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抓课外阅读,提升语文素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1
/ 2

紧抓课外阅读,提升语文素养

朱艳雯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新城花园小学 

【摘要】课外阅读有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本文提出了增强学生阅读兴趣的几个方法。

【关键词】课外阅读;语文素养

阅读是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写作水平的一个重要环节。现在的语文教育越来越重视课堂之外的阅读,即在阅读小学语文、用语文,把语文学习延伸到了课堂外的阅读中,课堂之外、阅读之中成了学习语文的又一个重要舞台。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在很早就提出了"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的看法,实际是和现行观念相一致的。单靠课堂上、课本上来提高整体语文水平那是不全面、不牢固的,也是不现实的。只有通过课堂之外广泛地阅读,才能更好地提高语文的整体水平。
    因此,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附录二"中提出了"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新课标采用"建议"的方式而不是"规定"必读书目,因此,它为小学语文教师发挥才智、深入研究如何指导课外阅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为了让我的学生更有效的进行课外阅读,我根据我班同学的现实,从具体的小事改变人手,开始我们的阅读实施方案。
一、建立阅读场所,营造阅读氛围
    学生要有丰富的书刊可读,这是完成课外阅读量的基本条件。学校建立两种阅读场所:一是阅读中心。由学校的图书馆和阅览室组成,应当书籍丰富,资料众多,供学生自由选择,进行自主性阅读。教师也可结合教学,让学生在此进行拓展阅读。如学习巴金的作品《给家乡孩子的信》的时候,可让学生读巴金其他的散文、随笔。二是班级图书架。图书可以由学校提供,也可以由学生自带,相互交流阅读。苏联巴布雷什学校除图书馆里有丰富的藏书外,每层楼都设有阅览室,为孩子们建立了在智育、德育、美育诸方面获得发展的基地。这所学校虽然是一所乡村学校,但由于引进了大量书籍,学生的知识水平完全能与地处文化中心的学校相比。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借鉴。为了广开书源,可以发动师生捐书,班级之间建立换书机制,提倡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家长之间互相借书。如此一来,能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了扩展读书空间,我在学期初召开家长会,向学生家长介绍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及学校的阅读规划,要求家长为学生创设优良的读书环境,做到"三个一"——每天陪学生读一会儿书,为学生提供一个安静的读书环境,为学生挑选一批优秀的、可读性强的书籍。通过学校与家庭的一般化的运作,学生有书可读,天天可读,阅读习惯才能逐步得到培养。

二、进行读法指导,注重分层次阅读

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是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质量的关键。我们知道,课外阅读本身具有一种自我生成的内在机制。小学生阅读兴趣和习惯的养成老师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读书要想有收获,必须讲究一定的方法。如果听任学生自己盲目阅读,不仅收益甚微。而且还往往使学生形成不良的阅读趣味。俄国的别怀垄况:"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我们要学会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的读物。"因此要使课外阅读真正发挥功用,教师的指导就少不了。我们既要指导学生如何选择书目,又要指导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
    因此,在学生阅读前,应集中进行读法的指导,把精读、略读、浏览等不同方法介绍给学生,速读、默读、朗读可根据学生自己的喜好进行自由选择,重在教会学生阅读,掌握阅读方法,让学生由学会读会变为会学会读,培养其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作品的能力。我们要传授给学生多种多样的阅读方法,促使学生课外阅读时能选取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学生应针对不同的内容选择不同的方法。对一般性的文章,只要粗略知道内容即可的,可选用浏览、略读等方法;对篇幅较长的文章而又没有时间全文阅读的,可在老师的指导下有选择的读一些最精华的部分;而对一些名篇名著名家精品,精彩篇章,重要文献,用咬文嚼字,深思广虑的精读法。精读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泛读是要达到博览群书的目的。另外,教师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一定要注重读写结合,要求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做到眼到手到心到,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把自己喜欢的名言,格言,俗语,片段,诗歌或摘抄,或做成卡片,把自己在阅读中深切的感悟写成日记,或读书心得体会。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与学生、文本与生活之间实现着多种视界的融通,并在一定程度上使各自的认识偏见得以克服,产生新的视界;随着阅读的深人,往往会产生出更加深邃的、新颖的、富有启发性和创造性的思维火花。但是这种思维常常只是混乱、粗疏、零碎而飘忽的,还不能算是阅读者自己的东西,必须经过自己的重新筛选、组织,"用自己的语言叙述过﹣﹣那种知识、思想方可算是你的了。"否则,一切书籍的阅览、一切思考、一切感想,都有可能成为过眼云烟。因此,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随时记下"智慧的火花",写下课外阅读内容的提要、体会、报告、编写、扩写、改写等等,还要在这方面做出表率,最好能定时在课外阅读的内容、感想等方面与学生进行交流、切磋。这样,学生的课外阅读可及时得到教师的帮助、指点,并及时体验发现的快乐、创造的快乐,充分感受到阅读积累对于自身提高的作用,从而长久地保持阅读兴趣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总之,课外阅读的关键在于坚持,只有持之以恒地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读书就会逐渐成为自觉的行为。课外阅读将让同学们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自在地遨游,为学生撑起一片多彩的生活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