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设备管理中遇到的问题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4
/ 2

港口设备管理中遇到的问题研究

刘玉超,于永发

中电投锦州港口有限责任公司 辽宁  锦州 121007

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下,港口设备机械化水平及其管理质量的优劣,会对港口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带来直接的影响。在港口企业的经营发展中,港口装卸工作是重要的前提和基础,当前科学技术快速发展,港口企业对设备的需要和依赖逐渐增加,设备管理的效果将直接影响到港口企业发展的质量。在港口设备中,内燃机械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企业的运营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要使港口企业的生产顺利进行,提高设备使用效率,就应积极加强内燃机械设备的管理。

关键词:港口机械;设备管理;措施

随着我国港口作业机械和水平的日益完善,其设备管理质量的优劣会对港口作业水平、整体的进度、具有的经济效益等方面带来直接的影响。而港口设备在检查、维修等一系列环节是为港口生产任务工作的内容提供重要的保障。这部分工作的好坏会对港口设备质量、安全运行等方面产生直接的影响,与此同时也对港口生产任务是否可以正常完成有种重要的意义。对于港口企业来讲,其经营利润和完成作业的水平都直接受到港口设备管理水平的影响。因此,港口设备管理问题已经愈发受到重视。为了能够更好地对各类设备物质和价值运动进行全程良好的科学管理,可以在此基础上使用相应的措施。

一、港口设备管理的常见问题

1、港口设备管理中人才缺乏。由于港口作业密度出现不均衡的情况,对于港口经营成本控制来说,一些单位为了追求短期效应,不管是对设备的管理还是对人员数量等方面都进行了简化,再加之港口作业环境以及条件都较为恶劣,没有较好的待遇,培训次数较少、制定的制度不规范等方面,都会在某种程度上致使相关人员没有对工作产生热情,没有端正工作态度,队伍不积极进取,尤其是一些高职称的人员,没有较多的经验,在某种程度上对港口管理质量带来了不利影响。

2、港口内燃机械设备的维修管理不到位。港口设备管理中,维修保养工作是十分重要的,由于港口设备工作的任务比较多,使用比较频繁,加之使用过程中的粉尘比较大,会对内燃机械设备产生一定的影响,内燃机械设备的保养还会受到生产工作的影响,如果保养不到位,会使得内燃机械设备的磨损更加严重,缩短使用的寿命。港口内燃机械设备的维修与保养工作是一项技术性比较的工作,在维修过程中,很多维修人员的工作意识不强,导致内燃机械设备的维修不到位,资源浪费严重。港口内燃机械设备的技术含量逐渐提高,对维修人员的素质能力要求也更高,但是目前港口企业维修人员的素质能力以及技术水平还不高,内燃机械设备维修的主动性不强,导致设备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发生设备故障,影响正常的作业。

3、管理制度缺失。目前很多港口已经制定了生产、设备等管理办法,但是由于制度本身不够完善,执行效力也会受到严重的影响。港口设备管理部门以及使用企业存在着重复管理以及管理缺失的现象,责任划分不明确,有些设备都能管理,有些谁都管不了的现象比较严重,内燃机械设备的管理模式存在畸形,给设备管理工作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此外,虽然一些港口企业对于设备操作人员制定了一定的奖惩制度,但是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奖励比较少,惩罚比较多,一些操作人员对于惩罚感到不满,心存怨恨,在工作中甚至存在着恶意损坏设备的现象,给港口企业的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

二、港口设备综合管理的改善措施

1、加强港口设备管理体制建设。随着企业的发展扩大,现代化设备的数量必将越来越多,单纯依靠传统管理方式是难以满足现代化生产需求的。因此,为了建立起现代化科学制度,为相关人员在开展工作时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在建立制度时要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调动并发挥企业员工的生产积极性,最大程度地挖掘员工的潜力。同样的道理,对于机械设备的管理也同样需要高效科学,最大程度保值甚至升值,如此,才能真正形成一个严谨、高效的港口设备管理体制。然而当前摆在我们面前不可忽视的问题是,设备的管理没有结合经济指标,无法提供具有科学性的上报材料。假如将设备的使用周期中发挥的价值、维修费用等考虑进去,加以经济分析;然后再做出非正常生命周期中的作用、维修费用以及损耗等考虑进去,加以经济分析和比较,最后呈报给上级,并在企业内进行公示,如此具有说服力的数据才会让更多人的观念加以转变,看到未来设备管理与维护的重要性,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进去。实质上,设备的管理维修在一定程度上来说,需要全体员工有意识地去实现。

2、强化计划维修、提高维修质量。企业进行生产时,不但要确保生产的总体效率、正常的进行,而且还要确保设备应当有大量维护日期,规范解决好生产以及停机之间的关系,对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相关企业应当事先对不同种类的设备建设、检查制度进行确定,为全面掌握设备的具体情况提供方便,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对设备维修服务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其次,相关企业就应当依据具体的状况,在第一时间采购相应的配件,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维修手段,依据产生的实际状况,科学安排设备的养护工作;最后,维修水平的提升是在操作数量的技术以及有着高质量的工作水平的同时,不断探索与创新,争取最大程度实现技术进步以及经济效益最大化,从而获得生产以及设备之间的协调发展。

3、制定并完善各项设备管理规章制度。在充满机遇的时代下,以往管理形式已经无法符合当前生产的要求,因此,一定要建立一个完善、合理的设备管理系统,采取科学的现代化设备。相关企业采取合理化的管理模式的关键在于它可以约束不良行为以及相应规则的情况。合理的管理模式尽可能的发挥出设备的价值,与此同时推动设备可以顺利的运行,企业固定资金价值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是确保设备科学管理的基本条件,同时也为设备的具体使用、管理工作等方面带来益处。除了上级相关部门所形成的、已经具有规范化的岗位之外,在最近几年里,依据工作的具体情况、企业针对生产管理中的每个流程都能够建立科学完善的管理手段。比如:现场管理制度、相应的日常检查工作等方面都应当建立完善的管理系统,从而确保港口设备的正常运行。

4、提高设备管理人员的能力素质。当前,港口企业的发展逐渐加强,对设备的性能等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实现港口的发展,就应保证设备维持良好的运行状态,使内燃机械设备的寿命得以延长。因此应努力提高设备管理人员的素质能力,加强人员的技术教育和培训,了解内燃机械设备的安装、运行,对内燃机械设备的相关资料进行学习,开展技术讲座,进行交流学习。此外,还可以选择优秀的人员到其他港口或内燃机械设备生产厂家进行学习和交流,掌握内燃机械设备的维修与保养的方法,打造高素质的管理团队,促进内燃机械设备管理效果的实现。

交通运输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更是集中了社会各界的目光,港口作为连接水陆运输的重要枢纽,对于交通运输业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的推进更是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现阶段,无论是科学管理意识、技术人才管理还是制度标准都需要改进,推动现代化港口设备建设管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静怡.港口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及运输设备管理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8.

[2] 陈龙.基于数据挖掘的港口设备管理决策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9.

[3] 兰春燕.港口重点设备安全监管与事故应急信息系统原型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