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种植各因素对农业种植结构的影响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5
/ 2

农业种植各因素对农业种植结构的影响探析

曹立军,汤洪伟

北大荒集团黑龙江共青农场有限公司农业发展部154213

摘要:在新世纪背景下,我国经济水平逐步提高,农业发展也受到广泛关注。农业作物生长的早期影响因素很多,很难达到预期的种植效果。所以,相关人员必须进行研究并采取相应措施。本文着重分析了种植业因素对农业的有利和不利影响,并对种植业农业结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农业种植因素;种植结构影响

前言:经济社会的发展带动了农业产业的发展,与此同时,也使我国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影响,对能够对农业结构造成影响的土壤、空气和气候等因素都带来了一定的破坏,影像了我国农业产业的发展。所以,要想使我国农业经济能够得到快速的发展,就应该分析、控制影响我国农业种植的各项因素,并且不断优化农业种植技术,加快我国农业产业的发展速度。

1影响农业种植结构的因素

1.1土壤类型

土壤类型会对作物的种植结构产生重要影响。不同土壤类型所适宜种植的农作物品种不同,如壤质土、泥炭土适合种植块根植物;沙质土适合种植草莓、玉米、蔬菜根类植物等;土壤类型也会影响施肥条件,如沙土宜多施有机肥,如土杂肥;黏土质地粘重,应减少施肥次数,增大每次施肥的量,同时后期避免过量的氮肥;壤土土质介于黏土和沙土之间,在施肥时要按产量目标和作物长相进行适时适量的施肥。如果选用的肥料与土壤类型不匹配或化学肥料使用过量,土壤将变得更加致密,农作物的生产会因此受抑制,从而会对我国农业的种植结构产生影响。同时,在农业种植中若大量使用农药和除草剂将会导致土壤污染,土质下降,将会抑制作物生长造成隐性减产,需要改种或补种,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业种植结构。

1.2科技因素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先进的科技为有效农业生产提供保证。农业技术是确保有效农业生产和种植的基础。例如,利用高科技农业技术能够帮助农民确定更合适的播种时间、准确施肥、有效防治病虫害等。

1.3作物因素

如果农业工作人员无法有效地控制种植因素,很容易影响农产品。例如,需要在不同的季节用不同的肥料,但有些人使用了相同的肥料,因此,自然就很难让作物像预期中的那样成长。此外,如果农业种植计划出现问题,一些农作物不应同时种植,也会共同种植,这也影响到最终的产量。此外,如果工人们不按规定使用除草剂,那么某些杂草抗性就会增强,从而引起作物和养分的竞争,导致土地浪费。

1.4水污染和空气污染

影响农作物产量的直接因素包括水源和空气的污染,在我国向着城市化的方向不断发展的同时,使我国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污染,要想使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得到保证,首先就应该保证有充足、优质的水源和空气质量。但是部分地区为了能够加快城市化的进度,采用不合理的土地开发方式,使当地的水源质量和空气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导致农业种植产业的发展受到了阻碍。所以在发展农业产业过程中,要有效控制影响农业种植的各种因素,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高农业的种植水平。

1.5化肥过度使用

现代农业种植的过程中,人们大多已经采用化肥来取代传统的人工肥料,这样会使农业种植的生态环境逐渐被破坏,同时也会使种植品种的成活率降低。化肥的过度使用不仅不能使农作物的产量有所提高,同时会对地下水和土壤结构造成严重的破坏,更严重的还会导致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的现象,使生态结构遭到严重的破坏。

2农业种植结构优化措施

2.1加强土壤因素的控制

土壤为农作物提供了充足的养分和水分,但在农业种植过程中,由于农药和化肥的长期使用化学产品不断影响着土壤条件,从而影响农作物的正常和良好生长。因此,应加强对土壤条件的控制,以确保为作物提供的养分充足而持久。首先,土壤应该合理有效地进行土地规划,种植可以改善土壤状况的农作物(例如大豆)或使用可以改善土壤性能的动物(例如蚯蚓)来增加土壤肥力、增加土壤孔隙度和固氮;

