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大数据决策支持系统建设与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1
/ 3

自然资源大数据决策支持系统建设与应用

杨洋

泰州市土地储备和不动产登记中心 江苏 泰州 225300

摘要:在我国自然资源部门建立的背景下,自然资源在新形势下的信息化具有了更多的内涵。为了紧随时代潮流,构建以数字化改革促进国土空间治理的现代化体系,需要建立起基于大数据技术的自然资源决策支持系统,逐渐实现“数据驱动、精准治理”的目标。鉴于此,本文围绕自然资源决策工作的实际情况,简述了自然资源大数据决策支持系统建设与应用的两点意义,从两个角度出发分析了该系统的建设要点,详细阐述了该系统在建设后在三个领域内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自然资源;大数据;决策支持系统;建设;应用

引言:自然资源大数据是一种关键的生产要素,属于我国大数据战略中的重要组成。应当通过自然资源决策支持系统的建设,构成大数据技术在自然资源分析决策中智慧化应用的服务机制,深入挖掘自然资源的数据价值,以信息技术的灵活运用为核心,全方位促进自然资源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发展。

1自然资源大数据决策支持系统建设与应用的意义

1.1自然资源信息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根基

自然资源本质上是人类社会生产与发展的关键载体,矿产、土地、海洋等各类资源,均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保障,同人们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自然资源大数据作为关键的战略性信息资源,在为各个行业赋能、服务和保障民生等方面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经由建设自然资源大数据决策支持系统,可以实现科学配置自然资源的目标,逐步强化对不同领域空间数据要素的综合运用。

1.2创新发展对自然资源大数据提出了更高要求

①提升数据获得的及时性。为了尽快获得自然资源相关数据,需要在完善航空遥感、卫星遥感等技术的条件下,发挥出无线通信、传感器、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优势,全面提高数据收集的时效性,建立全天候、实时性的自然资源监测体系。

②增强同其他相关数据的融合使用。应当以自然资源大数据为根基,运用经济、人口、税收等社会经济数据,以及城乡建设、能源、交通、卫生、生态环境等相关行业的数据信息,在各部门数据共享机制的应用下,使自然资源数据能够和多模态数据有机结合,用以发挥出自然资源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价值。

③高效运用互联网地图等数据。基于互联网地图产生了带有时空标识的海量数据,对人类与经济活动的行为轨迹进行了记录,从新的视角出发为自然资源决策分析提供了多类功能化信息,有利于精确掌握和分析自然资源的功能用途与社会需要,增强自然资源配置的针对性[1]

2自然资源大数据决策支持系统的建设分析

2.1系统建设的整体思路

该系统以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为依托,除了使用大数据技术以外,还使用了地理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等信息技术,建成自然资源大数据决策支持系统。能够在整合利用自然资源,配合开展数据监测和管理的条件下,汇总产业、人口、经济等各种数据内容,形成自然资源与人类社会经济的数据库,开发出带有浏览、查询、输出等可视化功能的系统,致力为自然资源管理、社会化服务提供大数据决策支持。

2.2系统建设各项功能的实现

2.2.1用户登录模块

用户登录模块决定了系统建设的安全性,可选择加密登录的方式,保护决策人员存储的数据信息。在开展用户登录界面设计工作中,需要关注布局管理器和view组件的搭配使用,选用线性布局和相对布局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界面设计,以手动安排相关控件属性的方法,对空间进行科学布置,在布局管理器的管理下完成用户登录界面的设计工作,使界面简洁、直观、美观的特点共存。

2.2.2数据管理模块

在报表管理功能实现上,需要选用activity组件,在xml文件布局和UI控件,让触发事件同button组件产生关联的情况下,决策人员便能运用数据管理模块中的报表管理功能,随时查看当前现有的报告,点击报表的名称或图标后便可立即打开选择的报告。因报表中涉及多种类型的表格,还要加入报表分组管理的功能,为报表及其对应的字段排序处理,可按照列名称排列报表数据。或可使用数据管理模块内的搜索功能,直接选择或筛选出需要的列,决策人员期间还能为显示的结果添加过滤筛选条件,获得精细化的搜索结果。在自然资源决策分析中,根据已经保存入库的属性数据开展双向查询工作,从而实现确定自然资源种类的目标。与此同时,数据管理模块还具有显示数据列表的功能,即为决策人员显示收集到数据的功能,还可允许用户编辑、补充收集到的数据。在决策支持系统的主界面中同样存在数据列表功能按钮,为决策人员快速查询信息提供了便捷;点击数据列表中任何一项后便能立即查看数据;点击属性按钮后还能查看列表对应的属性信息;或者点击列表中某条信息,决策人员可查看到对应的图像,在地图显示界面中看到相应的属性信息。

