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如何中西医结合治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1
/ 1

糖尿病如何中西医结合治疗

罗敏

四川天府新区籍田中心卫生院  四川成都610000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内分泌疾病,患者以中老年人为主,本病一旦确诊就需要长期用药。罹患本病的患者会出现血糖异常的症状,血糖过高会使血液粘稠度增加,并且糖尿病还会导致血管病变,因此本病会引起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病足、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酮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这些并发症的致死率、致残率都非常高。因此必须对本病加以充分重视。西医治疗本病的方法比较直接,主要就是是给予降糖药物,也就是针对糖尿病血糖上升主要症状的对症治疗,但是临床中常见一些患者持续服用降糖药物,但仍然没有明显效果,血糖依然居高不下,造成这类问题的原因比较复杂,可能是患者日常饮食不注意,或是长期用药使胰岛素受到药物刺激,进一步影响了胰岛素的分泌功能,或是一些过于肥胖的患者也常见降糖药物治疗失败的情况,尤其是腹部肥胖的患者。中医对于糖尿病(消渴症)也有着丰富的治疗经验,如果常规西药治疗的效果有限,不防尝试加入中医治疗思路,开展中西医联合治疗增强治疗效果。

如何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

     对于糖尿病患者首先通过常规西医检测手段,对患者的血糖情况、胰岛素功能进行测量评估,根据患者的血糖情况给予降糖药物,同时由中医师对患者进行辨证论治,根据不同证型的消渴症患者拟对证的中药方。

①西医治疗

     根据患者的血糖检测结果,制定西医治疗方案,可选用的药物有降糖药、胰岛素以及胰岛素类似物等,常用的药物有磺脲类和格列奈类降糖药,以及双胍类、格列酮类以及α-糖苷酶抑制剂等。

②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需要结合患者的证型来辨证施治:如果是燥热伤津证,那么患者的治疗要从清热润燥的角度入手,可采用由天花粉、生地黄、黄连、麦冬、竹叶等组成的消渴方,每日煎煮1剂。对于气阴两虚证的患者,要从益气养阴的角度入手,可选择生脉饮或六味地黄丸等药物进行治疗,像麦冬、茯苓、五味子、熟地黄、泽泻以及丹皮、芍药等都是适合本证型的中药材。对于阴阳两虚证的患者,要从滋阴补阳、补肾固本的角度入手,可采用金匮肾气丸进行治疗,熟地黄、山药、丹皮、附子、怀牛膝、山药以及山萸肉等中药材都和此类患者对症。对于痰瘀阻络证,应当从化瘀散瘀通络的角度进行治疗,可选择血府逐瘀汤,像当归、桃仁、红花、赤芍、川牛膝、川穹、生地黄等中药材都适合此类证型的糖尿病患者。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优势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是伴有胰岛素抵抗导致患者的血糖升高。患者在患上糖尿病后,胰岛β细胞功能就会不断因高血糖毒性而受损,直到疾病后期胰岛素分泌功能衰竭,只能接收胰岛素注射治疗。这一病变过程,和中医理论中的“壮火食气”相类似,都是自身内在原因所引起的疾病。中医将糖尿病归为“消渴症”的范畴,认为是湿热、痰盂或肾虚所引起的内火,因此患者会经常口渴,并大量喝水。但中医和西医的治疗思路不同,西医主要是直接针对症状,而中医则是从引起症状的病因入手,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因此,如果单用西医治疗的效果不理想,不妨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我国历代中医典籍中记录了很多治疗不同证型消渴症的经典药方,而且这些药方经过现代科研技术检测,也都发现了有助于调节血糖、血脂的药用成分,而且和西药相比,这些中药材更加安全、副作用小。虽然中医药的起效时间不如西医的降糖药物,但是中药方剂并不只是针对降糖的单一作用,而是诸药合效,从多个角度共同调理患者,治疗也更加全面。另外,对于一些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如肢体麻痛、糖尿病病足等,也可在常规西医基础上,配合中医外敷药物、中药坐浴等方式得到一定改善,降低致残率。综上,对于糖尿病患者可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有助于提高疗效,好于单用西药或单用中医的治疗方案,能够获得更加稳定、安全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