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林业病虫害防治措施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5
/ 2

青海林业病虫害防治措施分析

万玛南杰

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麦秀林场,青海  黄南 811300

摘要:有效防治病虫害是林业发展的重要基础。青海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因独特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使得青海林业病虫害呈现出明显特征。文章简要分析青海林业病虫害的特点,坚持因地制宜、生态优先的基本原则,从完善病虫害监测体系、加强林业防治、积极推广绿色防治三大方面阐述青海林业病虫害防治措施,旨在为青海林业的健康、稳定与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方法。

关键词:青海;林业;病虫害防治

营林造林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近年来,青海地区发挥林业发展的综合效益,坚持维护生态底线,以林长制为支撑高质量推进林业改革、发展、稳定等各项工作,并新增3家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将新创建4个省级“森林城镇”。青海省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显示,全省林地面积460.36万公顷,在林业事业发展中是西安了“量与质”的新跨越。但在林业发展过程中,病虫害依然是威胁林业安全性的关键因素。如何结合青海地区自然环境、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把握好病虫害发生、发展特点,坚持因地制宜与生态优先的原则有效防治病虫害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青海林业病虫害特点

青海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貌复杂多样、地理位置特殊,其林业病虫害呈现出鲜明特点:其一,病虫害范围较大,区域性特征较为明显。青海省虽然针对林业病虫害制定一系列政策,但部分地区防治手段较为滞后,病虫害发生后并未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病虫害蔓延、扩散速度较快,加之部分林地林分组成结构简单、生物多样性不足,导致其抵御病虫害的能力、自然恢复能力较差,很容易导致大面积林地感染病虫害,甚至会出现林木大面积死亡,且在不同地区病虫害的危害程度也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其二,病虫害种类较多。青海林业病虫害呈现出种类多、季节性的特点[1]。青海林业病虫害中除原生地病虫害之外还包括外来病虫害,其中许多种类,包括某些危险性病虫害能够随人、调运植物及其产品而传播、蔓延,病虫害传入青海省其他地区后会危害当地树种的正常生长发育,导致病虫害的覆盖范围更大,防治难度也明显提高;其三,病虫害发生频率加快。青海林业病虫害除覆盖面广、传播快速、危害性大等特点之外,还具有病虫害频发的特征,近年来病虫害成灾周期间隔较短,每年可发生2至3次,个别种类的病虫害顽固且难以去除,在天气、地理环境、自然环境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导致林业病虫害呈爆发式增长[2]

二、青海林业病虫害防治措施

(一)完善林业病虫害监测体系

青海林业病虫害发生、发展特点决定了病虫害持续性、跟踪式监测的重要性。在现代信息、科学与通信技术的支持下,林业病虫害监测效果明显提升,逐步构建起现代化、常态化的病虫害监测体系,除了林业相关人员定期进入林地开展苗木检疫、病害与虫害林木检查等工作之外,还应当打造信息化病虫害监测平台,主要包含卫星遥感+无人机监测模块、地面设备、地面巡护、AI智能分析。当林木感染病虫害后,其叶片水分与叶绿素含量明显降低,反射率也降低,卫星遥感技术可以捕捉较为微小的反射率变化,划分临朐病虫害程度等级。无人机搭载多光谱照相机能够敏锐识别林木枯死、变色等异常情况,实现对林木的动态化监测。与此同时,地面设备与地面巡护可以支持林业管理人员借助手机App、摄像头等设备监测林地物种信息,提升病虫害监测工作效率[3]。除此之外,AI智能分析模块可以结合历史数据、对林木生长趋势的了解等预测病虫害高发时期、危害程度等,从而为林业病虫害防治提供可靠依据。

(二)加强病虫害的林业防治

病虫害的林业防治措施是指以病虫害与森林生态间的辩证关系为基础,以营林技术为主要措施,以预防为主为基本原则,消除不利于林木生长的因素,通过增强树势、改善立地条件、增强林间通风与光照、保持林间卫生环境良好、合理控制林分密度并积极营造混交林等方式提升林木对病虫害的抵御能力。病虫害林业防治措施为:适地适树,即结合青海省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气候条件等选择适应性强、经济效益高、抗逆性强的树种,如马尾松、枸杞等,以此预防与减轻病虫害对林木的危害;良种壮苗,即在播种前通过浸种等方式做好种子处理,消杀种子内的病菌残体或虫卵。若采用扦插等方式栽植林木,则需要选择无病虫害、长势强、根系发达的苗木,以此提升林木对病虫害的抵御能力;营造混交林,混交林具有较强的维持生态平衡的能力,能够让森林生态有较强的自我恢复能力,且在混交林中发展林业复合经济,栽种农作物或养鸡,可以增加食物链条的环节,形成较为稳定的生物群落,也可以起到防治病虫害的作用;森林抚育,即通过肥水管理、抚育间伐等措施增强树势,改善林间环境,有效控制虫口密度并防治病虫害[4]

(三)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治措施

青海省春季干旱少雨、大风天气频发,病虫害扩散速度加快且覆盖范围延伸,青海云杉、桦树天然林、人工杨树林等受到病虫害的威胁较为严重[5

]。传统病虫害防治手段下,化学药物用量较多并容易渗透至土壤与大气中造成环境污染。因此应当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积极推广绿色无污染的绿色防治措施。下表1为青海林业主要病虫害及其生物防治方法。

表 1  青海林业常见病虫害及其绿色防治措施(部分)

病虫害类型

防治方法

木虱

植物源杀虫剂——0.3%苦参碱+吡虫啉/噻虫嗪;黄板、性诱导剂、杀虫灯

瘿螨

修剪病害枝条以减少瘿螨传播源头;林间投放捕食螨

蚜虫

秋冬季节在树干基部刷白;冬季刮除或刷除树皮上密集越冬的卵块;黄板诱蚜

蓟马

蓝板诱杀蓟马成虫;铲除林间杂草并焚烧以破坏蓟马栖息场所

根腐病

注意排水以降低土壤湿度;挖除病株与树桩残根;使用木霉菌对疫霉菌、轮枝菌等生物制剂

三、结论

青海林业病虫害具有范围大、种类较多、发生频率较快的特点,会严重危害林木正常生长发育并阻碍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应当将病虫害监测作为防治起点,借助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构建病虫害监测平台。同时通过营林技术的应用增强树势、提升林木对病虫害的抵御能力,并积极推广绿色防治措施,为青海林业的健康、稳定与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吕海光,杨泰然,唐卫益.林业病虫害绿色防控方法研究[J].河北农业,2023(01):65-67.

[2]周亚平.青海省林业病虫害防治措施及对策[J].种子科技,2020,38(15):89+92.

[3]鲁忠梅.青海林业病虫害防治措施[J].现代园艺,2020,43(10):59-60.

[4]马玲.青海省林业病虫害的发生特征及防治对策分析[J].农家参谋,2020(16):111.

[5]俞青娟.青海地区林业资源建设问题及解决措施浅析[J].南方农业,2020,14(03):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