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跤运动教学中力量训练方式的有效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5
/ 2

摔跤运动教学中力量训练方式的有效运用

李凤斌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竞技体育学校  黑龙江 牡丹江157000

摘要:摔跤运动属于一种竞技比赛,在比赛的过程中常常伴随着较为激烈的进攻动作,在中学体育课程中开展该项运动,更是要求学生有较高的身体素质,力量素质则是最基本的体能素质之一。基于此,本文章简要阐述了开展力量训练的重要性,随即提出在摔跤运动中进行力量训练的方式,旨在培养学生的最大力量,绝对力量以及相对力量,在摔跤运动中体验竞技体育的快乐。

关键词:摔跤教学;力量训练;应用分析

引言

摔跤运动是直接对抗性项目,是两人徒手搏斗,克服活动阻力,破坏对方的平衡而将对方摔倒或者将平爬跪在垫上的对方翻转,提抱起翻转而得分战胜对手。力量是摔跤运动员的基础,没有力量,就掌握不了技术,就抱不起、摔不动、翻不动也拉不动对手。双方运动员在同样的技术条件下谁的力量大谁就占优势,谁就可能取胜。当前,摔跤专业在当前的学校领域中应用还并不广泛,有一定的成效,但影响力还不够。积极面对在实际应用环节中存在的问题,注重加强相关教育人员对学校领域开展国际式摔跤的重要性的认识,根据当前教学目标的实际情况丰富国际式摔跤教学内容,有利于促进传统民族体育的发展。

1我国摔跤发展的主要困境分析

1.1提升民族文化保护意识

摔跤运动在发展历程中,与人们生活习惯、地域特色相融合,已经形成具有自身魅力的一种文化特性。随着摔跤在我国的发展中,不断的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使摔跤运动能够在高校中不断的为后人造福形成一种新的运动文化。提升摔跤运动的文化保护意识,通过挖掘、拓展、整理摔跤运动,加强摔跤运动的宣传力度,可以将摔跤运动不断的发扬光大,并不断的发展到高校中去。同时树立摔跤运动保护意识,增强人们保护意识,进而促进摔跤运动的传承。

1.2、借助新媒体弘扬文化

摔跤运动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种文化,为了能够增强人们的认同感,需要加强宣传力度。自从信息时代的发展,新媒体为推广摔跤运动的传承以及方便大众参与到国际摔跤运动中,定期开展社会性质的摔跤比赛,并将比赛通过信息技术记录下来,通过互联网平台构建摔跤运动板块,将视频发送出去让热爱国际摔跤运动的人们通过观看热爱与了解摔跤运动。

2摔跤运动教学中力量训练方式的有效运用策略

2.1爆发力训练

爆发力是指学生在最短时间内有效展现自身肌肉力量的能力,爆发力同时具备了力量与速度的双重特点,力量与速度均会影响到爆发力的强弱。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应创新热身、放松运动方式,依据不同学生的认知发展、身体协调性与运动能力,基于提升其身体素质这一根本目标,使训练内容更具趣味性、针对性与有效性。让学生感受肌肉的放松,唤醒其运动热情,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比如,可以融入游戏教学、促进同伴互动、密切师生交流,以便及时发现训练问题,合理安排课后的训练计划,助力学生提高自身运动水平。在摔跤实战过程中,不仅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还需要具备以下的能力:机会把握、节奏带动、主动权获取、规则履行。第一,摔跤运动进攻猛烈,双方学生都想第一时间获取进攻的主动权,把握对抗过程中的进攻机会、防守机会和反击机会尤为重要。第二,要保持自身的进攻节奏,既要节省体力,又要干扰对方的进攻节奏,从而在“节奏”上获得优势。

