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变电工程线路施工技术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2
/ 2

输变电工程线路施工技术应用研究

刘春潇

绥化龙电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绥化市   152000

摘要:线路施工是输变电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输变电工程线路施工技术应用进行分析,简单介绍线路施工技术流程,希望为输变电工程中线路施工技术的高效率应用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输变电工程线路施工技术

引言

线路施工在输变电工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线路施工技术应用效率直接关乎输变电工程的总体效益。因此,探究输变电工程线路施工技术具有非常突出的现实意义。

1输电线路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程建设行业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各类工程建设项目的数量在不断增多,在施工管理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现对出现问题具体叙述如下。(1)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体系中,电力行业属于基础性的行业,输电线路施工中涉及的区域比较广,在施工的过程中,很容易对农田造成一定的破坏,使农民的利益造成损失。然而,针对农民利益损失的赔偿暂时没有一定的标准,会出现各方对赔偿金额认定不一的情况,部分农民会对施工现场进行破坏,对输电线路的施工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对输电线路的施工进度造成了一定的影响。(2)输电线路的施工基本都是在野外进行,施工的防护措施比较少,所以经常会发生一些意外情况,例如输电线路被盗、输电设施被破坏等,这些问题说明输电线路施工管理工作、保护措施工作做得不到位。除此之外,由于输电线路施工的周期比较长,在完成施工之后,如果输电线路出现了问题,工作人员要花比较多时间来解决,延长了交工时间。(3)输电线路的施工人员基本上都是专业人员,这类人员的实践能力很强,非常注重实践操作,但却忽视了理论知识的掌握。在输电线路的施工管理过程中,这类人员缺乏项目管理、项目控制等方面的理论知识,所以就非常容易造成设备采购、成本控制等方面出现一定的问题;在一些企业的输电线路项目中,部分工作人员之间配合不到位。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情况,是因为管理工作做得不到位,在这些输电线路项目中,材料采购由企业的采购部负责,技术支持由企业的技术部负责,费用审核由企业的财务部负责。输电线路项目中涉及的事项非常多,而这些事项分别归企业的不同部门负责,就很容易导致各部门之间出现沟通不顺畅的问题,进而影响输电线路项目的顺利进行。(4)输电线路施工环节需要运用到大量的设备以及材料,为保证输电整体质量,要格外重视材料和设备的进一步优化,才能满足项目建设需求。但是相关单位缺乏对设备和材料购置过程的严格把关,以至于材料和设备与预期要求不符,甚至出现很多质量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工程进度和后续的投入使用。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管理机制不够完善,相关部门缺乏责任意识,从而导致材料和设备购置受到影响,阻碍了输电线路的建设,不利于供电企业的长远发展。

2输变电工程线路施工技术应用

某输变电工程占地面积3252m2,征地面积4212m2。工程终期电缆出线32回,本期13回,线路部分长11.56km。工程工期为120日历天。工程所在地地震设防烈度为7度,土地性质为一般农田,地形较为开阔,进出线阻碍较少,且位于负荷中心。工程地下无矿藏资源,日常饮水较便捷,环境影响较小。

2.1基础处理

在工程基础软弱地层较厚时,常规浅埋基础无法满足地基强度、变形要求,可以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处理基础。基坑开挖是施工基面处理首要环节,技术人员应根据前期基础处理设计方案,结合放边坡情况有序开挖,确保基面开挖后无积水、杂质,且边坡处于稳定状态。在基面开挖后,技术人员可以根据设计图纸,保护方向桩,再次测量方向桩位置,确保方向桩处于规范允许范围内。以施工基面或中心桩自然地面标高为基准,开挖基坑。基坑开挖深度偏差应在+100mm左右,对于部分超深基础,则加铺石灌浆。人工挖孔时,施工技术人员可以每开挖一段浇筑一节100~150mm厚的护壁混凝土,第一节护壁超出地面150~200mm,上节与下节之间搭接50mm及以上。在到达设计桩孔位置后,技术人员可以利用双面焊接方式,结合设计方案,制作钢筋笼。钢筋笼制作完毕后,技术人员可以将钢筋笼吊放到桩孔,自高处一次性浇筑混凝土,浇筑后养护至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在利用人工挖孔灌注桩的方式进行基础硬化处理后,技术人员可以进行质量检测,确认质量无误后,进行基础拆模,准备铁塔架立施工。

