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循环管理联合层级护理管理在胃肠外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1
/ 2

探讨循环管理联合层级护理管理在胃肠外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张俊丽

涉县医院   河北邯郸市    056400

摘要:目的:探讨循环管理联合层级护理管理,在胃肠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用100例来我院治疗的胃肠外科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平均分配原则,将其划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接受常规管理模式基础上,采用循环管理联合层级护理管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效能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效能感分值由于对照组(P < 0.05)。结论:循环管理联合层级护理管理,在胃肠外科患者中具有明显使用成效,对患者快速恢复身体健康,提供了有效服务。

关键词:循环管理;联合侧记

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促使群众的膳食结构发生了巨大改变,胃肠道疾病发生概率,也呈明显上涨趋势。根据临床数据显示,此病具有病情发展快、危害性高等特点,会对患者身体健康,带来不利影响。作为胃肠道疾病主要治疗方法,患者在接受外科手术后,需要对其实施有效护理,以此减少并发症问题。而循环管理联合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胃肠外科护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指得在临床护理中,深入推广。本研究针对循环管理联合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胃肠外科护理中的效果,进行了进一步探究,具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 研究资料

选用来我院治疗的100例胃肠道外科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平均分配原则,将其划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其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7例,年龄20-65(43.55±4.15)岁;实验组患者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5例,年龄21-66(43.57±4.16)岁。两组患者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为(P >  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采取手术治疗;意识清晰、沟通无障碍、病情稳定的患者。

排除标准:机体免疫力下降;临床治疗不健全;患有精神类疾病的患者。

  1. 研究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模式,定期开窗通风,保持诊疗环境干净卫生。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及生命体征,遵循医嘱,在规定时间内,进行血压、脉搏、呼吸测量,并做好记录。借助及时性沟通,全面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状况,利用有效心理干预,使其保持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

实验组:接受循环管理联合层级护理管理模式。第一,组建层级管理小组,护士长与多名管理能力突出,临床经验丰富的高级护士,组成分层管理小组。[1]将护理职责,落实到实处,制定明确的层级护理计划,组织并高质量完成培训任务,优化提升科室护理标准。第二,进行明确的层级分工。在层级护士全面履行各项护理任务同时,根据护理人员工作能力、受教育程度及护理经验,结合不同层级职责与具体内容,进行明确的层级划分。初级护理人员主要负责病情较轻的患者,全面落实基础性护理,利用病情观察与健康教育等,为患者提供全程性、连续性护理服务。中级护士,为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在工作期间立体化掌握患者心理变化趋势,有效落实心理护理,结合优质护理,辅助患者快速恢复身体健康。高级护士,主要负责危重患者的护理工作,借助极高的管理、表达、沟通、业务能力,为患者提供针对性护理服务,并协助护士长,全方位落实科室管理工作。而专科护士,则要在常规护理中,协调管理各层级护理工作,通过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指导,为不同层级护理人员,提供正确的护理问题解决方案。第三,培训考核。结合患者具体护理要求,在充分参考专科特点基础上,制定适用性较强的考核标准,以此,实现护理内容与考核内容的有机融合,并在完善制度支撑下,全面性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2]在循环管理中,全面落实各层级护理人员主要职责,针对护理问题,进行立体化成因总结与分析,制定更具有效性与科学性的护理方案。结合胃肠外科护理管理要求,明确具体人员职责,设定预期护理管理目标,有效落实全面性整改措施。

  1. 观察指标

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测评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自我效能感分值,分值与效能感良好性成正比。统计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包括感染、发热及压力性损伤。

  1.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22.0数据处理软件,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用(n,%) 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 < 0.05。

结果

1.实验组患者再接受循环管理联合层级护理管理后,自我效能感量表分值,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资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 < 0.05,详情数据见表1.

组别

n

干预前

干预后

实验组

50

20.35±3.25

40.35±5.05

对照组

50

20.57±5.55

33.57±6.05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自我效能感评分对比

  1. 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资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 < 0.05,详情数据见表2.

组别

n

感染

发热

压力性损伤

并发症发生概率

实验组

50

1(1.82)

1(1.68)

0(0.00)

2(3.53)

对照组

50

2(3.71)

4(7.39)

2(5.65)

8(15.68)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概率对比

讨论

在社会发展助推下,现阶段的医疗技术逐步提升,生活质量的提升。健康意识的强化,促使现阶段群众的护理要求与标准持续攀升,如何科学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怎样提升临床护理服务质量,如何激发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成为了众多医护人员的首要思考。胃肠外科为关键性科室,在临床护理中,采用循环管理联合层级护理管理模式,不仅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患者满意度,更是向了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的显著提升,在临床护理中,体现出了极高的适用性、科学性特点。

循环管理联合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内容与结构上,由不同护理人员,对患者提供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固定分管护理人员的优质服务下,为患者提供针对性护理服务。明确的职责划分,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护理人员责任心,还为患者提供了更具高效性、优质性的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严梦婷,林娜,林华燕.循环管理联合层级护理管理在胃肠外科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3,29(04):23-25.

[2]孟明哲,卢明,马琳.循环管理联合层级护理管理对胃肠外科患者术后并发症及自我效能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1,18(20):3003-3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