2.2优化教育理念,提升能力

最大力量主要是指人体肌肉在收缩过程中呈现出的最大力量。为使青少年具有体育核心素养,促进体育训练的有效开展,教师应优化教育理念。需认识到学生才是教育活动、体育训练的主体,针对不同运动水平、领悟能力、身体素质的学生,应展开差异化训练。例如,教师可结合学生反应能力、速度与耐力,使身体素质好、运动意识强的学生完成难度相对较高的训练任务;面对体能素质有待加强、存在惰性的学生,应加强教学监督,避免枯燥训练,促进生生合作,使其相互加油、打气,完成训练任务;面对学困生,则需加强引导,教师应与学生一同训练,认可他们的进步,在同伴督促、教师指导中,使学生逐渐掌握运动训练的技巧,养成每日坚持锻炼的习惯,使其提升自我认识,感受运动带来的身体变化,使其具有开朗的性格、坚韧的品格与顽强的意识力。

2.3分解动作入手重新设计教学程序

作为一种搏击类体育项目,摔跤一定要有胜负结果,但整个过程则涉及具体的动作与技巧,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应该以每个技术动作为基础,分解摔跤动作,加强总体设计,设置完整有序又科学合理的教学训练环节。现以满族传统摔跤为例,结合教学实践提出教学训练的四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抓住有利把位。把位是指摔跤服的八个部位:大领、小袖、直门、偏门、中心带、后中心带、底衩、后禊,亦即可以用手直接去抓握的位置。抓对方把位可以引入很多抓法,如左手固定抓小袖,则右手可以抓握对方的小袖中心带、偏门等。如左手抓对方中心带,右手则抓握对方大领、小袖等。第二个环节,破坏对方平衡。在抓握住对方有利把位的前提下,破坏对方的重心。通过脚下的步法移动,结合手上的技术动作,通过运用上下劲、左右劲、前后劲、里外劲,按照预定的战术意图牵制对方。在此环节引入撕、捅、拿、挣、支、抱、捯、推、挒、掏、薅、揿、拧等传统摔跤手法和技巧。第三个环节,制胜。两手抓握住对方、控制住对方、破坏对方的重心之后,找准时机开始使用技巧将对方摔倒在地。制胜环节需要手脚配合。此环节,大量融入民族摔跤技巧:当双手抓握对方,左手小袖右手大领时,通过脚下的步法,可以使用的动作有踢、撮、别、勾、切、入、拧、肘、缠刁、大得合、挤桩、里外叨;当双手抓握对方,左手小袖右手偏门时,通过脚下的步法,可以使用的动作有撮、支别、揣、勾、大得合等等。第四环节,对方倒地时的保护。制定安全规则,在保证对手安全的前提下,制胜方根据对方倒地情况做出完全松手、一只手松开、一只手抓握的判断。倒地者身体重心离地面较高时,制胜方需要抓住对方,防止出现从高处急速坠地摔伤危险;倒地者身体重心距地面较低时,制胜方可以两手松开,使对方自己做轻轻倒地或滚翻等安全倒地动作。无论倒地者重心高低,制胜方都要做出保护性动作,运用拉、提动作,延长倒在地上的落地时长,从而做到保护对方安全。

2.4推动自由式摔跤的大众化进程

当前我国自由式摔跤赛事的发展存在着明显的区域不均衡问题,因此我国应该先重点对摔跤运动群众基础较好的区域(如北京、辽宁、天津、河南、河北、山东等)以及经济比较发达地区(如长三角、珠三角等)中自由式摔跤赛事进行推广与发展。特别是我国作为“四大跤城”的北京、天津、保定、济南,可以充分利用自身这一美誉以及良好的摔跤运动氛围,积极开展高水平自由式摔跤赛事活动,大力推进自由式摔跤赛事的商业化运作,充分发挥“四大跤城”的带头作用,将这种影响力逐步辐射至全国其他各个省市地区,进而逐步带动全国各地积极开展自由式摔跤比赛,在全国范围内形成良好的自由式摔跤运动氛围。

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奥运会中的重要竞技项目,摔跤也是各个国家进行金牌竞争的重要项目,我国要想实现摔跤项目竞技水平的显著提升,提高该项目在国际体坛中的地位,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当前我国摔跤赛事的发展,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进行有机的结合,融入到体育教学环节中,提升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保证体育发展的完整性。

参考文献

[1]王澄.轮摔跤运动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教育科学,2016,4(267).

[2]朱金棒.自由式摔跤运动项目的技术特征[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9(0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