2.2.3图层管理模块

在图层管理模块的窗口视图下,决策人员经由对图层目录的控制,可用来选择差异性专题图层、地图辅助性信息等的显示与隐藏,根据不同系统用户的使用习惯,全方面提升决策人员的体验感。在设置辖区功能之时,决策人员可观察到行政查询的树形结构图,只需点击对应的行政区便能立即定位至相应的图像位置。行政区的划定能够便于工作人员更加关注辖区范围,对于自然资源的管理、分析、决策具有积极作用,此处可融合“按图层查询功能”判断行政区域的数据信息中是否存在parent字段,以防出现系统崩溃的风险。图层管理模块中还可实现图层符号化的功能,为了顾及决策人员的体验感,可允许用户自定义设置图层符号。如在需要符号化处理的项目图层处,决策人员可点击选择颜色和填充颜色按钮,在完成填充类型、边线种类和颜色的选择任务后,点击“应用”按钮,便能预览经过符号化处理的目标图层,还可点击“保存”按钮,将处理后的效果加以保存,决策人员在下次打开图层预览时,该图层可根据已保存的符号化配置文件自行开展符号化处理工作

[2]

2.2.4空间查询模块

空间查询模块中包含两种功能,即图查属性与属性查图。前者在功能上可实现决策人员在图层中的任意位置点击想要查询的图像,获得相应的属性信息,若在图像存在相关附件之时,还可点击附件按钮予以查看,且在查询任意位置属性值时,决策人员可点击占地分析按钮,开展图像数据的分析工作。而后者同前者较为相似,同样属于地理数据管理中的基本功能。空间分析中的查询、分析基本元素即为空间要素,最为直观、简单的表达方式之一,便是在关系型数据库中,为一个数据行、在键值存储数据库内表示为多个键值对。出于对决策人员个性化使用需要的考虑,可考虑设置全图层查询的功能,当该功能位于关闭状态时,默认为查询选中图层的信息。

2.2.5占地分析模块

决策人员在地图上绘制面或点击某点后输入缓冲半径,点击“分析”按钮待到数据分析任务完成后,便能查看列表中显示的数据信息,或观察数据分析后的结果。点击列表中展示的任意结果条目或统计表,图层可自动选中对应的图像,达成了决策支持系统可视化运行的目标。若想保存目前绘制的图形,可添加项目选址图层,再填写对应的属性信息后保存即可。

2.2.6书签管理模块

书签管理同样是操作地图数据时需要考虑到的模块,目的在于辅助决策人员标记地点,功能主要包括撤销、恢复、完成、历史等功能。决策人员在选择标记后,可在地图中任意位置标记,点击撤销或恢复按钮可撤销或恢复上一步标记操作;点击完成按钮后,选择保存便能将标记记录保存至系统中;点击历史按钮可浏览该系统内保存的所有历史书签,还可在书签内进行删除、修改处理,或者点击选项按钮立即定位至书签相应的位置。

3自然资源大数据决策支持系统的实际应用

3.1实现“一张图”决策功能

该信息系统可集成基础地理信息影像图、地形地貌相关基本数据、矿产资源管理、土地批征供用登记补查、规划管理业务等有关信息,实现空间化管理“一张图”的目标。信息系统内图层管理功能可以在分析处理复杂大数据多个图层之时,辅助决策人员将各类相关地理空间信息加以整合,在若干图层叠加和三维模型的辅助下,使得决策人员更加便捷、直观地对自然资源相关地理空间信息进行分析、处理。比如,使用图查属性模块之时,决策人员可以在图层中点击任意点后,获得详细的行政区划、地理位置等信息,还可在三维测量功能的实现下,计算出高程海拔等有关数据。经过三维模型各图层叠加,参照对于目标区域影像图的切片处理,可将行政区划线、生态红线、土地类型图等图层叠加显示,形成基于自然资源层次排列的流动式电子图。决策人员之后可手动选择想要分析的区域,在新建临时分析图层后输入相关的属性信息,信息系统可以迅速依照图层属性信息,为决策人员提供分析处理后的结果。在信息显示中断时,决策人员可将自然资源的数量、种类、结构、空间分布等信息,用文字、表格、图像的方式直接显示,达成对自然资源信息现场任意查询、浏览、统计的目标。比如,根据信息系统中显示所选地域的面积、性质、类别等信息,可获得住宅用地和草地之间的比例,确定用地类别是否满足于空间规划的标准,以及占用农田的情况等。在决策工作开展之时,甚至可以只需一位非专业的操作人员,便能在操作客户端时作出初步决策,解决了以往自然资源决策系统应用时间较长,以及各级工作人员之间沟通交流能效存在限制等方面的问题。图1为自然资源大数据决策支持系统决策功能实现的流程图。

