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后建筑物主体结构检测鉴定及处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4
/ 2

火灾后建筑物主体结构检测鉴定及处理

柳纬瑞

山东省建筑工程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山东 济南 250000

摘要:火灾作为最常见的一种灾害,对于建筑物的破坏和影响非常大,不仅会影响建筑的日常使用,甚至对建筑结构也会产生较大的破坏。以具体的火灾实例为参照,通过对火灾后建筑物主体结构的检测和鉴定,全面地分析火灾事故对于建筑物结构的影响,同时重点探讨了火灾后建筑结构的处理方法。

关键词:火灾;建筑物;检测鉴定;处理措施;

建筑物发生火灾之后, 建筑本身构件会出现开裂变形等现象,建筑强度、承载能力、抗震性能等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建筑物在火灾高温的影响下,再加上自然冷却或者水冷却,本身的构件性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甚至会影响到后期的居住质量。通过对火灾后的建筑检测鉴定,可以及时地提出应对措施。

1 概述

某建筑物为二层砖混结构建筑物,位于市城区西南角.该建筑物为预制板(局部现浇板)装配式楼面,建筑面积约240m2,该楼首层为商铺,二层为自住用房.

该建筑物着火区域主要为一层1-4×A-D范围内,燃烧物主要为木门窗、油、橡胶等.消防中队接到报警后出动消防车到现场灭火,火灾持续约1小时左右,一层内部所放汽车电池、油、轮胎等被烧毁火灾波及一层1-4×A-D区域,部分混凝土构件裸露、酥裂,部分墙体产生裂缝,墙面不同程度被高温烟气熏烤熏黑建筑物部分外墙瓷砖被灼烧脱落、熏黑,二层1-2×B-D轴范围内地面瓷砖空鼓、裂缝,室内五个木门和七个窗户被烧毁,一层内装修烧毁, 二层2-4×A-C轴范围内的部分内装修在灭火时受损,电线管路破坏、高温烟气导致电线绝缘层受损

2 受火灾程度划分

2.1 根据现场状况,以受火烧程度大小,分为严重受火区、轻度受火区、未受火区。严重受火区, 一层1-2×B-D和2-4×C-D区域,一层1-2×B-D区域内混凝土楼板颜色为浅黄色,并存在裂缝,楼面瓷砖空鼓、开裂;2-4×A-C轴预制板底部分结构层混凝土严重酥裂、脱落, 钢筋裸露;3×A-C轴梁抹灰酥裂、脱落;1×B-D轴墙体存在宽度约为3mm左右的竖向贯通裂缝依据现场情况推断严重受火区火灾温度约为500~700℃。轻度受火区,一层1-2×A-B和2-4×C-D区域,该区域内墙体抹灰被熏黑.依据现场情况推断严重受火区火灾温度约为300~500℃。未受火区,一层4-5×A-D和二层1-5×A-D区域,该区域内混凝土构件颜色外表未出现明显变化, 墙面未见明显变化经现场调查,发现该建筑物一层和二层墙体存在裂缝,裂缝主要分布在严重受火区

2.2 混凝土构件碳化深度、受火程度检测

对一层混凝土梁及现浇板,采用酒精酚酞溶液检测混凝土碳化深度,并检测受火程度现场在一层3×A-C轴梁钻取芯样,从一层3×A-C轴梁取芯情况分析,该梁混凝土烧伤深度约为15mm

2.3 混凝土强度检测

抽取一、二层混凝土梁各1榀,圈梁各2榀,构造柱每层3个位置,采用钻芯法检测现龄期混凝土强度

2.4 砖及砂浆强度检测

共抽取8面墙体,采用回弹法检测砖强度,采用贯入法检测砌筑砂浆强度

2.5 构件尺寸、配筋、保护层厚度检测

对一、二层混凝土梁、板,采用HILTI钢筋探测仪保护层厚度,采用现场剔凿法检测其配筋情况;尺量其截面尺寸

2.6 承载力验算

根据检测结果,依据有关规范,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开发的“PKPM”结构设计软件对该楼上部结构承载力进行复核验算复核验算具体取值如下:

