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优化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4
/ 2

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优化分析

姚慧

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茅家岭中心小学 江西省上饶市334000

摘要:分层教育教学理念近几年来不断落实,对学生的综合成长带来正面的影响,在小学数学教学体系中也有广泛的应用。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分层教育教学理念整体效果并不理想,还存在诸多问题,将这一理念逐步渗透进作业设计中,能够让这一教学理念的功能得到更好发挥,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力、学习热情提高也有正面促进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分层作业;作业设计

引言

科学的教学应秉承有教无类的教学理念。由于学生能力、知识和个性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学生在学习效果上产生差异,而采用作业分层设计可以有效解决学生的差异问题。在数学教学中,作业是检测学生学习质量、巩固学生学习成果的有效方法,作业采用分层设计能够发挥作业的应用价值,让每个学生都能通过作业实现自我提升。

一、小学数学作业发展现状

“双减”政策出台后,对教学工作提出新要求,教师要积极落实相关政策,科学布置家庭作业,从根本上改善教学质量。在实施作业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学科特点和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需求,实施作业设计,以达到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生学习水平、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通过对小学生的数学作业的调研,可以看出,传统的数学作业已不能满足学生的多元、综合发展的需要,与新课程标准的教学思想相违背。新时期,教师应注重过程性评价和多途径评价,使作业呈现层次性、实践性、个性化等特点,通过智能作业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使他们在做作业时,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思维和特长。从多角度、多层次的角度来看,目前的小学数学作业存在三个主要问题:作业类型、作业反馈、课后辅导。第一,作业类型。传统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单一,内容机械,缺乏实践,学生在机械重复地书写作业时,不能真正地培养思维的逻辑性,反而会使部分学生产生消极情绪,从而影响学生的多元化发展。第二,作业反馈。传统的小学数学作业缺乏评估环节,评估的实际价值和功能被严重削弱,学生在做完作业后效果不佳,缺乏正确的引导与协助,造成了对与错的认知偏差。第三,课后辅导。目前,家庭作业是由许多父母共同承担的,但是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家庭作业的实际难度也较大,从而影响了一些孩子的心理健康。

二、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优化策略

(一)分层作业的内容设计

近年来,在教育教学体制中,分层教学思想已全面贯彻,一般情况下,分层作业会被设计为基础性、实践性、拓展性和开放性四个层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状况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并鼓励他们挑战不同难度的作业内容。在布置、设计分层作业的过程中,后续评估工作格外关键,必须得到重视,以此才能帮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问题,科学确定学生的学习能力,动态化地调整作业设计难度和作业设计层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信心、学习热情都会得到调动,对数学学习的抵触性也会随之下降,学生更好地体会数学之美,用数学思维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全面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另外,教师在设计作业的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核心素养,帮助学生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可以开展课外实践性作业活动,强化学生的学科素质和知识思维逻辑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性、项目性的作业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意识和实际应用能力。例如,在统计课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统计一个小时内的车辆情况,低层次学生仅针对统计情况完成表格,高层次学生在完成表格的基础上,对车辆情况进行分析,如公交车、私家车等不同类型的车辆通行情况、红绿灯情况等。在这种创新性、实践性作业中,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统计这一概念,对统计的价值和作用有全面的理解。

(二)分层作业的形式设计

在小学阶段,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与此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进行设计,以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注重个性化、层次性,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实现自我感悟、自我发现,在作业中吸收知识、巩固知识,认识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更多的实践活动,让他们在亲身经历的同时,感受到他们的情绪,从而实现数学逻辑输出,创造一个体验式学习圈子。这样做还能更好地检验学生作业的完成状况,使他们对数学的理解达到具体的程度。比如,在圆的认识一课作业中,教师可以设计探究性作业,让学生思考“图形的面积比周长大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吗?”学生不仅要给出答案,还要将思考的思路、证明的过程展现出来,从而有效实现智慧生成。教师注重对作业的开发和创新,从而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数学知识,借助全新的作业和内容,真正发挥作业对学生的促进作用。

(三)作业难度分层

在作业分层设计中,对于学优生和尖子生的作业设计应增加难度和作业量,达到创造、拓展的学习效果。对中等生保持作业难度及作业量,争取达到巩固、复习的目标。基础层的作业量最少,作业难度最低,让学生有能力完成作业,避免对作业产生抵触心理,达成基础目标。例如,在“万以内加减法”教学中,需要完成三个目标教学,即知识、方法、应用。但是,鉴于学生学习能力不同,教师需要对教学目标进行分解,采用不同的作业形式让学生完成知识巩固,最终完成学习目标。基础层的学生,应先实现知识目标,即教师所布置的作业多为练习作业、找规律作业,让学生通过练习找到数量加减法口算规律。为了控制作业难度和作业量,教师可以布置几道针对性的题目,如53+25、71-48、69+22、270+330等,让学生采用多种方法完成,并写出口算思路。中等层的学生,除了需要完成基础层作业之外,还需要完成具体的应用情境作业,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提升层作业设计,教师可以让学生创编作业,即将自己生活中发生的事情转化成数学数量关系,让学生探究生活和数学的关系,提升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四)基于多元评价,作业质量提升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学习成绩、学习能力、性格千差万别,教师可以利用批改作业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对于基础层学生,重点关注学习态度、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应大力赞扬学生的优点,激发学生再接再厉,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学习精神;对于中等层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习成果,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是否科学,学习能力是否得到提升等;对于学优生,应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学习能力持续性、知识扩展性、数学思维培养、知识迁移运用能力等。评语应该蕴含教师的评价艺术和情感,多以鼓励、关爱、信任、幽默等话语,以此发挥作业评价的启发和引导意义,从而不断提高作业质量。

结束语

科学的作业设计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小学作业分层设计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在学生差异的基础上针对性地布置作业,从而发挥作业的育人价值,让学生通过作业巩固课堂知识、掌握学习方法、提升学习能力。分层作业设计是一个全新的挑战,还需要广大教师共同思考和研磨。

参考文献

[1]张继强.“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探索与研究[J].新课程,2022(32):34-35.

[2]房琳.浅析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有效路径[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2(8):125-127.

[3]李业翠.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分析[J].小学生(下旬刊),2021(4):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