wps

图1:自然资源大数据决策支持系统决策功能实现流程图

3.2解决资源数据冲突的问题

当出现需要查询的自然资源信息数据和其他数据图像重叠现象相对严重之时,可使用该系统分析多个图层,同步添加至列表后叠加显示,得到地图图像重叠数量,以及比例、面积等相关统计图表信息。在结果显示方面,决策人员可采用饼图搭配列表的方式,展示出地图中与自然资源有关的各种详细信息,让数据得以重叠、清楚地展现。结合对三维模型的观察,还可对地类图像是否和现实情况相符合的问题进行验证,无需实地考察只在该系统中对比即可,在操作分析结果后,便能做出初步决策和结论,从根本上提升了决策分析的能效,避免工作人员之间的交接消耗过多不必要的时间。除此之外,决策人员或可对于重叠类型中面积较大的图像进行细化分析,凭借该系统中跟踪采集功能的利用,不必在影像中勾画出图形,在选择图层之后点击“开始”按钮,便能自动记录实地巡查路线,在信息收集完成后点击“完成”和“保存”即可。根据保存的属性数据库与地图对象,决策人员可随时开展双向查询工作,用以确定自然资源的种类。在继续之前工作或在考察范围较大的情况下,决策人员可选择该系统中的轨迹记录模块,具体检查巡检现状,确定经过巡检和未巡检处理的区域,记录决策人员的工作路线作为工作记录凭证[3]。图2为自然资源大数据决策支持系统解决资源数据冲突问题的技术流程图。

wps

图2:自然资源大数据决策支持系统解决资源数据冲突问题技术流程图

3.3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的确权

    在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的确权工作中,通常涉及农村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的房屋所有权调查,此时便要确认等级处理所有权的基本信息,用以维持房地产等级结果的精准度,基本信息如房屋产权情况、用途、面积、位置、边界、区域内资源种类等。决策人员可在该系统的综合应用下,灵活地测量目标区域,对构建的模型多角度观察,把握当地的现实状况。期间可获得界址点的具体坐标、宅基地面积、房屋和附属设施尺寸等有关属性信息,还能测量出三维模型物体的相关参数,打开系统中的报表管理模块,同数据库内的信息加以对比等,用以达到快速定位登记单位,查询和确认已等级土地资产信息的目的。基于实景的三维模型能够和真实空间环境产生映射关系,在叠加现有二维权籍信息的条件下,决策人员可更加清晰、直观地观察到不动产的外观。将该系统应用在“房地一体”确权登记工作中,可全面实现非现场测量地物要素获得的目标,将原本繁重的外业作业转移至内业部分予以完成,解决了以往入户测量难度较大、外业工作压力多、成本投入较高、工作流程复杂等问题。而在该系统的灵活运用下,操作方式可达成内部、外部工作有机结合的目标,冲破了信息收集和分析工作不连贯的牢笼,起到了帮助相关部门科学开展自然资源数据决策工作的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自然资源决策支持系统中投用大数据技术,对于提高自然资源决策工作的实效性具有现实意义。因此,要从系统建设的可行性角度出发,通过精准把握“一张图”决策功能实现、资源数据冲突问题解决、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确权等方面的系统应用要点,带动我国自然资源决策与国土空间规划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文华,吴多朋,陈红兵,王存进.利用社会感知大数据提升自然资源监测监管能力的思考[J].中国土地,2022(10):52-54.

[2]施仲添.规划和自然资源部门数据治理的研究和建议[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22,45(10):140-142+146.

[3]燕琴,刘纪平,董春,张玉,亢晓琛,康风光,赵荣,桑会勇,栗斌.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分析评价框架设计及关键技术[J].地理信息世界,2022,29(05):6-13.