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楼面荷载恒荷载取用3.5KN/m2,活荷载取用2.0KN/m2, 屋面恒荷载取用5.5KN/m2,活荷载取用0.5KN/m2砌体砂浆抗压强度取2.01 MPa,砖强度等级取MU10.一层梁混凝土强度等级取用C20,梁截面尺寸采用去除烧伤深度后的剩余截面尺寸,钢筋直径采用现场实测值。二层梁混凝土强度等级取用C25,梁截面尺寸采用实测截面尺寸钢筋直径采用现场实测值。

2.7 鉴定分析

结合以上检测数据和验算结果, 综合分析认为:

(1) 因为楼板的厚度较小且截面惯性矩小,升温较快,预制板主筋为冷拔低碳钢丝,冷加工中所提高的钢筋抗拉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产生了应力损失,同时烧伤导致混凝土板底碳化深度增大,钢筋和混凝土的粘结力降低,所以火灾对预应力混凝土板的影响较大现场部分预制板出现混凝土酥裂、钢筋裸露,现浇板楼板出现裂缝,因此建议对一层顶2-4×A-C轴之间的预制板作更换处理, 对1-2×B-D轴现浇板进行加固处理(2) 火灼烧对主梁的主要影响是烧伤层耐久性和强度的变化,同时在火灾发生时由于板和梁升温不同,产生温度应力.现场一层3×A-C的梁受到高温作用,表面混凝土酥松,应对该梁表面处理

3 结构构件检测鉴定综合评级

根据检测鉴定结果,建议对检测鉴定评定不同等级的结构构件进行如下处理:(1) 评定为a级的构件,可不做处理。(2) 评定为b级的构件,提高耐久性措施处理

建议采用聚合物砂浆抹面处理。(3) 评定为c级的构件,凿除烧蚀损伤深度较浅的面层后进行结构补强面层处理。建议采用高强钢绞线聚合物砂浆面层结构补强处理。

4 火灾后建筑物主体结构鉴定结果和处理

(1) 火灼烧对主梁的主要影响是烧伤层耐久性和强度的变化, 同时在火灾发生时由于板和梁升温不同, 产生温度应力.现场一层的梁受到高温作用, 表面混凝土酥松, 应对该梁表面处理.

(2) 梁板承载力复核。检测结果显示,二层一部分梁板强度已经无法满足原设计要求,并且梁板厚度明显不达标,中度烧损的梁板抗弯承载力明显下降, 再加上裂痕较多,局部裂痕宽度较大,还有明显的保护层脱落现象,所以这一部分需要使用粘钢法加固。

(3) 火灾对砌体的作用由砂浆性能和砖块材质决定, 砖砌体在较高的火灾温度作用下, 砌体中的砂浆和砖的强度降低, 从而降低了砌体的强度, 影响砖混结构的承载能力;另外砌体内外的温度变化会使墙体内的应力发生变化, 当墙体内局部应力大于砌体的抗拉强度时, 墙体就会发生开裂.该建筑部分墙体存在裂缝, 且部分裂缝宽度较大, 应对存在裂缝的墙体进行加固处理.

结束语

本文以某商务综合楼为例,阐述了火灾后建筑物的检测鉴定内容,目前, 我国尚无一套完善的火灾后建筑物检测鉴定的程序及标准,在对火灾后建筑进行评估时难免会有主观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加强评估和判断依据的研究, 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完善检测鉴定系统。有了精确的鉴定结论,才能更有效地制定后续加固设计。对该建筑物进行加固维修设计,设计两种方案进行比对,综合考虑选用最有效,加固效果良好的方案,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张志伟,李彦辉,郭治.某建筑物火灾后主体结构检测鉴定与处理[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4(01):98-100.

[2]庞博予,孙景博.陕西建筑某建筑物火灾后建筑物安全性检测鉴定[J].2017(005):214-215.

[3]陈勇,庄志凯.建筑物火灾后的检测鉴定及加固维修探析[J].北方建筑,2019(004):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