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的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1
/ 2

  教学目标的分析

高珊珊

海阳市亚沙城小学  山东省海阳市  265100

我市实施的“学本”课堂建设,旨在探索“立体板块”的教学模型,变革课堂结构,倡导变“线性流程”为“立体板块”,指引学生展开深度学习。因此,“学本”课堂的教学目标,要在传统教学目标设置的基础上,指向教学内容的“立体化、板块化”,立足学生的深度学习,加快课堂空间结构变革与教学方式转变。而从目前实施的状况来看,教师往往对教学目标的导向功能和调控功能把握不够,教学目标置身教学之外,教学目标大而无当,大多描述有限时间内无法完成的有关能力、情感倾向培养的目的性任务,难以统领具体的课堂教学活动,导致目标与教学“两张皮”。要编写正确的教学目标,需要教师明确教学目标的作用,掌握编写的要求。本章通过理论导航和实践案例对“学本”课堂中教学目标的制订进行解读,形成以内涵外、以外表内,能统筹认知、情感与动作领域的综合表现形式的教学目标。

第一节 理论导航

一、教学目标的相关概念

要明确教学目标概念,首先要掌握与其相关的教育目的、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的相关概念。

(一)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即指教育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反映教育在人的培养规格标准、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狭义的教育目的特指一定社会(国家或地区)为所属各级各类教育人才培养所确立的总体要求。各级各类学校无论具体培养什么领域和什么层次的人才,都必须努力使所有学生都符合狭义的教育目的。

(二)培养目标

学本课堂观主要是师生共同围绕问题通过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活动,开发学习者智力、挖掘学习者潜能。丰富学习者情感、发展学习者思维,最终目的是促进学习者在智力、潜能、告情感、思维等方面得到全面、和谐发展。

(三)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指的是课时目标,即一节课的目标。教学目标的主体是学生,质量标准则是学生的学习任务,发生的行为变化则是学生的能力变化,提升程度则是指学生的素养。

)教学目标与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

教育目的是国家层面对青年、少年及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提出的总要求;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通过学校的教育,达到国家的培养要求;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对每个单元、每节课或每个教学环节的要达到的要求。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到教学目标,概括性程度越来越低,具体化程度越来越高。

二、教学目标的功能

(一)导向功能

教学设计是一个以目标为基本导向的过程,因此可以说教学设计正是为了达成一定的课堂教学目标,而思考、编写乃至创造出的一些新的东西。理想的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对整个教学设计的编写和实践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同时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开端,也为一节课指明了学习的方向,也起到了导向作用。

(二)调控功能

通常来讲,教师预设的课堂教学目标主要是直接指向学生的,是希望学生经过具体的学习过程达成一定的学习目标。但是,就学生的学习而言,若不经过自己的努力,也是不可能达成具体的课堂教学目标的。教师的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实际上就包括了使自己的课堂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具体学习目标的策略与方法的设计。因此,教师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有利于学生学习目标的确立。

(三)评价功能

一堂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主要评判依据主要是事先制定的教学目标。而课堂教学目标是整个课堂教学的重心,同时也可以说是整个课堂教学的起点和终点,因为它驾驭着整个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是课堂教学能否得以顺利、有效开展的保障。即经历了一节课的学习之后,学生是否达到预期的结果需要参照教学目标来确定,所以教学目标还具有评价作用。

三、教学目标的意义价值

1.理论价值

一是从课程论来看,通常来讲,教师预设的课堂教学目标主要是直接指向学生的,是希望学生经过具体的学习过程达成一定的学习目标。教师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有利于学生学习目标的确立。

二是从教学论来看,教学设计是一个以目标为基本导向的过程,因此可以说教学设计正是为了达成一定的课堂教学目标,而思考、编写乃至创造出的一些新的东西。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开端,也为一节课指明了学习的方向,也起到了导向作用。

2.实践价值

一是外在体现,即教师。表述为预期学习结果的教学目标,可以为教师选择方法和教学材料提供一个依据,以最大限度地使学生产生预期的行为。

教学、学习和评估三者是内在统一的,而教学目标则能为三者更好地协调整合提供基础。比如,如果期待学生获得问题解决这一学习成果,那么教师所设计的教学活动、评估程序就应与这一预期学习成果相对应。这能帮助教师监控学生学习过程,指导学生学习,并判断教学结束后的学习成果是否实现了预期目标。在一个精心编制的教学——学习——评估三位一体的教学方案中,这三个教学阶段很难严格区分开来。因为所有的阶段都直接指向同一个预期学习结果,并共享同一个目标促进学生学习。

二是内在体现,即学生。如果教师在教学一开始就告知学生教学目标,那么学生就会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并明确自己进行多种学习活动的目的。这样一来,学生也能更容易地理解学习过程的复杂性,在学习中更加积极主动。而如果学生意识到学习不仅包含知识结果,还涵盖了推理、问题解决和各种学习技能,那么他们就会理解在学习中光靠记忆材料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运用各种学习策略,参与各种学习过程才能获得预期的成果。

、学本课堂背景下教学目标的确定要领

(一)课程标准解读

第一步:找关键词。找关键词是为了给后面制定粗略的学习目标作基础。

第二步:分解概念。

第三步:剖析行为动词。找出课标中的动词,在总结目标时加以可利用。例如“掌握”“注意”“感受”。

第四步:确定行为条件。

第五步:确定行为表现程度。对于识字方面我们的要求是“完全掌握”“初步感受”。

最后结合之前的分析,我们总结出一个方向正确的粗略目标。

紧接着我们来分析教材。教材需从教师用书入手,也就是我们说的教参,也可多方位选择,我们可以采用“圈、理、拎”的方法分析内容,截取教学建议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要读懂意图。先从教材解析中看出作者的意图,再从教学建议中分析,找到关键词圈出,这里要注意的是我圈了两部分的关键词,所以我们可以制定一到两个学习目标。

接着我们将圈好的关键词分成几类进行归纳总结,得到比较充实的学习目标。我们和教参上的教学目标进行对比发现,教参上给我们的教学目标如果学生已经在预习课文时已经完成,就可以去掉,并且其他的目标也能体现在我们的学习目标中了。到此教材分析就可以完成。

(二)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我们可以从学生的年龄特点、智力发展阶段、心理特点、知识储备和学生的态度等方面来分析。例如:从知识技能储备和态度来分析,从人数、内容可以看出学生已有的知识是什么、缺什么也就是重点,困难障碍是什么也就是本节课的难点。

很多老师会认为到此就可以直接写出目标了,但其实不然,还缺少了叙写结构即学习目标的构成要素:行为主体、行为表现、行为条件、表现程度。

最后汇总出来的目标才是完整的目标。采用“通过什么方式学习,理解或会做什么,提高或体会什么”这样的句式将目标呈现,其中涵盖了行为表现、表现程度、重点知识。

作者简介:姓名:高珊珊  出生年月1989年11月 学历:本科 职称:二级 研究方向: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