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营销信息化条件下的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2
/ 2

电力营销信息化条件下的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

张轩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营销服务与运营管理分公司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00

摘要:在信息技术导入电力企业之后,电力营销管理也变得更具信息化水平。通过探讨电力营销信息化条件下的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模式,希望在控制配网线损的前提之下,提高整体的营销管理水平,也可推动电力企业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电力营销信息化条件;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

在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当中,电力系统也能够借助信息技术的应用优势,实现提高整体营销管理水平的目的。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之下,用户数量、用电需求量也在不断攀升。相关企业只有控制好配网线损管理的各项工作内容,就常见的线损问题进行有效分析,借助技术提高整体的配网线损管理水平,才能够达到精细化管理的状态,也可提升电力企业的营销服务质量以及经济管理水平,让电力企业可以更具经营效果的状态之下长远发展,同时也可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

一、配网线损管理当中的常见问题

在进行配网线损管理的过程当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有基础管理工作不当产生的各种问题,包括线路不符合标准,改变用户、增加电能计量、设备更换等等情况而产生的信息不健全等问题。某些工作人员在客户信息录入时资料信息并不完整,也不精确,这也会导致基础管理方面存在纰漏。当电表抄录时出现错误、连线计量等工作出现纰漏,或者在线损的电力稽查时出现漏洞,也会导致配网线存在异常情况。某些工作人员在针对各种异常问题进行处理时,也会出现考虑问题不全面的现象。比如,当台区线损出现异常问题时,未能及时进行处理做好防范措施,最终也会使配网线损管理的效率低下,整个系统的安全性和高质量运行状态无法得到保障。

二、配网线损管理过程当中存在各种问题的成因

2.1管理人员的认知度不足

在配网线损的管理过程中,经常存在某些工作人员责任意识较差、专业能力不足的情况,在进行线损管理的过程当中,相关工作人员经常存在敷衍了事的现象,以至于在展开各项管理工作时的整体水平有限,未能充分提高管理水平,也会导致线损问题的频繁发生,影响到电力供应的质量以及线损管理的效率。

2.2管理策略存在缺陷

配电网络的线损管理工作应当在构建健全机制的前提之下,进行规范化的管理。但当前许多电力企业内部的工作执行效率过于低下,未能健全相关管理机制。管理工作者的专业态度不足,职能分工不明确,最终也会影响到整体的管理质量和水平。

2.3监管评估工作不到位

线损管理工作的监督评估体系不完善,也会影响到工作人员在进行各项操作时的客观性和准确度。某些企业内部在进行配电网的线损管理时,未能对各项工作进行有效的跟踪和监控,在企业内部缺乏安全监管系统的维护,以至于有关工作内容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且某些工作人员在进行考核评估时未能健全体系内容,以至于考核评估工作的准确度不高,整体的管理效率低下,当出现各种管理问题时,也难以第一时间追求责任人,进行有效的惩处,以提高团队整体的管理水平。这种现象也会限制电力企业的长远发展,影响到电力营销信息化管理的效率[1]

三、电力营销信息化条件下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的措施

3.1推进电力营销信息化

构建电力营销管理系统,在进行配网线损管理的过程当中,利用信息技术收集相关资料内容,包括测量线损的异常情况、企业内部的考核情况等等,达到有效优化管理工作的目的,也能够使各项管理工作更加的明确化,各项操作朝着智能化的方向推进。同时工作人员也要重视数据处理工作,通过确保相关数据内容的客观性、真实性,扩大数据覆盖面,清除错误数据内容,确保数据的完整度和精确性。另外,在维护整个系统安全的状态之下,也能够使信息系统发挥最大化的作用。对于工作人员而言,也应当提高个人的信息能力,构建健全的责任制度、激励制度,使得工作人员能够抱有负责任的态度。在进行系统维护时,可以通过定期检查,避免黑客入侵,木马病毒对网络系统的攻击,达到最大限度保证内部系统安全性的目的,也可使信息技术可以更好的发挥功能作用,进行数据的录入和分析工作[2]

3.2应用信息采集技术

应用信息采集技术,搜集全面的信息内容,包含客户信息、抄录的电表总数、电表信息等等,也可避免相关信息遗漏或者出现信息录入错误的情况。能够借助信息系统评估电能表计量是否出现失误,同时也能够对高峰时段的用电情况进行调查,合理猜测系统的故障问题,达到系统维护的目的。借助信息采集技术也能够加强电能信息的采集工作,在构建健全管理机制的前提之下,借助明确的配网线省精细化管理标准,完成线损的管理过程。当数据出现采集不成功或不准确的情况时,也能够及时分析原因,控制信息采集的过程,提高信息的真实度。再者,在借助信息采集技术时,也要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配网线损管理意识,使其在精细化管理的前提之下,为信息采集技术功能的发挥奠定基础。

3.3重视监管与考核

线损管理的监督工作应当在健全考核体系的支撑之下,让相关管理工作人员能够仔细检查配网线损的监督问题。相关供电公司也应当在重视供配网线绳精细化管理的基础之上,加大监督检查力度,设置有效的评估和考核体系、奖惩制度、激励制度,使员工在工作时更具积极性和专业度。同时也能够及时解决配网线损的潜在危害,在经济层面上给予供电企业发展更多的可能性,也能够使企业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在提高配网线损管理水平的基础之上,也能够使工作人员获得相应的薪资待遇。在企业内部,为了能够达到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的目标,需要完善考核机制,使内部的工作人员能够拥有精细化管理的观念。相关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的过程当中,进行各项技术操作时,也能够受到专人监管,使工作人员更具工作的热情度和积极性,可以做好本职工作,提高个人的业务能力

[3]

3.4提升电能量数据采集可靠性

有关工作人员通过建设综合自动化监管系统,对变电站或K型电站进行信息采集的技术保障,引入一些新型微机安全数据保护装置,也能够使电能量数据采集工作更具可靠性。工作人员可以将自动化设备嵌入安装在变电站内部,同时配备相应的电能数据资料采集终端,达到及时有效采集电能数据资料的目的。比如,三相数字式电力表的三相电流测量数据与三相电压测量数据,在借助互联网技术的前提之下,也可及时传输相关数据资料,以便工作人员进行查验。

3.5采用营销稽查监控系统

在营销稽查监控系统的应用过程中,工作人员也可以实时监控配网线损的工作情况,进行高效的线损管理过程,保证各项数据的质量。同时也能做到对查表电量的有效分析和查询过程,系统中也可显示出用电量极低的用户,监测其计费参数变化情况,排查和确认是否存在计算失误的可能性。在借助系统中强大监控能力的前提之下,也能够准确过滤掉低于阈值的数据,将相关数据汇集制作成稽查工作单,由相关部门进行现场稽查,以确认具体的情况,最大限度的减少企业的经济损失。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营销信息化条件之下的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工作要求企业内部能够进行信息化的建设工作,可以借助信息采集技术来完成各项信息的录入和分析过程。企业管理工作者也要重视监管和考核过程,提高团队的整体工作能力,在采集电能量数据、进行营销稽查的同时,也能够确认各项数据是否存在失误。工作人员也要做好现场的稽查工作,最大限度避免企业的经济损失,提高企业的整体营销服务水平,同时也可达到降低线损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王晓琪,丘美景.电力营销信息化条件下的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探讨[J].数字通信世界,2020(1):274,284.

[2] 赵峰.电力营销信息化条件下的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策略研究[J].科技风,2019(34):178.

[3] 吴大勇,蒋海明,石小敏,等.探究电力营销信息化条件下的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14(15):297-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