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加工相关课程融合教学模式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5
/ 2

农业机械加工相关课程融合教学模式研究

 孙继刚

桦甸市职业教育中心 132400

摘要:职业教育通常不具备高等教育所表现出来的全面、实用的知识架构,面对这样巨大的教学任务和学习压力,大部分的学生都忽视了实践和创新的重要性,他们过分追求单科或重要学科的分数,从而造成了学习不均衡问题。由于缺乏实用的创造力,学生们不能单独地去处理实际问题,这也体现出了职业教育分门别类的孤立性。我国的中职院校既要为社会培养专门的技术人员,还要与行业同步发展,所以本文针对农业机械加工相关课程的融合教学模式展开探究。

关键词:农产品加工机械;专业课程;融合教学

目前,中职学校所培养出的人才在数量上能够满足社会各工程领域的需求,但在质量上仍有较大问题。大量的专业学生,只能掌握现有的技术,却没有足够的创新能力。无法独自面对实际的项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育工作者应当注意探索和尝试新的教学方式,积极探索各学科间的内在关联,将各课程连接起来,指导学生找到有效的学习方式,增强其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1、农业机械加工相关课程存在的问题

1.1相关课程设计缺乏科学性

由于一些工科类院校从师范类专业发展而来,但其所采用的教学模式并未改变为工程类大学。这种模式将使学生的学习重心发生偏移,从而背离了工程教育的本意。学校把重心放在了学生考试成绩以及一系列的教学指标的完成上。在工程技术领域,没有形成较好的实践教学模式,不能达到较高的教学质量,也不能为学生们提供专业课的辅导。

1.2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相对孤立

在每个专业的培养计划中,“专业课实验、基础实验和专业基础实验”是一个需要实施的实践课程,也是一个工科学校的特色课程。过于细化的学科划分,每个学科都有各自的内容,每个学科都是彼此独立的。这样的教育方式造成了相互渗透和协同的有机知识体系的分裂,使得学生只是被动地接收到了这些知识,对其中的原因和相互的联系却一无所知,也就没有办法将所学的东西整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知识体系。

1.3实践教学缺乏创新性

在我国,学生知识获得方式较为传统、单一。在教学中,老师是主导性的,把知识按一定的顺序,分门别类地向学生灌输。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少了一个关键的引导环节,工科专业的课程教学,也是如此。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课堂上老师布置安排的知识和实际内容,不能主动地探究知识的内在性,也丧失了对其进行探索的欲望。这种教学方式和课程设计,扼杀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也许可以有效地学到知识,但却失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所以在解决现实问题时,因为没有教师的参与,各个独立的知识系统之间也不能相互融合,所以也就不能真正的解决现实问题。

2、实践教学与专业课相融合的教学新模式

2.1实践教学与专业课相融合的教学思路

当前,我国中职教育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学生主动性不强,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较弱,工程教育指标体系不健全,实践教学不科学化等。本研究立足于工程实践对学生能力的综合要求,明确了在工程教育中,学生应具备的知识储备以及各种能力水平。对工程教育的目的进行了重新定位。将实训与专业课程有机地融合起来,并对各学科间的衔接、融合进行了重新规划。将各学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进行综合教学,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让他们积极地参与到新的教学模式中,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

2.2实践教学与专业课相融合的框架

将自动控制技术与农机专业有机地结合起来,采用框架融合式教学方式,把基础的知识点与关键的操作步骤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将“CAD/CAM”课程和“农业机械加工”课程与专业课程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农业机械设备包括了打稻机、搅拌机、粉碎机等基础机械。而“CAD/CAM”课程,就是要学生能够准确的把农机具的零件和关键部件的3D组装图纸画出来。所有这两个科目将在整个第7个学期内完成。因此,在实习过程中,将以小组为单位,在实验室内以农业机械设备作为实习对象,进行模型实验。具体的操作过程可以分为:拆解机器,绘制图纸,建立实体模型。

3、专业课带动融合式实践教学实施方法

3.1分组研究实验设备

这门课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对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要求很高。农产品加工机械是自动控制专业的主要课程,要求学生对农机的主要组成、工作原理、理论参数及操作分析等有一定的认识,因此,该课程的实践融合教学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农业机械加工设备的主要组成及操作过程的检验;(2)农业机械加工设备的调校方式及类型划分(3)农业机械加工设备的性能试验。针对机械设备的结构与功能特点,分10组开展机械设备的实况与功能分析。在教学过程中,确保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任务。

3.2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1)理解农机的工作原理,明确动力、辅助介质、材料“三传递”的工作流程;(2)对分割后的农机具进行拆解,并做好记录;(3)到所分配的农用机器中,去寻找和学习最尖端的技术;(4)对机器的主要组件进行了检测和调试;(5)制作三个模具的示意图及农机零件的示意图;(6)对农机工作过程进行动画制作;(7)就装置的操作、试车等问题,提供意见及改进方法。在实习过程中,要始终将安全放在首要位置,要做到小组成员,组长,老师都要互相提醒。此外,在新的实践教学模式中,最重要的就是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时间安排和学习方式都是由小组成员自己来决定的,老师们只是提供一些意见和要求。

3.3教师组织学生展开课堂交流

由每一个小组选出代表使用PPT和3D模型来展示学习成果,并运用幻灯片来讨论所要传达的内容。展示结束后,引导小组之间相互交流沟通,每一个学生都可以自由提问,并给出自己的意见。

结语

近年来,我国的农业加工产业发展十分迅速,许多院校为了向社会输送大量的专门人才,纷纷开设了农业工程专业,这对于促进农业机械加工业的健康发展是有益的。但是,从当前的情况来看,许多教师在进行专业课教学时,往往只注重理论性,忽略了实践性,导致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不足,因此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农业加工机械相关课程融合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朱瀚昆杨岚徐丹余永张宇昊. "成果导向教育"下农产品加工机械课程教学探索[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046(002):166-170.

[2]田潇瑜. 新工科背景下"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混合教学模式探索[J]. 农产品加工, 2021(23):3.

[3]姚凌云, 孙敏, 宋诗清,等.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食品机械与设备"教学中的实践[J]. 农产品加工,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