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指导农村小学生家长营造和谐的亲子关系让孩子有效使用电子产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4
/ 2

怎样指导农村小学生家长营造和谐的亲子关系让孩子有效使用电子产品

吴雪英,刘玉坤,陈林霞

河北省保定市顺平县河口乡小学总    072250

摘要:孩子过度使用电子产品或是不正确使用电子产品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孩子的健康发展,所以家长的正确引导非常重要。在校教师需指导农村小学生家长营造和谐的亲子关系,在精神上给予孩子温暖和关心可以让孩子不自主的离开不健康的虚拟世界,从而有效使用电子产品,发挥其本该具有积极正面的作用。家长是孩子最亲密的老师,如果家长自身就是电子产品重度依赖者,孩子自然也会沉迷其中。因此,改变孩子要从改变父母做起。陪伴是最好的教育。身处互联网时代,家长也要主动学习。[1]

关键词:教师指导;小学生;家长;亲子关系;电子产品

 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家庭者,人生最初之学校也。”这句要求我们能够正确认识到家庭教育、培育健康的亲子关系的重要性,对于每个人、每个家庭甚至整个社会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电子产品中色彩丰富、音乐动听的各种画面会让大脑分泌多巴胺,使没有自制力的孩子一下子就被这些外在刺激的体验和愉悦感吸引。与此同时长期使用电子产品后孩子会对其上瘾,觉得除了电子产品以外的事物都变得无趣。

在农村里,很多小学生的父母都去外面打工谋生,不能经常陪伴在他们的身边,现实生活中一些情感的需求没有得到很好的满足,电子产品的使用能一定程度弥补情感的缺位。由于父母要工作赚钱,陪伴孩子的时间变得有限,孩子想要向父母倾诉、表达及被认真聆听与真诚理解的机会缺乏,孩子就把这种不能被及时满足的情感需求转移到网络上,从而寻求心灵的慰藉。同时,爷爷奶奶缺乏一定的文化水平,很多不懂电子产品发展到现如今的局势以及这类产品对孩子成长的危害之处,所以放纵他们玩。那么学校中的老师就有很大的压力,一方面应该教育孩子们健康使用电子产品,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多社交多去走近大自然,另外一方面也应该及时与家长沟通,多些陪伴孩子的时间,在家中也要营造和谐的亲子关系。

1、指导家长理解孩子并恰当沟通

面对孩子长期使用电子产品、沉迷网络,不少家长严令禁止使用手机、没收。 这必然会引起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矛盾。也有许多家长面对孩子沉迷电子产品的现象会采取激烈的言语批评,不仅没有对孩子起到正确的告诫作用,反而孩子的叛逆心理占据上风。农村小学生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他们需要互联网去了解新鲜的事物,需要在网上社交以表达一些现实不敢流露的情感。所以作为家长要理解孩子的需求,还要进行恰当的沟通,沟通是搭建家长和孩子良好关系的桥梁,而关系则是很多“改变”促成的关键。在和孩子沟通时,家长需要让孩子感受到彼此是平等的,告诉孩子电子产品积极作用背后存在的负面影响,让孩子明白手机不是万能的,可以使用但是要有节制,同时不能强制他们杜绝电子产品的使用,鼓励他们用在正确的地方,例如了解时事新闻、观看对学习有帮助的视频、制作自己感兴趣的画报等。

2、指导家长多陪伴

陪伴是父母与子女形成深厚情感的重要途径。英国教育家夏洛特·梅森说:“终日奔忙的家长,从来无暇顾及孩子。当他们终于有一天想好好关心孩子的时候,发现竟然与孩子进行沟通时,父母对孩子已经变得无足轻重。”多陪伴,不要让手机夺走了你的孩子。陪伴而不是监督,陪伴孩子,是给孩子营造轻松愉悦的成长环境。[2]为什么说农村的孩子更容易沉迷电子产品?我觉得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他们缺乏陪伴,农村小学生对世界的认知很局限,也不具备太大的改造世界的能力,他们有强大的分享欲,所以相比之下更需要有一种情感寄托。教师在学校的陪伴不是针对性的,集体性的陪伴不能让小学生感到切实且长久的温馨,短暂的情感倾诉并没有太多用处,家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所以说教师应该指导家长进行陪伴,在工作之余多回家陪陪孩子,问问他今天学校里发生了什么,主动去询问他们的社交情况,周末可以陪他们出去走走,培养一些兴趣爱好,孩子们自然而然也会脱离电子产品。

3、指导家长以身作则

不难发现,很多家长也都沉迷在电子产品中,回到家里也是捧着手机聊天或是看视频,孩子看到了会效仿,尤其是心智幼稚的小学生们。俗话说言传不如身教,以身作则是家庭教育的基本,家长的一切行为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孩子会在不知不觉中模仿家长的言行。所以教师在开家长会的时候就可以指导家长要以身作则,即使在玩手机,家长也应该告诉孩子自己在处理工作的事情,在干正事,而不是沉迷游戏等,让孩子心中有数。

4、指导家长约法三章

家长们应该购买适合学生使用的手机,在源头上让问题易于控制。然后就要开始如同戒毒一样逐步缩短孩子使用手机的时长, 如果自己不懂得如何监管,可以请求教师的协助。如果有工作或者生活上的事情必须要通过手机处理,这个时候不妨让孩子一起参与,让孩子切身感受手机在日常生活中的妙用,即便使用手机每天不要超过两小时。[3]家长可以跟孩子约法三章,研究表明事先的约定比事后的惩罚效果更好,也更容易实施。应该告诉孩子使用手机时间过长会伤害眼睛也会越来越没有自制力,必须要约法三章,例如上学期间不能带手机去学校、下课后要先完成作业、每日玩手机时间控制在两小时以内等。另外,奖惩制度要明确,不能欺骗孩子,说到做到,给孩子建立意念支持和去实践的信心。

5、结语

网络和电子产品的结合让电子产品的发展日新月异,功能也越来越强大,很难否认电子产品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方便,同时也改变着教育,困惑着教学,让农村学校的学生也深受手机的影响。所以正确指导农村小学生家长营造和谐的亲子关系让孩子有效使用电子产品十分有必要,鼓励他们走近现实生活,多参加课外活动,少使用电子产品,做到学校、家长、孩子三方积极配合,让孩子们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卜正华.陪伴引导,建立良好亲子关系[J].班主任,2020,No.336(11):55.

[2]刘介均.家长如何引导孩子正确使用手机[J].四川教育,2019,No.662(11):45-46.

[3]唐光莲.浅谈如何引导乡镇学校初中生正确使用手机[J].内江科技,2018,39(10):135+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