其次,施用有机肥以增加土壤中胶体的含量,从而改善长期种植作物引起的土壤致密化问题,并为农作物提供健康、优良的土壤环境;

最后,使用土地耕作或使用新技术来管理土壤环境,以增加土壤结构的疏松性和透气性,同时清除土壤中的污染物和某些害虫的卵,提高土壤的自我保护能力、调节性能,改善土壤环境质量,为农作物提供健康良好的生长环境和充足的养分,保证农作物的良好生长。

2.2实现机械化生产

对当地农作物进行严格检查,分析当地的地形和土壤结构,并建立适合当地农产品的机械化开发系统。政府应发挥领导作用,重视促进农业机械化,建立和完善有关安全措施和农业政策,确保机械化促进有序发展。首先,在种植蔬菜的地区,地方政府可以决定。蔬菜种植所需的农业机械有助于蔬菜种植者提高种植效率,减少基本成本投入并增加经济收入。同时加强对农业生产机械化的资本投资;其次,地方农业管理部门必须拨出专项资金用于机械化促进和研发。资金由专家平均分配和使用。各级农业生产部门必须积极遵守老板的指示;最后,党员积极投资于农业机械化生产项目,优化资源,利用专项资金建设农业生产,加快农业种植机械化。

2.3注重农业技术控制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市场经济的变化,农业种植结构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现代农业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使用新的农业种植技术能够改善传统农业种植方法的弊端。例如,玉米的行间套种、稻米的混合种植和杂交稻的种植等,都利用现代农业生产技术来改善农业的种植结构,提高农业的种植效率,提升农业生产水平和农业种植产量、产品质量;采用微喷灌溉、滴灌带系统、膜下微喷技术能可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有利于保持土壤肥力;改进农作物品种,提高农作物本身的抗性。同时,需要对当地农民进行培训,学习使用科学的种植和管理方法,确保农作物的质量和产量,促进农业的高效发展。

2.4积极采用植物保护技术

想要改善耕作过程中的农业种植结构,除了种植环境和种植技术的影响外,种植农作物本身的影响也非常重要。加强保健技术在农作物种植中的应用,促进农业种植结构的改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增加农作物吸收养分的方式;使用生化方法来防止养分的氧化还原反应;采用诱杀法去除危害农作物的虫害、鼠害;使用生物防治技术利用天敌减少危害农作物的昆虫。以上方法可以提高农作物对养分的吸收效率,提高农作物抵抗病虫害的能力,防止病虫害的破坏,使得农作物健康生长。

2.5完善农业种植社会保障体系

为了缓解当前农业劳动力短缺现象,改变人们传统的就业观念,促进农业生产,有必要建立和完善农业耕作社会体系。政府提高对农业生产的兴趣,提升农业在社会各阶层的地位,改善农民的工作环境,增加经济收入。建立能够满足农林作家基本生存需要的社会保障体系,政府为农民提供物质补贴,以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棘手的现实问题,帮助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不断加强和发展这项政策加强对农业生产的保护,制定和实行一系列鼓励性政策,并鼓励更多的人投资农业生产。

结束语:

土壤、水分和空气质量等因素会对农作物的种植造成影响,破坏农作物的种植结构,降低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使我国的农业生产发展受到了影响。所以,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对农作物种植环境的分析,并且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降低各项因素对农业产业发展所造成的影响,根据实际的农业生产情况提出相关建议,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梁璐,刘慧龙,黄飞霞,范媛菲.试论农业种植各因素在农业种植结构中的影响[J].农村科学实验,202006:4-5.

[2]李梦科,石强,党锡强.农业种植各因素在农业种植结构中的影响[J].南方农机,20195009:72.

[3]周正芳.论述农业种植各因素在农业种植结构中的影响[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72):53.

[4]陶垠宇.农业种植各因素在农业种植结构中的影响[J].农家科技,2015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