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匿性骨折诊断中多层螺旋CT与放射DR平片技术的作用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1
/ 2

隐匿性骨折诊断中多层螺旋CT与放射DR平片技术的作用观察

彭春钊

湖南航天医院   湖南长沙市   410205

[摘要]目的:分析隐匿性骨折诊断中多层螺旋CT与放射DR平片技术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9月~2022年9月收治的疑似隐匿性骨折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为患者采取多层螺旋CT和放射DR平片诊断,对比两种诊断技术的检出率、诊断时间等。结果:采用DR检出的隐匿性骨折患者有12例,采用多层螺旋CT检出的骨折患者有48例,对比两种检查手段对隐匿性骨折的检出率对比具有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多层螺旋CT的诊断时间、诊断费用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多层螺旋CT的诊断准确度、特异度、灵敏度均高于放射性DR平片技术,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在隐匿性骨折患者的诊断中实施多层螺旋CT和放射DR平面技术诊断,对比可知多层螺旋CT的检出率较高,不过多层螺旋CT的诊断时间、诊断费用也明显提高,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隐匿性骨折诊断;多层螺旋CT;放射DR平面技术;应用效果

隐匿性骨折一般没有明显的移位,骨折段连接位置紧密且稳定,因此临床检出率较低。隐匿性骨折发病部位与临床症状和生命体征相同,无法通过X线检查检出或初始X光片上有遗漏的以为异常,一般是采用回顾性检查和影像学技术来对疾病进行确诊。虽然隐匿性骨折缺乏诊断金标准,很多肢体骨关节骨折患者都是通过DR诊断来确诊是否为隐匿性骨折疾病,X线检查是影像学的最佳选择,不过在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中有极强的局限性,隐匿性骨折的漏诊率、误诊率明显提高,不利于患者的治疗。为隐匿性骨折患者实施多层螺旋CT和三维重建技术,能够快速的确诊疾病,将患者病变部位通过详细影像数据呈现出来,为医生的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1]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1年9月~2022年9月收治的疑似隐匿性骨折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为患者采取多层螺旋CT和放射DR平片诊断。90例患者中有男性48例、女性42例,患者平均年龄为(45.21±5.33)岁。90例确诊为隐匿性骨折的有62例。纳入标准:患者有明显的局部疼痛和四肢肿胀的情况,一般资料完整,自愿加入本文实验。排除标准:确诊为骨折、多处骨折的患者,合并颅骨和脊柱收撒花姑娘的患者,合并先天发育不良和感染的患者均不纳入本文实验。

1.2方法  疑似为隐匿性骨折患者采用放射DR平片检查,选用飞利浦X线放射仪器。然后为患者实施多层螺旋CT检查,先调整好患者的体位和姿态,构建正确的扫描方法[2]。CT扫描的过程中,定位患者的骨折位置,进行合理的扫描然后获取相关数据,CT扫描仪的电压设置为120kV,重建间隔为0.9mm,层厚为5.1mm,重建层厚为1.25mm,重建功能采用D80svery sharp。获取扫描数据后重建图像,采用重组多平面和三维成像重建技术,能够了解患者的病变状态。由2名工作经验丰富的医生读片,判断是否存在骨折[3]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分析实验结果,P<0.05统计学有意义。

2结果

2.1DR与多层螺旋CT的诊断结果对比  采用DR检出的隐匿性骨折患者有12例,采用多层螺旋CT检出的骨折患者有48例,对比两种检查手段对隐匿性骨折的检出率对比具有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见表1。

表1  DR与多层螺旋CT的诊断结果对比

组别

例数

隐匿性骨折检出例数

隐匿性骨折检出率(%)

实验组

90

12

13.33%

对照组

90

48

53.33%

X2

15.628

P

<0.05

2.2DR与多层螺旋CT诊断时间及费用对比  多层螺旋CT的诊断时间、诊断费用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见表2。

表2  DR与多层螺旋CT诊断时间及费用对比

组别

例数

诊断时间(min)

诊断费用(元)

多层螺旋CT

90

34.25±3.62

542.25±23.26

DR平片技术

90

23.25±7.52

135.52±11.25

t

8.625

8.335

P

<0.05

<0.05

2.3两种检查手段检查效果对比  多层螺旋CT的诊断准确度、特异度、灵敏度均高于放射性DR平片技术,P<0.05统计学有意义。见表3,表4。

表3  检查结果对比

病理检查

合计

阳性

阴性

多层螺旋CT

阳性

45

3

48

阴性

17

25

42

放射性DR平片技术

阳性

10

2

12

阴性

52

26

78

合计

62

28

90

表4  特异度、灵敏度、准确度对比

组别

例数

诊断灵敏度(%)

诊断准确度(%)

诊断特异度(%)

多层螺旋CT

90

72.58%

77.78%

10.71%

DR平片技术

90

16.13%

40%

7.14%

X2

11.252

15.262

9.525

P

<0.05

<0.05

<0.05

3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工伤事故、交通事故发生率不断提高,发生骨折的患者逐年上涨。隐匿性骨折是由于不同程度创伤造成的骨折疾病,通过X线检查一般很难风险,而且隐匿性骨折的位置较为隐匿,为轻微骨折,因此隐匿性骨折在临床极易被误诊,未发生移位的骨折也会发生移位,因此患者则需要关节置换术治疗,但对比接骨术的侵入性更强

[4]。隐匿性骨折的异常包括关节积液造成的脂肪垫征、不稳定压力痛点等,隐匿性骨折若是无法采取及时的治疗,就会造成机体疼痛、血栓栓塞等并发症,骨折治疗的目的在于帮助患者恢复到骨折前的肢体功能,隐匿性骨折早期诊断有利于缩短住院时间、降低诊疗成本。为了并发症的出现,就要找到更加合适的诊断方式,提高对隐匿性骨折的确诊率。DR作为先进的射线照相技术,分辨率与计算机射线照相类型没有很大的差异。多层螺旋CT扫描速度快、图片分辨率较高,由于骨折部位各有不同,检查难度也有一定的差异,四肢的隐匿性骨折很难被发现[5]。DR技术与多层螺旋CT对比来说具有极高的局限性,DR检查的误诊率比较高,因此多层螺旋CT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多层螺旋CT进行隐匿性骨折检查,通过图片重建构建3D图像,能够将隐匿性骨折部位呈现出来,显示出患者的骨折线、相对小骨折碎片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因此螺旋CT检查在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上相比X线有更好的优势[6]

    综上所述,在隐匿性骨折患者的诊断中实施多层螺旋CT和放射DR平面技术诊断,对比可知多层螺旋CT的检出率较高,不过多层螺旋CT的诊断时间、诊断费用也明显提高,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崔博,解非.多层螺旋CT与数字X线成像在隐匿性骨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对比[J].贵州医药,2022,46(06):954-956.

[2]霍平.隐匿性骨折应用多层螺旋CT与放射DR平片的临床诊断价值对比分析[J].罕少疾病杂志,2022,29(12):81-82.

[3]梁涛.磁共振成像及多层螺旋CT在细微和隐匿性骨折中的诊断分析[J].甘肃科技,2022,38(23):130-132+136.

[4]赖晓晖.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下肢关节隐匿性骨折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2,28(21):70-72.

[5]蔡亮.多层螺旋CT、MRI诊断方法在膝关节隐匿性骨折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2,28(21):67-69.

[6]叶清岚,李晶,候金丹,蔡磊,熊星,王海姣.多层螺旋CT与MRI在膝关节隐匿性骨折伴半月板及韧带损伤中的诊断比较[J].中国骨伤,2022,35(10):967-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