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情境下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设计与实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5
/ 2

基于情境下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设计与实施

吴彩华

福建省南平市政和县岭腰中心小学 323800

摘要:对于小学语文的教学来说,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作为重要的核心素养之一,十分值得教师的关注和思考。在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主要任务是要能够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的思辨想法、创造性学习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而以“学习任务群”为主的教学设计正好能够完美地符合这一教学要求,在学习任务群的建设过程中,情境性作为一种具体的教学形式,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真实感。在本文中,首先从当前小学语文发展的现状入手,之后指出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设计与实施基于情境下的学习任务群,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得到真正的提高,实现人生的价值。

关键词:学习任务群;情境;设计与实施

引言:在2022年出台的课标中,提出了“任务群”这一教学概念,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新的引领。对于小学语文来说,各环节的知识内容之间都有着一定的关联性,所以学习任务群的落实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小学语文。在落实学习任务群的过程中,要借助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将生活与知识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和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最终在语文课堂中实现真实性学习任务群的构建,进一步提高学习的效率,巩固学到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发展的现状

1.课堂内容形式单一,无法构建学习任务群

有许多小学的语文教师在课堂的内容和形式设计中,仅仅是机械性地教导学生单独的知识,没有做到将知识串联起来形成学习任务群。比如要在课堂中要进行诗歌方面的教学,部分语文教师仅仅教导单首诗歌的内容,没有将其与学生的实际学习生活联系起来。最终产生的后果就是学生只能进行单方面知识的学习,无法形成良好的联想学习能力。在这样的情况下,只有加快推进基于情境下的小学语文任务群,才能更好地提高小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

2.教学内容与实际情境的关联性不强

目前仍有许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是照本宣科地讲解书上的知识,不对学生进行实际情境的关联性引导,这样会导致学生对于较为抽象的语文知识仅仅只能产生一个模糊的印象。还有的教师虽然在教育过程中对语文知识进行了情境联想,但是却不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比如让小学生想象办公室、工作间这种不符合实际认知的情境,这种情境的联想也无法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辅助,不利于促进语文课堂的学习有效性和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巩固。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设计与实施基于情境下的学习任务群的策略

1.把握小学语文教学中学习任务群的情境源头

如今的小学教科书主要从人文主题与语文元素两条路线并行的方法进行编写。同时每一个单元都是基于小学生的语文能力,为教学设置了十分明确的语文元素,这些就是教师在设计教学中的任务群时必须关注的专业知识。语文教学中的人文主体是对整个单元教学内容的总结,并且是教师在教学中真正实现语文元素融入的情境源头。正因如此,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扩大自身的事业,掌握人文主题与语文元素,注意情境源头的落实,有效地实现学习任务群这一教学策略。比如说,在进行课文中的古诗单元教学时,教材的编者所设置好的语文元素是“回溯时间,探寻古代,传承文化”等,这些语文元素也就要求学生能够真正沉浸在古诗之中,并且能够在学到的诗词中感受到诗人想传达出来的感情,将古诗词之中所蕴藏的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如果教师仅仅知识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不通过情境与学习任务群开展教学,会让学生处于一个被动地接受内容输出的地位,无法真正地发挥在学习中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基于情境设计学习任务群,首先要引导学生通读课文内容,适时将相同作者的不同文章进行练习,锻炼学生精读课文和感受作者思维的能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认知情境;其次,在学生进行一定数量的课文学习之后,教师要按照学生实时的想象能力,为学生布置对应的作业训练。在得到学生的反馈之后,整合学生出现的问题,再次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法,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新的情境起点;最后,教师要从全局单元进行思考,为学生设计出相互联系的知识网络,真正发挥出学习任务群对于学生的知识串联作用。

2.构建小学语文教学中学习任务群的逻辑关系

教师要创建小学语文基于情境的学习任务群,不能仅仅依靠表面的气氛营造,而是要完成任务群内部的固有逻辑。也就是说,教师要创设学生可感知到的情境,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问题,获得学习经验,在出现错误之后及时进行反思,最终使学生的个人学习能力得到充分的提高。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教师在基于情境的学习任务群设计中,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明确对学生的学习要求。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所以教师要做出明确的学习指令,让学生易于理解,知道自己应该完成怎样的学习任务。比如说教师在进行阅读作业布置时,要为学生明确阅读的重点内容,而不是仅仅告诉学生阅读某一部分;二是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学习资源。对于小学学生来说,与实际生活关联性较强的学习资源更加易于他们理解,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的时候就要从实际情境出发,避免出现小学生无法理解的内容。在优秀的学习资源的引导下,学生才能够真正实现对知识的掌握;三是教师要明确对学生的评价标准。在教育中,学生与教师的互动除了课堂之外,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非常重要。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一定要明确评价的标准,比如说以上课的积极度、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以及最终考试的成绩结果进行多维度评价,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得到真实的反馈,再根据反馈改进自身的学习方法。教师通过构建小学语文教学中学习任务群的逻辑关系,可以从多角度把握学生学习情况,最终实现教育效果的大幅度提高。

结束语:综上所述,要真正在语文教学中落实学习任务,一定不能脱离情境,不然会在教学中产生虚有其表的结果。在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的设计和落实中,相关教师必须紧紧围绕实际的教学内容,从多元化的情境角度引导学生对课堂内容进行思考和学习,从而让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通过基于情境下的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建设,能够让语文教师更新自身的教育教学体系,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更加高效的课堂,最终实现学生的语文学科能力和个人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陆学玲.基于情境的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设计与实施[J].教学与管理,2022(35):46-49.

[2]陈立苹.发展型学习任务群下小学语文读写教学的情境创设[J].新教师,2022(11):41-42.

[3]朱勇.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教学策略研究[C]/课程教育探索学术论坛论文集(六),2022:323-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