2.2接地施工

在基坑开挖时,技术人员可以根据设计要求,沿等高线开挖接地沟,接地沟深度为0.6m,宽度为0.4m,同一个水平面上两个相邻接地沟之间距离大于等于5m。在接地沟基础拆模后,清除接地沟内枯萎杂草、树枝等杂物,回填符合要求的土体(如黄土),回填深度为0.2m,回填后夯实。基坑与接地沟回填后,清理现场多余杂质,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接地施工。接地施工应由持有焊接证的人员操作,接地钢筋连接方法为双面搭接焊,搭接长度为接地钢筋直径的6倍。在对焊接部分进行防腐处理后,沿等高线,依据先装低压后装高压、先装下层后装上层、先装近侧后装远侧的顺序,敷设接地体并焊好接点,控制水平面上两个相邻接地体的距离大于等于5m。接地引下线位于铁塔腿上,经普通螺栓连接,且接地引下线连接板各安装1个犁片。在接地体连接完毕后,技术人员可以将引下线、杆塔断开,测量并确定接地电阻(季节系数与测量后数值相乘的结果)不大于允许的工频电阻值,完成质量验证。

2.3张力架线

张力架线是输变电工程线路施工常用技术,需要借助张力计、牵引机等专业牵引设备,赋予架空导线一定张力,促使架空导线与地面、跨越物保持一定距离,配套紧固、张挂电力线路并安装附件。

2.3.1布置场地

在张力架线前期,依据交通运输便捷、两侧具有锚线场地、地形平坦宽阔、满足设备物资堆放要求、导地线允许接头档的原则,选择适宜的张力架线场地。在张力架线场地内,依据导线分裂数,选择7轮(或5轮)放线滑车。若为大转角的耐张塔,则选择双滑车。确定滑车类型后,直接将放线滑车与其他牵张设备运输到场地,在线路中心线位置布置主牵引机、主张力机,控制大小牵引机与张力机顺着线路出口方向、临近铁塔放线滑车仰角小于等于15°,俯角小于等于5°,且放线区段放线滑轮数量少于20个,转向滑轮角度小于等于30°,线路长度小于8km。根据现场小牵引机、张力机现场布置图,提前确定交叉跨越措施,适当缩短重要跨越时放线区段长度,关停既有电力线路及相关设备,为导引绳展放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

2.3.2展放导引绳

在牵引设备布置完毕后,根据所牵引的牵引大绳、最大牵引力,选定φ15或φ22的导引绳。选定导引绳后,技术人员应选择每个基杆塔适宜位置,用等长法观测弧垂。等长法又可称为平行四边形法,需要技术人员先从观测档两端杆塔的导引绳悬挂点向下分别测量一个弧垂,并绑扎1个水平标志板作为弧垂板。进而调整导引绳促使其最低点、2个弧垂板连线相切,此时,导引绳弧垂为所要求的弧垂值。根据弧垂观测结果,调整一根子导绳的尺度。并根据尺度调整情况进行其他子导绳尺度的调整。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输变电工程中,施工技术人员应根据输变电工程实际情况,科学有序地应用相关技术。分析线路施工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制定解决方案,确保线路施工作业顺利开展,为输变电工程总体效益的提升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陈坤化.输变电工程线路施工技术探讨[J].居业,2019(12):72-73.

[2]蔡骁.输变电工程线路施工技术浅析[J].电气技术与经济,2019(04):31-33.

[3]官金玉.输变电工程线路的施工技术分析[J].黑龙江科学,2019,10(12):118-119.

[4]王爱强.输变电施工中的技术问题分析[J].全面腐蚀控制,2019,33(02):32-34.

[5]金宇晗,任正华.输变电工程线路的施工技术分析[J].黑龙江科学,2018,9(20):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