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创造更好的市政道路工程,促进城市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义.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J].居业,2021(08):159-160.

[2]杨玉俊.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控制措施[J].大众标准化,2020(21):175-176.

[3]周操.论加强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措施[J].决策探索(中),2020(0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