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需要长期吃降压药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1
/ 1

高血压需要长期吃降压药吗

何敏

成都市青白江区红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四川成都610300

高血压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慢性疾病,通常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这两种形式,其中继发性高血压无需长期服药,因为这类患者主要是由其他疾病导致的血压升高,比如肾上腺腺瘤患者就会出现持续的高血压表现,当将腺瘤切除也就是治好原发病,那么高血压症状也就会随之消失。至于另一种,也就是原发性高血压,那就需要长期药物控制了,以下文中提到的高血压均指原发性高血压。

高血压患者需要长期吃降压药

高血压患者的血管自我血压调节功能受损,长期周身性细小动脉痉挛、外周血管的阻力增大、心脑血管痉挛及硬化,从而影响心、脑、肾等器官的血氧供给和正常代谢,导致这些重要器官受损,而且损伤往往是不可逆的。如果血压得不到有效控制,患者在长期的心脑血管硬化、血管脆性增加的状态下,加之血压高压状态对血管的持续冲击,很容易造成心脑血管恶性事件,如中风、脑出血,威胁患者生命。因此需要患者长期用药,使血压有效控制在相对安全的范围。其实高血压并不是很严重的疾病,但临床中也常会见到出现严重心脑血管恶性事件的高血压患者,这正是由于没有意识到长期服药的重要性,不按医嘱用药,造成了无法挽回的后果。

血压回归正常范围后能否停药

高血压患者在服用降压药一段时间以后,血压就会得到控制,测量血压发现已经回到了正常水平。这种情况下,一些患者就会觉得自己的高血压已经康复,就私自停药,引起了无法挽回的后果。这种私自停药的行为是错误的,虽然在药物的作用下血压会得到控制,但一旦停药没有了降压药的血压调控,那么还会再次逐渐上升。而且高血压的患者一般都对血压升高状态有一定的耐受性,在血压回升的过程中,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就更加觉得即使停药也没有什么问题,当出现不适症状时,往往已经是对心、脑、肾等器官造成了严重影响。所以高血压患者一旦确诊,无论之后服用降压药的血压控制效果如何,都要每天坚持服药。

不适症状消失后能否停药

这类患者和前一种患者类似,都是自认为痊愈而停药,但其实还不如前种患者,因为至少前者还知道测量血压,而本类患者没有养成测量血压的习惯,血压控制情况并不是根据每天的血压检测结果来判定,而是根据是否有头晕、头痛的症状来定。这类患者需要明白两点,第一高血压一旦确诊就必须长期坚持用药,第二要养成每天坚持测量血压的习惯,评估血压的控制情况不能看症状,要看血压的实测结果。这是因为长期高血压患者已经适应了高血压状态,正常人或是首发高血压患者,在血压超过140mmHg/90mmHg时,就会有头晕头痛的不适感,而高血压患者可能在高压超过160mmHg都没有不适症状出现,甚至可能在血压降至正常范围时,还可能会出现如同低血压的不适感受。所以高血压患者降压也不能操之过急,应循序渐进,短期的降压幅度建议不要超过20%,否则降得太快后,看起来明明在健康血压的范围,可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就会因为降幅过快出现低血压症状,严重者甚至可能引起缺血性脑中风、缺血性心梗等后果。

坚持体育锻炼能否停药

    一些患者经过体育锻炼后发现自己的血压下降了,就觉得既然坚持运动就有效果,何必再吃药。确实体育锻炼有辅助降压的效果,但是效果有限。也只有高血压发病早期的患者在经过出汗锻炼后,有可能降至血压正常范围。但心脑血管依然在持续受到损伤,等到高血压日渐严重后,即使坚持锻炼,也难以降到正常范围。因此虽然提倡患者适当体育锻炼,但不能代替药物。可以经过专业医生评估实际情况后,再确定是否可以减少药物剂量。

担心药物副作用而停药

“是药三分毒”是大众常见的观点,觉得如果长期吃药那会积累很多毒素,并因此引起副作用,担心安全性而抗拒用药,所以私自减少剂量甚至不服药。这种行为是典型的因噎废食,降压药物的安全性非常理想,确实我们在降压药的说明书里也能看到可能关于毒副作用的内容,但这只是表示有毒副作用的可能,实际上发生的几率是非常小的。而且市面可以购买的降压药物都是通过安全性实验的,发生毒副作用的几率非常低。即便出现了副作用也无需担心,常见副作用的处理难度都不大,停用该药后也会自行恢复。但在停药后,需要改换其他降压药物。临床常用的降压药物有多种不同类型,换用其他类型即可。

综上,高血压患者在确诊后,需要接受降压药物治疗,无论之后的治疗效果如何,都需要长期用药,同时还应养成坚持自测血压的习惯,可根据血压实测结果适当调节用药剂量,但不能私自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