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朗读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2
/ 2

小学语文朗读策略研究

张虹  ,湖北省潜江市老新镇小学 ,433111

摘要: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需要落实教学目标,由此才可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现阶段,教师在朗读期间没有明确、清晰地为学生布置任务,只是让学生自主朗读,大多数学生所针对的教学目标模棱两可。此外,教师虽然会落实教学目标,但是也是停留在表面上,未对学生进行分班级、分段教学,始终坚持统一教学目标。此外,低年级学生在朗读中依然存在随意性,不能更好地控制情绪,会降低朗读效果,由此也为教师的教学管理增加了难度。高年级学生在朗读中缺少关键点,不能彰显朗读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问题对策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并没有认识到朗读教学的实际意义,由此学生也受到了影响,难以对朗读教学引起高度重视。这在根本上限制了学生语感的形成,导致实际的表达与语言能力都难以提升。由此,在现阶段的教学中,需要教师格外注重朗读教学,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的改进,确保学生在朗读期间可以对知识形成全新的理解,完善和健全认知体系,从而在兴趣发展的基础上参与知识学习,让学生更主动自觉地参与学习。因此,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通过科学合理的探索和研究,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语言水平。
  一、小学语文朗读教学面临的问题
  现阶段,朗读方式呈现多样化,包含了自主读、个别读、比赛读等,但在教学期间,教师所选择的方式大多都是课文段落选择,针对故事性课文,大多会依照角色扮演进行,针对段落清楚的文章,会运用小组分段形式,而记叙文就是全班学生一同阅读。但是这样的教学方式会让学生感觉枯燥无味,难以综合性考量学生知识学习兴趣,且这样的方式并不能全面拓展,只是停留在知识浅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是课文知识学习的基础,且还有部分是与课文结合的教材,学生长时间朗读课文,会导致知识学习枯燥乏味,长此以往,就会产生厌烦情绪。教师在发展朗读教学期间,只是简单的搜集课外朗读素材,难以促进课内外知识整合,且朗读效果也没有提高。不仅如此,教师也不能开展朗读活动,所举办的朗读活动都是结合教学情况开展的,虽然学生对朗读有极浓厚的兴趣,但朗读的只是课文内容,会限制朗读内容的拓展。
  二、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对策分析
  (一)促进朗读与思想的整合
  学生在朗读时,不仅要全面掌握朗读的知识内容,还需要合理运用知识,明确文章作者情感的表达。朗读的内容需要更灵活且多变,丰富情感色彩。因此,在阅读学习时,教师需要在朗读之外提高学生的模仿能力,掌握文章的表现手法,促进知识积累表达的提升,激发朗读与思考的整合,激发学习热情。在朗读后,学生就会在思想与情感上与作者如出一辙,激发学生热情参与。在此期间,教师需要给予恰当的指导,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发展学生高质量的语文素养。在朗读教学期间,教师应有意识地促进朗读与思考并存。教师需要整合文章的情感因素,点燃学生的热情,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可以明确朗读的实质内涵,提升知识理解与思维能力。由此可见,教师在进行朗读时,需要教师营造适宜的氛围,通过情境的构建,完善教学体系。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引进信息技术,更新教学手段,构建丰富、趣味性的课堂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思考。例如,在教授《开国大典》时,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为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内容,保证学生在观看图片时可以加深印象。此外,这样的方式可以强化学生的学习体验,使学生在良好氛围的烘托下,促进感官的多重发展,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深化认知,提高朗读时的生动性。此外,在进行朗读时,教师需要为学生播放与文章相符合的音乐,在音乐的烘托下促进学生有情感的朗读,升华文章内容,促进健全情感的发展,从而实现更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为学生创建充足朗读空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创建适宜的阅读环境与氛围,进而保证学生在教学中彰显主体地位,保证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到知识学习中,提升学习的主动性。因此,教师需要促进教学观念的改善与创新,保证学生具备主动权,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参与朗读练习。只有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才可能认识到朗读的重要性,确保学生在知识学习中更认真。不仅如此,教师需要在教学中明确引导作用,使得学生掌握正确的朗读方式,教师则起到引导与监督的作用,从而正确练习,保证学生运用普通话参与朗读,富有更为深厚的情感。教师需要为学生营造适宜氛围,以小组为基础进行活动训练,明确正确的教学目标,促进任务的顺利进行。此外,教师需要在其中落实趣味性内容,保证学生具有更浓厚的兴趣。例如,在教授《少年闰土》时,教师需要将学生进行分组,以小组为基础进行角色朗读,确保学生可以模仿文章人物,针对内容进行合理的思考与分析,进而实现更为理想的朗读效果,明确人物的情感,依照主题进行角色扮演,丰富朗读经验,提高朗读水平。在此期间,学生就会认识到朗读的价值与趣味性,进而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表演机会,升华朗读的仪式感,使得学生积极参与其中。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的朗读教学并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在教学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可以说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有一定的提升作用,可以激发学生知识学习的兴趣,发展学生情感能力的表达。在教学期间,不管是学校还是教师都要格外重视,且在实际教学中需要强化朗读的比例,保证学生感受到朗读所带来的魅力,强化知识。

参考文献:

[1]王婷婷.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评《小学语文朗读实践与研究》[J]. 语文建设,2023,(04):84.

[2]孙亦平. 利用朗读要求提示语实现有效朗读教学——以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J]. 豫章师范学院学报,2022,37(06):96-99.

[3]涂秀娟. 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探索[J]. 西部素质教育,2022,8(17):196-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